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GDP数据修订对我国部分经济指标的影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 17:38 《中国金融》

  伞 峰

  国家统计局根据2004年经济普查结果对1993年到 2004年的GDP总量及第二、第三产业的数据进行了修订。2006年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又发布了2005年GDP的初步核算结果。GDP数据修订符合国际惯例,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修订后的统计数据更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GDP修订后,虽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以及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但由于这次修订大幅度上调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使与第三产业和GDP 相关的一些经济指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有必要对GDP修订后我国经济政策走向、主要经济结构的变化、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化,以及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重新进行评估,对中国经济的“变化”有更清晰的认识。

  “双稳健”经济政策的主基调不应改变,但具体政策目标需要进行微调

  2006年经济增长仍将处于较高的增长区间,“双稳健” 政策的主基调不应改变。GDP的修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趋势,但却“提升了”实际和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更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从经济周期的变动看,这一轮经济周期的峰值出现在2003年和2004年,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10%和10.1%。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为9.9%,增速虽然较前两年略有回落,但与峰值仍非常接近,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9%、10.1%、9.8%和9.9%,非常平稳。这一波动趋势与GDP修订前人们的认识是一致的,只是“抬高了”经济增长的基点。

  按照这种趋势,同时结合其他经济指标初步判断,2006 年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会较2005年进一步有所回落,但仍将处于较高的增长区间。初步预测,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9.3%左右,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有鉴于此,旨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与连续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稳健”的主基调不应改变,只需根据GDP修订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些指标的变化,做好微调,以便使宏观调控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

  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可适当增加。GDP修订后,实体经济的规模比修订前明显增加。尽管目前我国金融数据质量较高,也较为可靠,但从虚拟经济要与实体经济运行相适应的角度看,实体经济规模的增加,意味着虚拟经济的规模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作为调节“中枢”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运行条件发生了一些变化。

  GDP修订后,给货币政策的运行条件带来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货币流动性(通常用M2与GDP的比例表示)明显下降。2004年M2/GDP由修订前的185%下降到158%,2005 年为164%,从而使中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基本与其他银行主导的经济体大体保持一致的水平,缓解了人们对流动性过多的担心。二是货币供应量有了更大的增加余地。我国常以GDP的增长速度和目标通胀率之和作为确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以便保证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的需求相吻合。GDP修订后,对2006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也将上调。在目标通胀率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增大了适度上调的空间。因此,从货币流动性和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看,GDP修订后,货币供应量可在符合稳健货币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更加灵活调控。

  财政政策在经济稳定和增长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GDP修订后,财政领域出现两个重要变化。一是GDP向上修订后,相当于放宽了财政风险(包括赤字风险和债务风险,两者分别以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占GDP的比率表示)的临界值,使赤字率和债务负担率明显“下降”。例如,2004年赤字率(中央财政赤字/GDP)由修订前的2.3%下降到修订后的2%。2004年国债负担率也由修订前的19.6%降至修订后的16.8%,进一步低于25%的安全线。二是GDP向上修订后,相当于放宽了宏观税基,从而使宏观税负水平有所“下降”,但同时也暴露出第三产业对税收的贡献明显不足等问题。例如,2004年税收占GDP的比例由修订前的17.7%降至修订后的15.1%,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修订前的 19.3%降至修订后的16.5%,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则由修订前的20.8%降至修订后的17.8%。在税收来源中,来自第三产业的营业税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地位明显弱于来自第二产业的增值税等税种。

  GDP修订后财政指标的这两个重要变化,对财政政策的分析和制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是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稳定和增长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虽然赤字规模有所增加,但赤字率和债务负担率一直处于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这次GDP修订后的结果表明,我国财政风险“降低”,通过融资方式筹集资金的空间进一步扩大,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对现行税制和税收征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次GDP向上修订后,GDP增加量中93%的比重是第三产业增加值上调的结果。第三产业单位量大面广,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私营、个体服务业发展迅速,新兴服务业大量出现,尤其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电子商务的出现,给税源监控、税收征管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

  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压力会有所减轻,但实现能耗下降20%的目标依然艰巨。“十一五”规划最主要的目标是实现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这次GDP修订后,“十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从修订前的8.8%提高到9.4%,翻一番的目标在“十五”期间已经完成过半,这意味着“十一五” 时期完成GDP翻一番目标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压力明显减轻。同时,GDP修订结果表明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能力会更高一些,这意味着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仍有可能保持较快的增长,人均GDP翻一番的目标可能会提前完成。

  尽管GDP总量上调后,用能源消费总量与GDP之比表示的单位GDP能源消耗比修订前有所减少,但实现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的目标,“十一五”时期年均单位GDP能耗需下降5.5%左右,这对于一个单位GDP能耗仍不断增长的中国经济来说,任务相当艰巨。GDP修订后,虽然单位GDP能源消耗比修订前明显下降,但2000~2004年仍然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初步测算,以2000年不变价衡量,修订后2004年和2000年的单位GDP能耗分别为1.56和1.48万吨标煤/亿元,修订前2004年和2000年分别为 1.69和1.58万吨标煤/亿元,修订后每亿元GDP能耗年增长率由修订前的1.7%降至1.3%。

  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投入产出率”提高的目标,需要把经济增长的基点放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统筹起来,实现最优增长。在保持宏观调控基本政策稳定的前提下,调控的着力点应进一步向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内需转变。

  GDP数据修订使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有所缓解

  GDP修订后,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这一变化不仅使三次产业间的结构趋于优化,而且也使得消费率、投资率,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对外贸易依存度以及所有制结构等随之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结构比原先统计反映的情况更合理、更健康,但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经济结构调整仍然十分必要。

  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仍然偏低。这次GDP修订,大幅度提高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2004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修订前的 31.9%增至40.7%,与工业的比重基本相当。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修订前的23.3%提高到36.2%,提高了近1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则分别由修订前的19.7%和57%降至16.2% 和47.7%,降幅分别为3.5个百分点和9.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表明,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和增长的重要因素,这种重要性远高于以前的判断,特别是在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时,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明显地显现出来。

  然而,必须看到,GDP修订后,第三产业占我国GDP的比重,同国际上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仍然偏低。2001~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1.2%,仍然比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人均GDP低于我国的印度,2002年第三产业占GDP的51%,高出我国10个百分点。

  消费率明显上升,但与东亚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相比仍然偏低。在第一、第二产业,投资、生产与消费行为主体之间的时空关系是相互分离的,投资、生产和消费的过度或不足时有发生,从而容易引发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与之相比,第三产业供需之间时空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供给往往对应着相应的需求。因此,GDP修订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意味着居民消费的增长和消费率上升。这部分增量因为主要是来自私营经济和个体服务业而存在着漏统现象,没有纳入到常规统计中。GDP修订前,2004年消费率降至53%这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居民消费增长率长期低于GDP增长率。假设2004年修订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量21297亿元中的80%计入消费,假设支出法GDP 与生产法GDP相等,初步计算消费率将达到58%,比修订前提高5个百分点。即便如此,修订后的消费率仍然不足60%。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更加注重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实现经济与居民实际福利同步提高的目标。

  投资率有所下降,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不协调的状况有所缓解,但对快速增长的投资仍需要继续加强宏观调控。GDP修订前,2004年投资率为44.2%,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为 0.83∶1,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1978~2004年投资与消费比率的平均数为0.62∶1)。GDP修订后,消费率的上升使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由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不变,初步计算修订后投资率降为40%,投资率与消费率之比达到0.69∶1。单纯就40%的投资率看,尽管与处在经济起飞时期的东亚经济体相比,并不太高,但投资率长期保持较高的水平往往会导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强化,也不利于资源的节约。只有把投资率降至合理的区间(例如30%~35%),投资与消费的比率降至0.5∶1左右,这一比例关系才会趋于合理,单位GDP能耗才有可能逐年下降。

  尽管GDP修订后投资与消费不协调的状况有所缓解,但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形成投资率继续上升的趋势。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7%。如果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与2005年相近的增长速度,到2006年底,投资率、消费率,以及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很可能要恢复到GDP修订前2004年的水平。因此,无论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从缓解不协调的投资与消费关系出发,都应巩固近年来的宏观调控成果,对快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加强调控。

  外贸依存度明显下降,但经济增长对国外需求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由于进出口贸易额并不随着GDP的修订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得GDP向上修订后外贸依存度明显下降。2004 年外贸依存度由修订前的70%降至修订后的60%,下降了10个百分点。2005年虽然进出口贸易额比上年增长23.2%,相对于经济增长,GDP的贸易弹性为2.34(单位GDP增长率对应的进出口贸易额增长率),但当年外贸依存度为64%,仅比2004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由2004年的1美元兑换8.2768元人民币变为2005年的1美元兑换8.1917元人民币。2006年汇率因素对外贸依存度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尽管由于GDP修订和汇率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贸依存度比原来统计数据计算的结果有明显的回落,但与世界平均水平或一些大国相比,仍然偏高。2003年全球外贸依存度接近45%。美国近25年来外贸依存度基本稳定在15%~18% 左右的水平,日本则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21%~26%下降到80年代中期以来的20%以下,印度21世纪初以来大体稳定在20%左右的水平上,巴西也只在11%~23%的幅度内波动。相比之下,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与东亚一些小国比较接近。如韩国在1988年为68%,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在金融危机前曾分别达到102%、218%和111%。2004 年GDP修订前我国东部地区外贸依存度为110%,其中南部沿海达到180%。

  外贸依存度大体能够反映一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的迅速增长,也是对外贸易粗放型增长的具体体现。较高的外贸依存度,说明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仍然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我国经济增长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我国经济增长长期建立在外需的基础上,就有可能导致国内重大经济关系进一步失衡,使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平衡、投资与消费不平衡等进一步恶化,内生经济增长的基础进一步脆弱。因此,必须通过不断提高国内加工环节的附加价值使外贸依存度进一步下降。

  民营经济的地位更加突出,所有制结构趋于合理。这次经济普查进一步摸清了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家底”。通过经济普查,全面掌握了反映我国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大量基础信息,把常规统计中漏统的增加值纳入到GDP中。这些漏统的增加值,主要来自于私营经济、个体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但常规统计对这一变化却没有作出全面、准确的反映。例如,与 2001年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同口径数据相比,2004年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减少17.7万个,下降48.2%;集体企业、集体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减少 40.2万个,下降46.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增加10.6万个,增长35.2%;私营企业增加65.8万个,增长49.7%,等等。民营经济较活跃的地区,往往也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个体经营户较为集中的行业,往往也是易于创业,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比较密切的行业。这五个行业分别是工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分别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13.6%、15.9%、46.7%、7.5%和10.6%。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既扩大了消费和就业,又使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趋于合理,与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适应性进一步增强。

  在这次普查和GDP修订后,有鉴于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民营服务业灵活、顽强的适应能力,政府会更加重视发展民营经济。今后,政府将进一步开放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拓宽民营经济的投资渠道,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会依法对民营经济加强监管。

  我国处在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地位没有改变,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GDP修订后,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加,在世界上的排名进一步上升。但相对于经济总量的增加,人均GDP的增加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我国人均GDP仍处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GDP修订后,虽然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但仍高于第三产业,并且2003 年以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在不断上升。因此,对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应该进行综合判断。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从需求结构的变化看,自21世纪初开始,我国居民对汽车、住房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迅速增长,这一特征基本上是与发达国家工业化中期阶段相对应;反映在基础设施的投入上,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工业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但我国目前的基础设施投入还远没有达到相对完善的程度,农村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反映在主导产业上,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仍是我国的主导产业,产业结构还远没有实现向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所占比重比较大的工业化后期阶段转变;反映在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上,2004年我国城市化率不到42%,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近60%。上述这些特征并不因GDP的修订而发生明显的改变。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即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物理量迅速扩张的工业化阶段。

  充分利用“十一五”的大好时机,为后十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GDP修订的结果更真实、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与修订前相比,我们看到了一个增长速度更快、增长潜力更大、结构正趋于协调的中国经济。

  如前所述,GDP修订后,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十一五”规划中翻一番的目标可能会提前实现。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GDP总量的扩大,财政风险“降低”,政府可运用的财政力量在增长,财政收入也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这就为在“十一五”时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主要矛盾和问题提供了大好时机。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时机,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后十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首先,要实现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的目标,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在能耗不变的情况下,GDP增长越快,单位GDP能耗就越低。但如果我国现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改变,更高的经济增长往往意味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和原材料,单位GDP能源消耗将持续增加。为此,“十一五”时期要使经济增长和投资规模保持适度的水平,不要追求过高的增长,把经济增长的基点放在扩大内需、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上,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争取在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

节约型社会上取得较大的进展,为后十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积累更多的经验。

  其次,要继续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就业水平。GDP修订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投资与消费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有所优化,但无论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还是从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要求看,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经济结构调整仍然任重而道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第二产业比重不断增长,就业弹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高增长不会带来高就业,就业压力难以得到根本缓解。为此,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利用第三产业单位量大面广,便于吸收就业、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努力提高就业水平。要继续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提高社会服务业规模和水平,鼓励居民创业和自主择业。

  再次,要不断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加强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区域协调发展的调节,缩小地区、城乡和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日趋扩大,是目前我国经济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潜在的影响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为此,既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处理好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又需要利用这次GDP修订后财政政策调节能力和调控余地增加的特征,加强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调节。要不断扩大公共支出的比重,调整公共支出的结构和投向,使公共支出重点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教育和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建设上,加强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促进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协调发展。

  最后,要增加财政对教育和卫生的投入,完善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和卫生的发展程度既是衡量一国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又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和卫生事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政府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公平,对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GDP修订后,相对于GDP规模的扩大,对教育和卫生的投入规模也要相应地增加,从而为“十一五”时期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十一五”时期对教育和卫生的投入要更多地转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卫生体制的建设上。同时,要利用财政政策动员社会资金能力增强的特征,引导社会投入,不断完善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农村

医疗改革的覆盖范围。-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3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