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新闻发布会 > 正文
 

银行竞争力报告开篇:理解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 15:37 新浪财经

  开篇:理解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

  一、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研究的现实紧迫性

  (一)当下金融环境剧变之格局

  2005~2006 年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银行业开放过渡期的即将结束,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这些机遇和挑战源于中国银行业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其一是监管环境在变。

  自1988年巴塞尔协议推出以来,以风险资本为核心的经营和监管理念在国际金融业得以确立。2004年国家监管部门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到2006年底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届时资本金不足将停止商业银行机构和业务的市场准入。把资本充足率确立为中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核心指标,并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资本监管的强化,中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经营发展模式陷入了“两难”困境。一方面,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银行信贷等以资金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与支持,银行信贷资产和其他风险资产仍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并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推进器;另一方面,单纯地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所带来的规模快速扩张,将占用较大的资本,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急剧下降。而资本充足率达不到8%的最低监管要求,监管机构将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

  在新的监管环境下,中国商业银行要实现业务的持续发展,必须探讨经营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的转变,提高资产盈利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积累能力和对外部资本的吸引力,建立稳定有效的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实现资本监管下的业务持续发展。资本补充不是目的,而是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核心是化“被动的资本约束机制”为“主动的资本激励机制”,通过业务与盈利模式转变,打造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银行的资本回报水平和投资价值。

  其二是市场的竞争环境在变。

  竞争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行进行业务转型和收入结构优化的动力。这些年来,中国银行业的数量和规模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如此数量众多的银行依靠着同质业务模式和相对单一的收入结构越来越感到生计维艰。

  同时随着2005~2006年中国加入WTO的后过渡期的即将结束,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外资银行业务的逐渐开放,将使银行业的竞争更趋激烈。外资银行的挑战,使中资银行面临的不仅是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在产品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有更明确的市场定位、更好的产品、更强的综合服务能力来应对挑战。

  近年来,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商业银行根据风险因素自行进行差别定价,强化银行的风险管理和负债管理。可以说,中国银行业依靠利差获取利益的盈利模式正在受到挑战。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银行业存贷款利差的缩小已成必然之势,因此中间业务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方向的增值业务,中国资本市场新的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如发行短期融资券等在给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带来挑战的同时,对其发展中间业务也带来了机会。我们也注意到监管机构允许银行设立基金公司,从而银行藉此可以开展中间业务,并逐步拓展其他业务。而资产证券化业务、保险业务以及财富管理业务有望给银行的盈利带来希望。

  其三是客户的需求环境在变。

  银行的业务和收入结构多元化的趋势,除了要取决于银行能否提供多样化和多层次的产品以外,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银行的客户是否有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成长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管理水平而不是规模将成为中国企业生存最为重要的因素,企业将普遍开始重视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职能。现金管理、资产托管服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将成为未来中国银行业公司业务发展中的热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银行个人业务市场规模会逐渐扩大,同时个人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也会开始向多元化和多层次化方向发展,个人银行业务在银行中的重要性也会逐步提升。

  (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缓慢凸显竞争力研究的紧迫性

  面对当下金融环境剧变之格局,面对外资金融机构越来越强的扩张和攻势,中国商业银行显然缺乏足够的紧迫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不仅表现在:不良资产长期居高不下,资本严重不足,金融案件频繁发生,经济效益极其低下,等等,更为严重的是,在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下,中国商业银行无论是在业务产品创新、信息化等技术因素方面,还是在经营理念、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治理结构、人力资源等管理因素方面,都明显丧失了竞争力。

  从银行治理上看,“官本位”现象仍然严重。银行仍沿袭着典型的“行政化”治理结构,各级管理人员的“官员”。色彩十分浓厚。有的银行即使在紧锣密鼓的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也仍在突击明确员工的“行政级别”。

  从银行经营理念看,在授信方面仍奉行“唯所有制论”、“唯规模论”等,粗放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新的竞争形势下银行业务战略转型。

  从银行组织流程看,基层行缺乏活力。中资银行职员大多在基层行,但由于基层行职工收入低,考核机制不尽合理,且各总行纷纷上收权限,经营战略上采取“四集中”(向大客户集中,向优质客卢集中,向大城市集中,向总行集中)的策略,业务、利率等定价权皆在总部,审批层次多、时间长、效率低,使基层行逐渐失去活力。

  从银行业监管环境看,银行业引资存在事实上的准入不平等。目前相关监管法规允许单个股东入股中资银行的比例,外资最高不超过20%;而对国内民营资本,法规虽无明确规定,但实际审批皆以10%为限。这种不平等实际上限制了民营资本向中资银行注入活力。此外,中外资银行税负不平等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客观上削弱了中资银行的竞争力。

  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严峻竞争形势,如何加快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在保护期内建立符合国际惯例、适合中国国情、能够有效运作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增强中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规划能力、业务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中国整个银行业面临的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故此,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客观评价和分析当下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态势,分析具体竞争力之强弱,引导中国银行业抓住机遇,保证平稳过渡,并争取在国际金融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对于我们制定竞争策略、维护金融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也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全局性意义。这也是我们此次推出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报告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国内外与银行竞争力相关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与银行竞争力相关的研究大体有五块:一是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国家竞争力中的金融体系指标及其测评;二是有关专业报刊,如英国《银行家》杂志、《欧洲银行家》杂志以及《亚洲货币》等对世界大银行的指标排名和比较;三是国际评级机构对银行进行的信用等级评定;四是国外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分析师广泛采用的CAMELS评级模型;五是国内学者提出的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和分析。

  (一)WEF和IMD关于国家金融体系的竞争力

  WEF和IMD是对一国金融体系的国家竞争力的宏观测评,即一国金融业对整体经济的作用和影响程度,而银行业竞争力是构成金融业竞争力的内容之一。

  WEF和IMD关于金融竞争力的分析方法可以对一国的金融竞争力及影响有全面直观地了解,但是对银行竞争力的分析仅停留在几个重要指标上,不足以反映一国银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英国Banker杂志的世界大银行指标排名

  英国Banker杂志每年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按其一级资本进行排名,它既可以考察单个银行,也可以考察一国银行的整体实力。其排名主要考核的指标有:银行的一级资本、资产规模、银行经营稳健状况、收益率以及其他综合指标。这一排名已被视为对银行业最具权威的实力评估。这一指标体系对银行当前的资产状况、盈利能力、竞争实力做出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评判,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被各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广泛加以研究和应用。

  但这一排名也存在明显缺点,它仅仅是一定时间段内一些数据指标的比较,对于影响银行竞争力的其他要素分析不够,如制度因素、市场结构等,所以不足以衡量和评价一国某一银行及该国银行的总体实力和竞争能力。

  (三)信用评级机构对银行的信用评级

  国际著名信用评价机构穆迪、标准普尔等公司每年对国际大公司和商业银行进行信用等级评定。作为金融机构核心部门的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就是在全面分析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的基础上,对其信用质量做出综合评估,并用一种简单的字母数字组合符号表示风险大小。比较着重的是风险方面的分析,关注的是信用主体的信用。2004年,国内的中诚信评级公司也开始对国内若干家大型商业银行进行信用评级,方法论基本上遵循了国际评级机构的分析框架。

  (四)CAMELS评级系统以及中国监管当局对银行的风险监控

  CAMELS评级系统,即骆驼评价系统,也称为“统一金融机构评级系统”,目前已被国外主要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金融分析师广泛采用。该系统主要是监测和评估金融机构经营的六个方面:资本充足率(C)、资产质量(A)、管理能力(M)、收入及赢利性(E)、流动性(L)、对市场风险的敏感程度(S)。

  2001年以来,中国监管当局参照美国的CAMELS风险评价体系,结合国内银行业实际,开始设计中国商业银行风险评级系统。2006年1月,银监会正式出台《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将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并设置了一系列指标对每个层次的状况进行衡量。

  (五)国内学者对银行竞争力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银行竞争力渐起。多数研究者集中于国内各家银行的财务绩效比较,也有学者采用数据包络方法(DEA)对国内外银行进行过效率评价。而真正能上升至银行竞争力层面的,并不多见。焦瑾璞先生2001年的研究是一个代表,他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框架。他指出,影响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竞争环境、竞争态势。

  此外,魏春旗和朱枫两先生在2005年出版一本专著中就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出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他们分别从技术、流程、组织、制度、人才、文化、战略等七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竞争力做了系统的理论诠释。

  三、我们的中国银行竞争力研究框架

  我们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模型: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竞争力资产(存在)×竞争力过程

  这里所谓资产说的是一种现实存在的概念,是银行竞争力现实的表现,也可以说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银行绩效的比较,即一定时间段内的一些银行数据的比较。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财务评价。

  可以说,财务评价本身构成了目前所有有关银行比较研究的主体,无论是宏观金融体系的测评、Banker的世界银行大排名、信用评级还是国内银行绩效和效率研究。勿庸置疑,财务指标是一种最为通用的商用交流语言,任何人都能很直观地了解银行的现实状况。但是,应该看到,财务评价主要是通过对银行一定时间段内的主要经营数据进行静态的分析、比较,对一些管理指标进行测度和评价,以求真实揭示商业银行的资产状况、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采取的是统计计量的方法,而对于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中的一些活的要素,如竞争战略、营销组织、企业治理等等涉及较少。并且往往一些漂亮指标的背后并不一定就真正对应着银行的竞争实力的提升,诸如政府的财务救援、地方治理的优化等等,都有可能在短期内包装出一个“好银行”。故此,财务指标或许既不能说明如何实现以后的竞争业绩,也无法反映是基于什么措施和手段而取得目前的竞争地位,本质上是一种短期行为和分析方法。

  基于此,我们认为,银行的竞争力研究不仅要考察现实结果,更有意义的是要考察背后的过程。换句话说,我们不仅要回答银行竞争力的现实存在是什么样的,更需要分析这一存在的实现是怎样的。只有在分析过程中才能真正提炼出银行竞争力之精髓,我们把后者称之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现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结合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特殊性,我们将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

  (1) 发展战略-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有赖于银行的高层决策者对银行自身特点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的及时清醒的判断,确定银行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确立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制定银行总体战略、市场战略、竞争战略、兼并重组战略和学习战略。

  (2) 信息科技-商业银行竞争力要形成先进的客户需求分析能力、领先的产品研发和服务方案设计能力、有力的信息科技支持能力和快速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信息化技术平台是保障,是形成和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离开信息科技,银行核心竞争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体来讲,深化信息科技在客户服务、业务创新等方面的应用,能增进技术与业务的相互融合,提升核心产品、品牌产品的技术壁垒。

  (3)组织和流程再造-银行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型,必然要求组织再造和流程重组,这也是全球银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有赖于其合理高效的组织架构,能够协调、整合各项金融产品,通过广泛、多样的营销渠道和交叉销售,为顾客提供快捷、满意的综合化金融服务。有赖于市场导向、面向客户的、高效率、多样化的业务的高效、有序营运,建立灵敏的市场反应机制、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先进的风险和成本控制能力。

  (4)公司治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有赖于清晰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以对银行的经营者产生有效的约束,为银行实施科学管理提供一套必要的动力与激励机制,使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得以根本改观。当前中国银行业的重点是要解决公司治理由基本架构、基本制度等方面的“形似”到实际传导和运作等方面的“神似”的问题。要围绕经营转型,完善公司治理传导机制,把分权、制衡、问责、透明等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理念、核心原则、基本要求,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化做银行基本制度和具体可行、详细明确、覆盖各个层级环节的制度规范,化做一整套明确完整的传导、执行、监督、控制、反馈机制,使公司治理从银行“上层”有效传导到“基层”,更好地推动经营转型。

  (5)人力资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有赖于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年龄合理、充满活力,能够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的员工队伍,需要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科学完善的培训制度,使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为此,商业银行应积极运用经济增加值、平衡记分卡等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改进传统单纯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绩效考核方式,建立以RAROC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

  (6)产品和服务-“打开大门,客户就会进来”的时代已不复存在,2l世纪的金融市场已经变成了买方市场,市场需求多样化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银行越来越强调客户的重要性,必须开始以满足其需要作为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种客户导向战略的实施,必须以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发展战略、信息科技、组织和流程再造、人力资源、公司治理、产品和服务等六个方面组成的综合体系。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产生、维持和拓展,是一个系统的组织过程,它涉及战略管理、信息科技、组织和流程再造、人才培养和激励、公司治理优化和产品和服务创新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某一种因素简单作用的结果。发展战略是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办的方向指针;信息科技是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本前提;组织和流程再造是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依托;人才资源激励是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的内在动力;公司治理优化是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支撑;产品和服务创新是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强调的是,这六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发展的。只有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使中国商业银行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四、关于我们的研究-历程、数据及方法论

  与中国银行业一道成长的《银行家》是一个专业人士为主创人员的刊物,较早成立了银行竞争力研究中心。在著名金融经济学家王松奇教授的领导下,组成了一支以目前国内拔尖青年金融专家为骨干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早在2003年开始就开始进行银行业排名的工作,目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国内外银行业数据仓库。特别是2004年进行2005年完成的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获得了业内外极大的关注。

  继2005年推出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研究之后,2005年下半年,《银行家》研究中心即开始银行竞争力的新一轮研究。本次研究的时间跨度实际上反映了2004到2005年的发展变化。我们广泛收集及跟踪各银行的最新情况,采访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银行,发放了问卷调查,对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了网上调查和问卷调查,特别对数十家商业银行进行了实地调研。

  本项研究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本项研究采集了2005年度中国银行业的最新数据,截止日期为2005年9月底。其中还有部分商业银行将2005年底的主要数据发给了研究中心。此次数据的采集得到了国家多个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对此表示由衷感谢。

  (2)各种官方专业统计年鉴业是此次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包括历年的《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这些数据都属于国家标准统计数据。

  (3)各商业银行公开披露的历年财务报告、中报和季报。

  (4)我们就中国银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情况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5677份。

  (5)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是一个特殊的金融群落,目前城商行的信息披露极不规范,故此我们就115家城市商业银行发放了问卷调查,希望获取各家城商行的更多深层次信息,遗憾的是,除少数银行配合外,大部分银行并不太积极,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下中国城商行所面临的生存窘境。故此,从2005年9月开始,研究中心先后选取了东北、西南、中部以及东部的浙江、江苏、山东等十余家具有典型代表性城商行进行了调研和访谈。并利用相关部委提供的中国城商行2002~2005年9月的财务数据,试图从多视角来掀开中国城商行的神秘面纱。

  (6)一年多来,研究中心先后对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相关专题的访问。

  本次研究的银行财务评价方法论:权重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指标处理采用模糊聚类分析。为了打消有关各方的疑虑,进一步推动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的发展, 故此,在方法论上,我们将尽量采取高度的公开和透明方式,在研究报告(完整版)的最后将附有详细的技术附录。尽管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我们不会将底层的初始指标面世,但当事人根据自家银行的财务数据,按照我们的方法论,就能基本估计到自家银行的财务评价的结果。

  全国性银行核心竞争力排名方法论:权重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分项指标采用专家问卷打分和灰色白化函数法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专家评分组共20位专家,主要由学界、业界和监管部门的资深银行问题专家组成。根据我们提供的采集材料以及专家自己了解的情况,进行独立判断,对每个单项打分。对于定性指标的评价,最重要的原则是要尽量减少主观成份对最后评价结果的影响。故此本次研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定性指标进行精细量化处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4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