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 10:30 云南日报 | |||||||||
春雨滋润风花雪月之大地,瑞雪装点苍山秀峰。 冒着今年的第一场春雨,我们来到滇西汽车城——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厂区门口“不苦不累不是力帆骏马人,不乐不富谁做力帆骏马人”的标语,展示了企业精神,一辆辆刚下线的汽车正驶出大门。占地470多亩的厂区里,厂房排列井然有序,生产车间宽敞整洁。据公司销售人员介绍,2005年,公司生产汽车12077辆,拖拉机25706辆,产品已远销
力帆骏马只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2005年,大理州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65.0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2.08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26%、96.8%。全州年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从2004年的1家增加到3家,形成了滇西水泥厂、鹤庆锰矿厂、下关沱茶厂等10多家年产值上亿元的产业骨干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2户,在这片风花雪月之地,叫响了“工业强州”的强音。 南诏故地,“玉洱银苍”的胜景,曾让多少游客流连忘返,旅游让大理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认识了大理。但是,大理州自“八五”以后在全省的工业发展位次一直逐步后退。面对曲靖、红河、文山等州市的工业崛起,大理州委、州政府在“十五”期间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提出了“工业强州”发展战略,把工作重心转到工业经济的发展上来。明确提出了以大理、祥云、鹤庆、漾濞、剑川五个县市为建设重点;以扶持新兴产业的高速成长为突破口,努力培育烟草、电力、建材、生物及优势农产品加工、冶金、机械六大支柱产业;推进行业和资源整合,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龙头骨干企业与强势企业合作,推动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的措施,并与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子。 为下好工业这盘棋,2002年,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大理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意见》和《大理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政策规定》,同时配套出台了12个相关文件。按照“抓大放小”和“以退保进、以放促活”战略,实施“六抓四结合”、“两终止一退出”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验收。同时,在全省第一家成立了产权交易中心,对所有国有资产处置都实行公开拍卖,不但弥补了近4亿元的国有企业职工安置资金缺口,还创收1.7亿元,明晰了企业的产权和职工的身份,实现了企业“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的目标。现在,该州深化国企改革成果已经变成全省的验收标准,其产权交易的阳光操作模式被有关部门在全省大力推广,大理州产权交易中心还成为云南省产权交易中心的股东之一。 成立了州、县(市)融资担保公司,拓宽投融资渠道,让“好资金”搭上“好项目”。改革,为企业的发展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002年,新希望集团入驻大理,成功组建新希望邓川蝶泉乳业,激活了有千年养殖奶牛历史的乳业,如今企业每年直接支付奶农奶款达1.2亿元,仅一个企业就带动了15万从业人员。至2005年底,全州奶牛存栏达9.4万头,鲜奶产量17.84万吨。规范的招商引资模式,使新希望蝶泉乳业成为大理州招商引资的“新标杆”,促进和引导了娃哈哈、力帆、东亚乳业、嘉士伯等大企业纷纷抢滩大理,通过引进、整合、消化、吸收,使大企业、大集团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网络优势得到发挥。大理传统的乳品、梅果、大蒜、核桃等优势农产品,通过加工,远销省内外,建立起一批市场网络+公司+基地+农户的综合性、产业化的经营集团。全州5年引进555个项目,到位资金45.58亿元,进出口总额达14581万美元。工业园区建设为工业企业筑好“家”,州、县(市)的主要领导都与重点企业“一对一”挂钩,全州16个工业园区都配齐了“家长”,责任到人,做到“大事有人管,小事有人办”,让企业“放心抓生产”。90只“金凤凰”选中了工业园区的“梧桐树”,橡塑城、水泥城、矿冶城、汽车城年产出45亿工业总产值的“金蛋蛋”,同比增长53.5%。 在风花雪月之地发展工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坚持做到发展和环保并重的科学发展。这是大理工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祥云飞龙是全国10大冶锌企业之一,在一次次发展与环保的矛盾中被“逼上梁山”,“逼”出了“石灰中和法与‘反渗透’水处理工艺”、“低品位氧化锌矿浸出工艺”、“电锌净化渣生产硫酸锌”等多项全国领先的技术,企业实现零排放,每年回收400多吨锌,创效益300多万元。祥云县县长杨建华说:“抓工业化,我们不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要让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及产业之间实现循环”。大理州关停了几百家“五小”企业,扶持大企业发展循环生产,做到一个企业建一个专业污水处理场,减少污染面。水泥是大理的传统建材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全州17家水泥厂旋窑水平达70%,工艺技术先进的旋窑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和全省30%的平均水平,产品实现零库存。 如今,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环保型工厂、发展壮大的产业群,正推动大理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集约型和循环型转变。现在,大理州已初步形成有娃哈哈、嘉士伯、新希望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安营扎寨”,剑川木雕厂、三江冶炼厂等本土企业强势崛起,烟草业、建材业、优势生物资源开发、矿冶业、以汽车制造为主的机械产业、电力产业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大理市、祥云县为主体,其余县份为两翼的“大工业”格局。 随着“工业意识”的不断增强,一直以“风花雪月”作为地方名片的苍洱大地上响起了新型工业化的春雷,刚刚过去的“十五”时期,是大理州工业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最近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又以更坚决的态度和更坚定的信心,再拨“工业强州”的琴弦,打算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进一步优化环境,把工业园(小)区建设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技术创新的平台;进一步完善担保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大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以企业为主体,强化科技的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知名度;全面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着力培植一批产值上亿元、几十亿元的大而强的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把工业建成富民强州的最大产业。 记者 何侃 段培灿 刘流 李银发(云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