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燕 监事两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 01:1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国资监管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本报记者 司宇宁 合肥报道 “这和我理解中的监事,是两码事。”性格直爽的江燕,开场白是如此直接。 46岁的江燕是安徽省国资委第四监事会主席,作为安徽国资系统最为忙碌的人士之一,江的感慨,让记者多少有些意外。 但这是她两年监事生涯的真实写照。安徽省国资委成立两年以来,江燕发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如此重要,而又是如此微妙,甚至有时候很尴尬。 从稽查特派员到监事会主席 四年以前,江燕是安徽省政府稽查特派员公署中的一名稽查特派员。2002年,稽查特派员公署被并到安徽省委企业工委,江燕的身份并没有发生变化。 2003年年初,安徽在原国有企业稽查特派员制度的基础上成立省属企业监事会,江燕凭着出色的成绩,被安徽省政府任命为第四监事会主席,仍然属于省委企业工委管辖。 2004年5月,安徽省把企业工委、经贸委和财政厅的一部分职能集中起来,组建国资委。后者也因此成了一个集人、事、产权于一身的真正管理者。 江燕的日子骤然忙碌起来。她领导的第四监事会目前有四个专职监事。监管对象有马钢、铜陵有色、安徽皖维集团、安徽军工集团等六七个大型企业集团。他(她)们的任务,就是对这些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进行监督。 但江燕常常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其中一个原因是,人手太少,而监管对象都是规模庞大的企业集团。比如马钢,光子公司就有数十家。 这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颇为棘手的难题,就是对监管对象的知情权与监督权严重脱离。她到企业行使监督权,到企业去调一些有关财务、资产状况和经营管理的资料,基本上靠的都是在企业各母公司或子公司设立的联络员。企业庞大,事情又多,她根本无法对企业进行“经常性的监督。” “这些联络员提供的资料是否真实、全面,也很难一下子知晓。”安徽省国资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职监事证实江燕的焦灼。 而更让江燕尴尬的是,每次到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年度检查什么的,企业都会把她当客人一样看待,“迎来送往的”,很是别扭。显然,企业领导们把他(她们)当作了地位特殊的“国家干部”。 上述没有透露姓名的专职监事也深有感触。“实际上,企业大多都有自己的内部监事,我们这些外派监事,功能基本上都被边缘化了。”“外部监事会基本丧失了对企业的实际监管作用。” “我不是很看好这种监管模式。”江燕也坦然说。她提出了自己的构想,要把政府外派的专职监事、兼职监事与职工监事一起,组成企业的内部监事会。 稽查特派员侧重于事后监督,而监事会侧重于过程监督,“不这样做,你无法做到经常性的过程监督。” 安徽省国资委另一位人士也认为,目前的外派监事,基本上参照了稽查特派员相关的暂行条例,与《公司法》相关的监事会有明显冲突。“可能是国资委管的事太多,无法把每个东西都做细。” 行走在国资委的不断定位中 目前,安徽省国资委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安徽省政府一位高层告诉本报记者,十几天前,国资委主任杨振超、副主任吴久会、刘德华、张德山等人悉数来到新成立的安徽省经济委员会(经委),分别担任主任、副主任。 安徽省政府高层透露,新经委吸纳、整合了原中小企业发展局的全部职能、发改委的部分职能以及国资委的部分职能。但其仍然与国资委一起在位于合肥市屯溪路306号的金安大厦办公。 新经委的成立意味着,国资委承担的一些职能要划到经委那边去,要对自己进行一次重新定位。 而实际上,与全国各地方国资委乃至国务院国资委一样,挂牌这几年,安徽省国资委一直在不断定位中摸索、调整。 这也给江燕们带来了不少困惑。这种困惑就像国研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所言,地方党政系统常常把国资委当作国有企业的归口管理部门和贯彻政府指令的“漏斗”。更何况,就像安徽省国资委对自身功能描述的那样,须“承办本级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国资委定位的不明晰及其引起的管控模式问题,也让江燕们无法把最大的精力放在对企业的监管上。而作为一名监事会主席,江燕也一直在思考国资委的定位问题。安徽省政府高层也认为,正由于国资委没有真正脱离过政府的行政管理,使得国资委在履行出资人的身份时,“没有渠道、没有抓手”。 她还说,国资委的人员基本上 “都是公务员”,所以,他们的工作习惯是行使公共行政权力而不是出资人权利,他们可以参照的机构不是出资人机构而是公共行政机关。 而在思考的同时,江燕正在想着如何构建一个更合理的监管模式,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扎实,更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