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攻 发自济南
“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渤海新区开发开放。”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表明,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已经由地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十一五”期间,天津滨海新区将与长三角的上海浦东新区、珠三角的深圳经济特区一样,肩负起区域经济发展龙头的重任。这个区域,就是环渤海经济圈。
然而作为2005年中国GDP位列第二的省份,环渤海经济圈的东南一翼,以青岛为首的山东省,将会向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京津唐地区发起有力的挑战。
山东人的“沉默”
两会期间,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代表都对环渤海经济圈的未来表现出热忱。
11日,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皮黔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滨海新区要做环渤海经济圈领头羊。”河北省省长季允石也在两会期间指出:“河北省历来是环渤海经济圈的发起者、参与者、推动者。无论是京津冀也好还是环渤海也好,我们始终是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
不过,相对天津、河北,甚至内蒙古等省市的代表委员对“环渤海经济圈”的热衷,山东代表在两会期间未对这一话题发表更多的看法。山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谈及“环渤海经济圈”时,更多是着眼于本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而对天津滨海新区的“龙头作用”,山东省的代表委员更是缄口不言。
“山东有‘半岛城市群’,有‘半岛制造业基地’。虽然这些概念不像滨海新区那样明确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但山东人对自己的发展战略更为关爱。对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天津滨海新区这一‘龙头’,觉得遥不可及。”山东省一位经济专家近日表示。
对于皮黔生提出到2010年滨海新区的GDP要达到3200亿元;青岛在该市“十一五”规划中亦提出2010年GDP要达到4800亿元的目标,该数字还是建立在青岛对其未来5年经济增长率13%保守估计基础上,而2005年青岛GDP增幅为16.5%。
虽然,用滨海“区”和青岛“市”比较有失偏颇,但关于环渤海经济圈中,谁来当龙头的问题,环渤海经济圈的各个省市都有自己的盘算,并不认同滨海新区发挥的独一无二作用。山东的半岛城市群,尤其是青岛、烟台、威海地区将是其有力的竞争者。
半岛城市群发力
以滨海新区为龙头的京津冀经济圈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时候,山东在此之前提出了“第三极”概念,并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
去年4月公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要将半岛城市群打造成为:“环黄海经济圈重要的国际化都市群和面向日韩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形成带动全省、服务黄河流域的龙头区域,和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全国开放程度最大、发展活力最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增长极。”
“现在,中国公认有两个经济增长极,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山东规划半岛城市群,虽然慎提争取‘第三极’,但是其实目标是很明确的。”山东省发改委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按照山东省的“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半岛城市群区域的8个市生产总值将达到2万亿元。在未来5年内,山东省预计总投资也将达到2万亿元,“为打造制造业强省”,这笔投资的绝大部分将针对半岛城市群区域。
事实上,山东省对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方面都给予了政策倾斜。其中,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半岛城市群的路网密度将力争赶超京津。
目前,山东省正在积极推进济南-青岛铁路客运专用线建设。济南到青岛的第二条高速公路也已经开工建设。同时,山东省已经决定建设青烟威城际间轨道交通,三市将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大密度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为了促进半岛城市群的一体化。山东省发改委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半岛城市群的定位是形成国际化都市群。到2010年,该区域内8个地级市都要达到大城市以上规模,其中济南和青岛要朝着超大型、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烟台市要跨进特大城市行列。这种情况下,加强半岛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设施建设,实现半岛一体化十分迫切。”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港口建设“十一五”期间也会加大动作,“十一五”末,山东省沿海港口要完成投资530亿元,力争完成580亿元,打造青岛、烟台、日照3个亿吨港口,使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6.2亿吨。到2010年,沿海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要由2004年的3.05亿吨增长到6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年吞吐量由581万标箱增长到1350万标箱,实现港口吞吐量比2004年翻一番。
“山东的经济总量非常庞大,去年GDP是18468亿元,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位。对这样一个身躯庞大、发展迅速的‘增长极’,谁也不能忽视。”山东上述经济专家这样告诉本报记者。
“大青岛”力争龙头
如果说山东省有望成为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增长极,那么青岛就是该增长极的龙头,其也提出了类似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目标,即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发挥主导作用。
前不久,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在谈到青岛市远期目标时表示,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发展区域,长江三角洲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发展区域,而环渤海区域各地区的发展势头都十分强劲,目前还难分高下。如果青岛不能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就不会在环渤海地区占据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导地位。
港口是青岛市的一个建设重点。青岛港集团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十一五”期间,青岛港的吞吐量要年均增长8%,“十一五”末力争达到2.6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100万标箱,力争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前五强,全面建成我国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
引人注目的是,在“十一五”期间,青岛市争取将胶南、即墨、胶州撤市划区,这将大大扩展城区规划面积。现在,青岛市的城区面积是1102平方公里,而上述三市的面积有近4900平方公里,将大大拓展青岛城区的发展空间。
应该说,杜世成“难分高下”的判断,已经把天津滨海新区以及大连等城市纳入了竞争对手的行列,彰显了青岛市争取在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