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人民币波幅增大 进出口企业急寻避险利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03:16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韩圣海 发自上海

  昨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8.0306,而两个交易日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创下8.0250的新高。

  这一价格也开始渐渐逼近宁波一家汽车贸易商5个月后向工商银行宁波分行购入的美元
价格。上月,该汽车贸易商以1美元兑7.9578的价格办理了一笔6个月的108万美元远期购汇业务,提前锁定了6月后付汇资金的换汇成本。

  事实上,在人民币汇改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远期结售汇来避免汇率风险。

  沪上德资银行的一位主管昨日就告诉记者:“近期,随着人民币波幅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倾向于做远期结售汇。”

  上海银监局有关人士也指出,随着客户规避

人民币汇率风险意识的增强,以及部分外资银行成为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交易商,外资银行人民币衍生品交易规模呈放大趋势。

  不过,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青睐远期结售汇这一方式,因为它需要客户为提前锁定的价格支付不菲的成本。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远期结售汇的价格对企业很不利,以半年期为例,所花费的成本约为交易金额的2%~3%。

  德资银行人士还告诉记者,除了远期结售汇外,贸易融资是上海外贸型企业采用较多的避险方式,企业通过出口押汇、提前打包放款等贸易融资方式,也可以提前锁定收汇金额,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同时,也可以较好地解决外贸企业资金周转问题,融资成本也不高。

  除此之外,也有企业开始用提价和增加内销份额的方式对冲

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风险。

  浙江裕隆实业副总经理俞吉伟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对人民币的升值已经从不习惯到习惯,我们提高了部分出口商品的价格,通过提价来避险,此外我们也开始尝试内销,虽然我们的产品比较贵,但是国内的消费能力已经能够为我们打开新的市场。”

  不过,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汇率避险意识逐渐增强,但由于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国内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观念还是较为淡薄。

  根据央行货币政策司作的一份调查报告,我国企业使用避险工具规模仍然偏小,与我国进出口总体规模还不相称。2005年,全国银行远期结、售汇签约额分别仅占银行结、售汇总量的2%和4%左右。

  上述德资银行人士也告诉记者:“不少国内企业还缺乏主动避险意识,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转变经营头脑。但有一点确定的是,越来越多的外向型企业开始有了管理汇率风险的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18日也在第二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上表示:“央行稳健的、逐渐的汇率改革和利率改革是在为市场争取时间和机会,企业和金融机构要适应资金价格变化,学会运用衍生工具管理和控制风险,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经营能力,逐步适应有管理的浮动

汇率制度,加快融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