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银行走出流动性陷阱关键在金融创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 11:22 每日经济新闻 | |||||||||
巴曙松[2006-03-22] 金融数据显示,流动性的充足,或者说宽货币,是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中国面临的所谓的流动性陷阱”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流动性陷阱,而更多的是来自金融体系的内部矛盾,是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内部与实体经济资金结构性匮乏并存的“流动性陷阱”。
与银行体系资金非常充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各类工商企业等经济实体、个人的贷款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得到满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2005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7.5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2.75%,现在货币供应的回升并没有伴随信贷投放的同步增长,出现了“松货币、紧信贷”的矛盾局面。 当前市场上广泛讨论的允许银行合规资金进入股市和企业债市场的建议,只是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状况下部分存款的出路之一。 根本的应对之道,是银行更多的着眼于通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和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拓宽资金的运用渠道,拓展利润空间,实现业务结构的转型,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逐步改变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过剩的问题。 一方面,银行通过差异化的风险定价完全可以在贷款投放上有进一步的作为,而不是一味回避风险。应当承认,所谓的流动性过剩更多源于金融体系内部效率的低下,而非来自实体经济投资需求不足,还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民间借贷仍相当活跃。如果银行能够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定价,即使是在现有的资本约束下,信贷也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其业务转型的关键。值得关注的是,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提升目前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尽管近年来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已经让位于市场主导的金融创新,但金融创新呈现出的主要思路是突破利率和分业管制,资产类创新和中间业务创新少,整个金融生态环境距离形成监管与创新良性博弈互动的条件还有很大差距。 政府必须着手解决以下几个金融创新的拦路虎:来自法律法规的空白模糊、冲突和滞后等的制度障碍和行政许可障碍放大了金融创新的启动成本,导致金融创新很有可能因为不合规被暂停甚至叫停,如我国金融市场之间的严重隔离和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突破分业管制的金融创新面临着多环节的审批,再如《商业银行法》对贷款过程、自主收费等方面都有详细的限制,制约了金融创新的空间;缺乏市场化的信息等中介平台,征信、评级、会计、法律等推动金融创新不可或缺的中介服务还相当薄弱、规范性不足;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发展的滞后,造成了金融创新产品缺乏坚实的市场依托。 同时,国有银行长期以来在贷款业务领域的垄断地位、缺乏约束,使得其进行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不足,而以股份制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已经率先在2005年加大了脱离传统的依赖存贷业务发展模式的力度,纷纷启动了向零售银行的发展战略,推出理财产品,是应对金融结构转型等外部约束的积极调整。目前,高额的存贷差和商业银行平均负债成本的上升必然会倒逼商业银行进行资产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金融创新的竞争环境,关键在于能否以此为契机,形成利于金融创新的金融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