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股市真正的希望就在于不轻言成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4:32 每日经济新闻

  黄湘源[2006-03-27]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这大概可以说是中国证监会对待有关股改成功不成功之争议的基本立场。

  不管是说“伟大的成功”也好,“中庸的成功”也好,还是“可悲的失败”也好,
证监会的“开弓没有回头箭”都不为所动。最近,证监会提出的“基本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被明确地写进了《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这对于证监会也许是非常值得称道的成绩,而证监会却依然极为谨慎地回避谈论成功。应该说,这是一种具有十分深长意味的政策姿态。

  确实,有些事情不妨放胆去做,但如果争论起来,一百年也不会争论出什么结果。中国股市开始的时候,如果非要争论清姓社还是姓资,还会有中国股市的今天吗?同样的道理,如果一定要形成百分之百的高度共识的话,股权分置改革也许一直到今天也未必能启动起来。这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股改成功的标准也是这样,站在不同的立场当然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股价是标准。可是,且不说对价所遭遇的自然除权连增持回购也回天无力,一旦“锁一爬二”开禁,全面摊薄所导致的价格中枢的整体调整又岂是主观意志所能回避或改变得了的?就此而言,股价标准不免失之于自欺欺人,而证监会的不肯承认股价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倒反而成了不失诚信的表现。

  把恢复融资功能视为唯一的标准,更没有道理可言。股权分置的根本弊端,就在于非流通股股东可以把融资变为圈钱,而流通股股东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作为股权分置改革,对于“重融资,轻回报”问题的解决,重心应该是回报功能而非融资功能。如果回报功能并未解决而融资功能却迫不及待地先行恢复起来,不仅在股改动机上有倒因为果之嫌,而且势必很容易诱发投资者对于圈钱的恐惧心理进而严重影响市场的稳定。这无论对于股改还是融资都是两败俱伤的事情。证监会目前之所以讳言“新老划断”,其道理恐怕也就在这里。

  正如20多年来的国企改革一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革命尚未成功”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同志仍须努力”的目标也就更加清晰。同样的道理,对于曾经仅仅把非流通股可流通作为改革目标的股权分置改革来说,其改革进程也可以并且应该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不断进步的过程。今天,在证监会所提出的六大改革重点中,股改的时间进度已经不再是全部的目标,而只是其中的任务之一。资本市场的整体改革正在逐步地提上议事日程。而这在股改启动的初期,还是无法想像的事情。

  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初期目标,股改没有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地按照人们的理想解决问题,这是不奇怪的。比如,对价水平只有10送6的一半,对此,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人都曾感到无法理解,而进度的推进却乐此不疲。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有的人所说的“中庸的成功”呢?古人云:“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既然是中庸之道,还何谈什么成功不成功?但是,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结论就不会那么简单。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决不是仅仅解决一个流通权问题就可以万事大吉的,投资者的根本利益也不可能维系于任何一种一次性的补偿。只要证监会不轻言成功,也就意味着股改不会浅尝辄止,不会以目前在行政权力的努力下比较容易实现的进度为满足而停步不前,也不可能为了迎合任何既得利益者的意愿到此一游点到为止。只要改革还有进一步深入的可能,中国股市和广大投资者就还有希望,还可以有更远大的目标和更长远的利益值得我们去期待、去追求。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