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劲
有媒体把自主创新比喻为推动我国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如果说,行车靠动力,动力来源于能源,那么,自主创新这个“新引擎”则离不开“文化能源”———创新文化的滋养。
着力自主创新是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两会上代表委员呼吁国家加强创新型文化建设的声音引人瞩目———“创新文化的淡薄、创新观念的缺失能够影响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的形成”;“如果仅仅是增加大量的科技人员,仅仅投资于科技基础设施,而没有适宜科技发展、适宜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造力不断涌现、创新活动自觉开展的文化基础,就不可能涌现出大量的创新成果”;“创新产生于适宜的文化氛围里,成长于公众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中”———条条建言切中要害,令人深思。
何为创新文化?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简言之,即在推进科技评价制度、奖励制度和人才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在优化学术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的过程中,营造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社会氛围。
创新离不开大胆怀疑、“异想天开”的创新灵感和想像力,没有鼓励探索的有效机制,就难以催生出创新成果。创新也是一种冒险,必然要经历失败的磨练,不允许失败就无异于断了创新的后路。只能不断进取,勇于实践,拒绝平庸,敢为人先,才能打破常规,独领风骚。在许多时候,创新往往也需要漫长、寂寞的艰辛过程,为此,抛弃浮躁虚假、急功近利的心态,尤为重要。
建设创新文化,关键是尊重人,既要尊重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个性,更要尊重人的创新精神;创新不能仅靠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技术精英,而要靠更广泛人群的积极参与,使每个人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展创新才华。
为此,创新文化的养成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