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太湖治理二期工程预算投资1000亿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 02:35 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

  去年12月25日,长三角两省一市领导齐聚杭州,每年聚首渐成惯例。此次会晤成果直接反映在各省市“十一五”规划中,“促进长三角区域合作”都被独辟章节描绘。今年两会上,沪杭磁悬浮项目在一片热议中浮出水面无疑是一个信号,未来五年长三角区域合作,势必纸上谈兵少些,真刀真枪多些。

  太湖局“升格”太管委,谋建流域协调平台

  本报记者 全秋梅 发自上海

  太湖流域管理局(下称“太湖局“)正在筹建太湖流域管理委员会(下称“太管委“),“太管委是流域管理的体制创新,是高于太湖局的协调平台。”

  太湖局原副局长、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骨干工程(下称“一期治太”)总工程师黄宣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太湖治理二期工程2005年已由水利部审批了,等待国务院的批复,工程的总投入初步预算在人民币1000亿元左右。”

  不过,黄宣伟随后表示:“要真正启动二期工程,还有很长的过程,单单依靠太湖局是很难推动的,需要一个更权威、更有效率、更高层次的决策机构。”于是组建太管委进入计划。

  1000亿是小数目

  2005年,一期治太落下帷幕,总共投资约人民币100亿元。

  2001年10月,水利部提出《关于加强太湖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在《意见》中,水利部提出“二轮治太”(即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二期)。随后国务院向太湖流域相关省市上海、浙江和江苏转批了《意见》。

  今年2月26日,随着“太湖流域规划和前期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二轮治太工程正式拉开帷幕。

  “治好水是现代化的前提。”黄宣伟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洪水导致的损失总额会越来越惊人。”

  1991年大洪水,损失109亿元,约占太湖流域(包括上海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等城市)当年GDP总值的3%(亦称洪水损失率)。1999年特大洪水,损失130亿元,约占太湖流域当年GDP总值的2%。

  2004年太湖流域GDP总值已达人民币2万亿元,黄宣伟认为,如遇洪水,损失总额会越来越大,二轮治太的投资并不大。

  分水分钱解决不好

  “太湖流域规划和前期工作会议”期间,太湖局和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水利厅(水务局)共同签署了《加快治太前期工作协调合作协议》,标志着二轮治太前期工作的展开。

  不过,黄宣伟说:“二轮治太还没有明确分水分钱(即安排洪水出路、投资成本分配)的方案,而且治太工程涉及的利益太广了,必须三个地方(上海、浙江和江苏)以及各部委一把手签字。”

  国家开发银行副处长付瑾诚,参加过2004年太湖首届高级论坛,他认为:“治太,不是简单的投入问题,流域管理还是应该由中央整体协调。”

  一期治太,从上世纪50年代提出,到2005年工程基本结束,历经50年。“各方利益和义务权衡是最大的难题。”黄宣伟解释为何一期治太久而不决:“治理工程的标准提高一点,分水分钱的方案就要重来。”

  防洪、治污两不误

  太湖局2006年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水利部把太湖流域作为探索建立流域管理新体制、新机制的试点。”建立流域管理委员会,列在太湖局2006年九大重点工作之首。

  太湖局与长江水利委员会等都属水利部的派出机构,但属于司局级单位。因此,“太湖局根本无法与地方以及各部委一把手对话,推动治太这样的工程也就很艰难。”

  “但组成流域管理委员会,将会有地方以及相关部委主要负责人参与。”有水利专家告诉记者。

  事实上,一期治太方案能够通过也是与各省市部委间协调机制的建立有关。

  1983年春,国务院成立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其任务之一就是组织和协调太湖规划工作。同时,国务院批准成立长江口及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下称“长江太湖领导小组”),组长由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负责人王林兼任。

  朱承中,原长江太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领导小组成员有上海市副市长,江苏、浙江各一位副省长,以及水电部、环保总局、农业部、国家计委、建设部、交通部等部委的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每年只开一次或两次会,治太规划主要问题都由领导小组通过,“领导小组权威性很高,沟通效率也就很高。”

  1987年,国务院下令,所有非国务院常设机构一律取消,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和长江太湖领导小组都被取消了,之后组建了太湖局。

  此次,水利部选择太湖流域作为新机制的试点,有水利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是因为太湖流域范围在七大流域中最小,经济最发达。有些问题,其他地方没有发生,太湖流域已经出现了。在解决问题的办法上、观念和资金上都有更好的支撑。”

  上述专家介绍,除了作为协调平台,太管委还将进一步增强太湖局在水质、水污染方面的管理职能。

  以往,水利部门的侧重点都是在防洪防涝。如今,防洪仍将是重点,但水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一期治太工程启动时,太湖湖面污染只是1%。从2002年的数据来看,如果不从长江调水,太湖86%的湖面都要被污染了。”黄宣伟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8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