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邢少文 发自广州
刘凯备感气馁。在2004年底广州市海珠区卫生局组织的一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外招标中,他们公司中标后却临阵退缩,放弃了进军社区医疗的计划。
“老板觉得不知道怎么做才好,政府给的优惠条件太少了。”他对《第一财经日报》
说。当时,卫生局给出的唯一优惠条件是,可以提供场所,缓交租金。
而事实上,按照他们的真实想法,并非真正要把社区服务中心办成一个纯粹的提供基层医疗服务的单位,而是想做一个小专科,外加体检。
“这可是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重要的两个收入来源,真正的基层医疗预防保健,民营资本大概不会做。”日前,广州荔湾区彩虹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科长黄本银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捉襟见肘的财政补贴
在当日的一个半小时之内,黄本银坐诊的全科医疗诊室,接待了6位来诊者,黄本银开出去2张个人自付处方单,3张医保报销处方单,帮一位高血压患者免费量了一次血压。还有一位年轻的患者从很远的白云区专门跑来看病。这是一家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
“一天的门诊量大概在80~100人的样子。”黄本银说,“医保病人、自付病人、公费医疗各占三分之一,开哪种处方要与病人商量。”
“一年下来基本能够维持盈亏平衡。”黄本银说。
按照广州市荔湾区卫生局公布的数字,目前区辖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1个。从1999年起,荔湾区对社区卫生服务实行专项投入。按服务人口从每人2元起逐年增加,到2003年增加到每人10元。除正常的卫生经费投入3094.39万元外,还拓宽了经费来源渠道,投入9438.7万元用于创建工作,其中纳入财政预算的创建专项经费达3206.5万元,各医疗单位自筹5056.3万元。
彩虹街辖区内常住人口3.8万人,按每人10元的补贴,应为38万元/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黄本银告诉记者,区里给彩虹街每人只补贴了3元,有些街道是5元,实际财政拨款缺口26.6万元/年。
中心现有医生7人,护士5人,医生的基本工资是每人每月2000元,护士1200元,“与大医院相比,我们没有奖金”。照此计算,一年人员工资支出是24万元,正好差不多与实际缺口相抵。
政策优惠是,该中心租用的区劳动局600平方米的场地到目前为止不用交租金,中心配备的B超、X光机、电脑、办公用品由当地财政支付。
其实,资金缺口不是偶然现象,荔湾区华林街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蒋院长告诉记者,2004年属于该中心的创建阶段,政府给予的财政支持力度还比较大,占了总收入的4%左右,而去年前6个月政府补贴仅为2.2%。无论哪一个数字,都远未能达到广东全省医疗机构8%的平均政府补贴率。
而海珠区赤港街医疗服务中心院长徐明也向记者表示,来自于政府的补贴,到目前为止,只是一台用于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网络的服务器。很多项目都是医院自己承担成本。
“门诊+防疫+出诊。”黄本银归结社区中心收入来源。所谓出诊,就是设置家庭病床,按照相关规定,社区全科医生一次出诊收费是17~20元。“大部分居民还能承受,但我们基本上没钱赚,一个月能有七八次。”
“有些区中心一个月的门诊量还不到我们一天的。”黄本银说。
多成分服务体系的难题
“其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部分收入还是靠体检在支持。”来自广州天河区慢性病防治中心棠下医疗保健中心的陈亚安告诉记者。
在该中心,学生的体检费用(常规检查)是10元左右,其他人群的体检(套餐)为60元,比起区里其他二级以上医院来说,便宜了40%~50%。但即使收费如此低,仍能成为该中心的主要收入来源。
陈亚安认为,社区服务中心的六大功能:预防、保健、医疗、康复、计划生育和健康教育,基本上是低廉收费+义务,要盈利基本上很难。
主要原因在于门诊量和转诊病人量的稀少,注定了社区卫生服务难以多样化,投资主体的单一性。
“招标有什么用?即使是招标,也几乎是大医院中标。”黄本银说。而事实上,目前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很多是二级医院来举办或合作。“一来,可以加强和整合这些医院的资源布置,社区医生可以将病人推荐到合作医院进一步治疗;二来,转诊也方便。”而一旦推行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对这些医院来说,地位也不至于削弱很多。
陈亚安认为:“在社区这一块,民营资本要进来,要么挂靠大医院,但这种方式现在已被禁止;另一种是以个人诊所的形式存在。”而这种个人诊所一般在外来人口聚集的地方较多,一是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比较困难;二是私人诊所普遍比较浮躁,看病虽不贵,但条件很差,黑医黑诊所也比较多,容易发生医疗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