2005年年末到2006年年初,被誉为“华北明珠”的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泊白洋淀,再度出现大面积水污染和死鱼事件。4月3日出版的《财经》杂志就此刊登了关于白洋淀治污的调查报道。
3月下旬,《财经》记者来到白洋淀,在发黑发臭的湖面上,目睹了一场场渔民们从污水中抢救鱼苗的激烈但又徒劳的争夺战。
据《财经》调查,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气候干旱、上游断流、大量水库修建、上游和周边城镇工业的兴起等等,诸种复合因素,使白洋淀陷入持续十余年的干淀和污染的恶性循环。从2000年开始,白洋淀死鱼事件频频见诸报端,爆发于2006年的,只不过是最新一轮污染恶果而已。此次新发污染,究竟污染面积有多大、水质变化到何等程度、死鱼数量多少,至今未见官方公布。但许多当地渔民对记者说,今年的水污染感觉比往年更为严重。
这篇题为《白洋淀绝境》的封面文章揭示,白洋淀水污染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缺乏天然水补给。历史上流入白洋淀的九条河流之中,目前只有一条河流府河流入白洋淀,但这条河却成为保定市排放生活和工业污水的主要渠道,水质为劣V类,污染程度更甚于最高的V类,已超过国家标准的范围。为了防止干淀,又不能开闸放掉污水。于是,今日的白洋淀,便成为一个只出不进、失去了循环能力的死湖。
除了缺水,白洋淀的无序围埝,对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也构成了破坏。《财经》有关调查指出,为了“发展旅游业”,环白洋淀四县一市纷纷在白洋淀开展“圈地运动”,导致白洋淀水域面积不断缩小并被割裂,令其自净能力大大降低。
此次白洋淀污染,是继去年松花江苯污染之后又一个公共卫生大事件。除了处分责任官员、关停限产企业,保定市采取的另一个紧急措施是“补水”——宣布从安格庄水库和王快水库共计调水9600万立方米,并力保5000万立方米水量入淀,以稀释污染。但《财经》调查发现,随着“补水”进入白洋淀,新的污染和死鱼事件却发生了。因为补水并不能治理污染,只是稀释污染,更何况还会把沿途的污染带入白洋淀。
“白洋淀治理的根本,在于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统一管理的机构和管理办法,光靠补水或者治污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白洋淀管理处处长李清禄告诉《财经》,曾经有设立“白洋淀县”的说法,但并未真正提上日程。
在同一组文章中,《财经》还发表了武汉大学教授、环境资源法博士生导师吕忠梅的评论文章,指出白洋淀的根本问题是管理体制问题。吕忠梅表示,目前的水管理体制严重违背了水的自然属性,是一种典型的“九龙治水”方法。与水相关的各部门都对水有一定的管理责任和权限,但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地域分割(行政区域),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和衔接,造成了污染的失控和治理的失效。
新出版的《财经》杂志在“财经观察”专栏刊登主编胡舒立撰写的社评,认为从白洋淀环境灾难的案例中,可以对政府改革的要义有更多的理解——很显然,增加和改进公共服务,正是政府改革的基本方向,纠正政府在环境治理等诸多公共服务领域上的缺位,正是当务之急。
全文详见4月3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白洋淀绝境
宿命白洋淀
突破“九龙治水”瓶颈
白洋淀治污与公共治理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