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为增长8%左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 15:22 现代快报

  3月5日,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共分3个部分:去年工作回顾;今年主要任务;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现将《政府工作报告》部分内容进行节选刊登。

  【去年工作回顾】

  2005年,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继续搞好宏观调控,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综合运用财税、货币、土地等手段,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遏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和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进一步增加农业、能源、交通、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投入,促进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后劲。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继续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保障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继续加强“三农”工作。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制定和实施了能源、重要原材料和装备制造等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了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重点行业健康发展;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生产能力。

  (三)深化体制改革和推进对外开放。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上市公司

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加快。

  我们积极应对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

出口退税、关税和加工贸易政策,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完善出口退税机制。稳步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全面部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各项工作。

  (四)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投入国债建设资金95.4亿元。

  在科技方面,加强了国家创新体系、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教育方面,重点加强了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0多亿元,对592个重点贫困县17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两年来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400多所,为16万个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配备了远程教育设施。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在卫生方面,着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农村卫生工作。近三年,中央和地方投入105亿元,基本建成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已扩大到671个县,惠及1.77亿农民。

  在文化方面,积极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五)努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大对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去年中央财政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专项补助、再就业补助209亿元,比上年增加29亿元。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等就业工作。中央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已有17个省(区、市)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城市低保对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六)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今年主要任务】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今年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拟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00亿元,比上年减少200亿元,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100亿元。从今年开始,参照国际通行做法,采取国债余额管理方式管理国债发行。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一是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二是稳定居民支出预期,扩大即期消费。三是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四是完善消费环境和政策。

  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重点发展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和住房租赁制度。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其次,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和迫切任务。一要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二要推进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

  同时还要重点搞好“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三峡库区、松花江等流域污染防治。

  (四)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继续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达地区要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和带动欠发达地区。

  (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文化建设

  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抓紧启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要大力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年在西部地区实施,明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六)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二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切实加强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三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要深化财税、投资、价格改革。

  (七)高度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要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要抓紧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尤其要切实做好就业、社保、医疗、安全生产等工作。

  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进一步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和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保证各项社会保险金的及时支付。

  突出抓好医疗卫生工作。着眼于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主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三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药品生产流通秩序。

  (八)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

  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十一五”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根据《建议》精神,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提请大会审查。下面,就几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未来五年国际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国内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和困难。我们要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克服各种困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充分准备,奋力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

  《纲要(草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央《建议》提出的重要原则,这就是: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贯彻这些原则,就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根据中央《建议》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些目标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客观要求。这里,我仅就其中两个方面的重要目标作简要说明。

  一是关于经济增长速度问题。《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这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的。按照新近公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2005年经济增长实际结果,“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比原来预计的高一些,“十一五”年均增长7.5%,将会超过中央《建议》提出的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要求。这个目标是积极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还需要指出,这个目标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基础上的。在实际执行中,各地要处理好速度和结构、效益的关系,不要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速度。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表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

  二是关于节能和环保问题。《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目标。这是针对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现实和长远利益的需要,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尽管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很大,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完成。

  (二)“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都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纲要(草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强调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抓好大型粮棉油生产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农田水利、饮水安全、公路、沼气和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建设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各地方、各部门必须在经济工作思路和重点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建设资金要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公共服务要更大范围地覆盖农村,全社会都要大力支持农村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诸多问题的症结,在于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必须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从优化产业结构中求发展,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求发展。《纲要(草案)》提出,要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是针对我国工业规模已经不小,但总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的现状,而提出的一个重大任务。《纲要(草案)》对推进信息化、发展高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和建设布局作了部署,规划了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信息、金融、保险、物流、旅游和社区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纲要(草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了明确任务和措施,规划了一批节能重点工程、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重点工程。认真落实这些任务和措施,将会明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

  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纲要(草案)》分别提出了不同区域发展的重点任务,要求健全协调互动的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纲要(草案)》根据各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同时,强调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发挥城市群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四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是《纲要(草案)》的一个特点。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纲要(草案)》提出,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启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实施好这些重大专项,对于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加快攻克事关全局和长远的科技难关,带动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根本的是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纲要(草案)》对此也作了全面部署。

  五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过去二十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分不开的。要完成新阶段的发展任务,也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纲要(草案)》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扩大开放中重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六是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保障。《纲要(草案)》提出,要做好人口工作,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加强公共安全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经过今后五年的努力,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政府工作报告》重大修改8处

  □新华社北京电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反复推敲和认真修改。共修改17处,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有8处。

  一、在《报告》第二部分“(一)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关于“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一段,在“积极发展旅游、文化、健身等服务性消费”之后,增加“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在第二部分“(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二段中,“积极发展畜牧业”之后,增加“推进农业产业化”。

  三、在第二部分“(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中,关于“抓好资源节约工作”一段,将“促进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资源”,修改为“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

  四、在第二部分“(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中,关于“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段,在“继续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工程”之后,增加“抓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五、在第二部分“(四)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一段,将“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修改为“加快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六、在第二部分“(四)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最后一段中,“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一句之后,增加“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推进兴边富民行动”。

  七、在第二部分“(六)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中,关于“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段,在“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之后,增加“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八、在第三部分后面的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部分,关于“我们要认真贯彻实施

公务员法”一段,在“要顾全大局,加强纪律性,做到令行禁止,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之后,增加“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