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争霸金融中心愈演愈烈 京沪优惠政策比肩出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 10:20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记者  洛涛 

  记者近日从北京金融街服务中心获悉,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加拿大皇家银行和瑞士银行等多家外资金融巨头即将入驻北京金融街。这是《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实施细则》出台以来,首批被吸引到金融街来的国际知名金融机构。

  近年来,随着北京促进金融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使北京金融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发展环境与上海的差距正在急剧缩小。业内人士认为,一旦北京与上海的距离拉平,必然打破目前两个城市间现有的金融格局,两地新一轮金融中心争夺战将更加激烈。

  陆家嘴让北京感受到了极大的危机

  京沪金融中心之争由来已久。2001年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30.2亿元,在GDP中的比重达到15.3%,2002年达到485亿元,占GDP15.5%。就在同时,不少金融机构的总部开始快速迁出北京,安居上海陆家嘴。

  2003年5月19日,嘉实基金管理公司正式离开北京迁往上海,至此,曾经选择北京的8家基金管理公司只剩下一家在京。业内人士对北京资本市场上的交易情况也开始担忧起来。当时在北京由实业界人士控制的300多家上市公司中,只有30余家在北京实施运营。

  北京党政高层和金融机构深刻地感到,与国内其他金融发达地区相比,北京在加快金融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北京金融企业的竞争力。

  2005年2月7日,北京市发改委、财政局、地税局和人事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这被视为北京市将建设金融中心、大力吸引金融机构入驻的明确信号。

  “金融立市”:北京在战略高地争夺

  2003年,北京市政府交给中国博士后特华科研工作站和北京特华财经研究所一项课题任务,这份《首都金融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了北京市应当确立“金融立市”的指导思想,确立“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目标。

  此时的上海,正面临着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削弱的危机。资料显示,上海金融业在2000年至2003年连续几年出现了低速增长迹象。保险业增长贡献率从1990年的14.8%,下降到1995年的3.7%,再上升到2000年的21.5%,又回落到2002年的0.3%。这使上海金融保险业在GDP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6.7%逐步下降到2003年的10.1%,与“十五”计划中提出的18%要求相去甚远。

  而北京却风头正劲。2005年,华夏证券和北京证券重组,北京银行和华夏银行都引进了外资金融巨头作为第一大股东,并组建了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华夏基金和北国投的市属国有股权也将逐步实现战略性退出。

  “不断优化首都金融发展环境,积极支持金融机构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着力推动产权交易和风险资本市场发展。”这是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2006年1月14日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后北京金融环境建设的总的指导方针。不难看出这位出身金融界市长的雄心壮志,就是要把北京建成全国的“金融中心”。

  北京似乎不给对手以喘息的机会,接二连三地出台优惠政策。2006年1月19日,北京市五个委局对外发布了《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的出台意味着落户北京的金融机构及相关人员可以获得税收减免、资金补助、购租房补贴、进京户口、子女入学等多项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了。

  政策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几年前从北京“出走”的一些证券和基金公司纷纷开始打算将总部迁回北京。即将在北京金融街开业的加拿大皇家银行北京分行行长陈林龙说,北京对金融产业的扶植政策很具体实在,特别是解决员工户口和子女入学问题的政策很富有人情味。

  去年以来,一些金融机构总部“回流”北京的现象开始频繁起来。2005年有10家保险公司的总部注册在北京,注册总资本高达49亿元。

  “金融霸盘”争夺愈演愈烈

  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度极高的国际大都市,向来把建立金融中心作为自己的目标。

  早在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上海浦东新区鼓励外商投资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工商统一税的规定》。规定在浦东新区开办的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分行、中外合资银行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外国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分行由总行投入的营运资金超过1000万美元、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其营业所得按15%缴纳企业所得税,并从开始赢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和第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此外,还对新设金融机构注册、子女入学、升学,员工因公出入境等方面作了非常细致周到的安排。

  目前,上海已形成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上海黄金交易所在内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已成为我国中外资金融机构的最大聚集地,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的市场体系雏形已经形成。

  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上海市政府坚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优化金融投资环境,推进金融领域对外开放,逐步走向国际化;二是全面实施人才兴“金”战略,继续做大上海金融市场规模。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自然甘居后。虽然北京在新的城市功能定位中不再提“经济中心”一说,但北京在角逐金融中心的竞争中一刻也没停歇过。

  在北京市出台的《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有多项扶植金融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如对在京新设立或新迁入京的金融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根据注册资本的多少,最高补助为1000万元;对在京注册的金融企业购买办公用房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租用办公用房的,实行三年租金补贴。该规定在金融街试点,由西城区政府负责执行。

  据北京市国资委副主任霍学文介绍,截至2004年末,北京市的金融业法人单位共有677个,从业人员达15万人;全市金融资产达到14.1万亿元,占当年全市总资产21.7万亿元的65.2%,占当年全国金融总资产32万亿元的44%。此外,2004年,北京金融业增加值达598.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0%,这在全国是最高的。金融产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和支柱产业。

  金融人士分析,随着

北京奥运会和
上海世博会
的临近,京沪“金融霸盘”争夺战将愈演愈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47,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