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烟台中粮的农业产业化实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 03:49 中国经济周刊

  农业经济如何实现良性发展,农民如何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失地农民如何实现身份转变,烟台中粮的实践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经验,一些思考。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亮/山东报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企业应该有所作为。”3月5日,原中粮长城葡萄酒(烟台)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中粮”)总经理、现中粮南王山谷君顶酒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云昌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从“新农村”打开了话题,“烟台中粮积极配合政府,开展“政企合作”,争取用2年的时间,为烟台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模式:建立工农利益共同体

  南王山谷君顶酒庄是由烟台中粮投资筹建的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研发生产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开发项目。陈云昌所说的就是围绕酒庄建设而实行的一项雄心勃勃的村庄搬迁计划:“(我们)计划合并(南王山谷)周围13个村庄,第1批合并5个,400多户2000口人,(2006年)年底搬迁完毕;第2批,到2007年年底完成搬迁。”

  对于搬迁的农民,烟台中粮除了提供设施齐备的新居、安家费之外,还提供了400个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搬迁家庭都有1个就业机会。此外,对于没有收入的农户给予30年“低保”:女性每年1200元,男性每年2400元,确保农民不会有生存之虞。

  “租用农民的土地,就要解决好农民的长期生存问题。”陈云昌说。

  事实上,因为公司的生产原料——葡萄直接来源于农业,烟台中粮关于农业产业化的试验早在2001年就开始了。

  陈云昌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烟台中粮摸索了一套 “公司+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庄园经营”模式,将公司和农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具体操作分为两种,一种是“一体化样板基地”:公司组织1100家农户和乡镇技术人员自愿连为一体,成立 “酿酒葡萄生产合作社”,对土地进行合作开发。公司直接与农户签订土地使用权合同,向农民支付土地使用费;公司和合作社签订基地管理合同,由合作社按照公司的标准搞好基地的生产管理;第二种是“紧密型生产基地”:由合作社肩挑两头,一头联公司,一头联3000多家农户。公司通过合作社下达生产计划,签订合同,强化订单农业,合作社按照公司的统一标准向农户提供苗木、化肥、农药和生产技术等,搞好生产环节的管理和服务;由合作社根据合同要求,收购农户的合格产品。

  “庄园模式”给农民提供了3种收入来源:一是土地使用费,在土地使用权合同中给予了明确的保障;二是劳务收入,即农户在葡萄庄园的劳动所得;三是超产超质奖金。

  为了避免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给双方利益造成损害,烟台中粮与农户共同建立了风险基金:公司把销售收入的0.5%拿出来作为企业的风险基金,而农民每耕种一亩土地,也要拿出60元作为风险抵押金与企业共担风险。企业和农户之间的订单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这种订单不是传统的简单订单农业,而是根据每一个种植户基地的土壤和环境等的不同来确定所要种植的品种和数量,并按照要求使用优质的农药和肥料,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根本上的保证。此外,公司还在技术和信息上给予农民最大的支持,在价格上给予农民利益的保障,从而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建立起了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算式:农民企业双赢

  葡萄庄园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了本地酿酒葡萄种植业的产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也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陈云昌为《中国经济周刊》算了这样一笔帐:烟台中粮每年每亩土地向农民提供的土地使用费为420元(以后每3年增加40元),劳务费750元,如果葡萄超产超质,每亩土地还可得到200-300元奖金。如此,每亩土地农户的年收入可达1300元。这些收入公司每年分4次打入农户的帐户,农民已经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产业工人。

  蓬莱市南王镇磕刘二村是一个因贫穷而村民外迁仅剩有26户人家的小村,土地瘠薄,2001年以前每亩土地竞价5元还无人耕种,人均纯收入不足1200元。烟台中粮在该村建设基地后,全村200亩耕地全部种上了酿酒葡萄,户户变成葡萄种植专业户,2001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4700元,2002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5200元,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另一方面,产业化发展也有效降低了葡萄原料的生产成本,“对于烟台中粮,每亩土地的经营成本大约1800元,按照正常年份,每亩可收获优质葡萄1000-1500公斤,按照同比品种比从市场上收购可以降低成本50%,而且有可靠的质量保障,这一切都是构成烟台中粮强大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陈云昌补充。

  “我们和农民共同发展,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作为山东省人大代表陈云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烟台长城葡萄庄园带给农民的不仅仅是一份更多的收入,一种角色的转变,更多的是一种意识的变革和与企业发展同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企业得到利益的同时,让农民兄弟也得到真正的实惠,使他们的身份得以真正意义上的转变;农业产业化的建立和发展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了核心竞争力,由此也将企业和农民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陈云昌说。

  谋略:产业化三部曲让土地增值

  对于一个葡萄酒生产企业来讲,敢于把土地定位为自己的立业之本,需要决策者有足够的胆魄和智慧。不仅需要投入巨资,更要从根本上解决如何提高农民积极性的问题,让农民把长城葡萄庄园当成自己的地来种。

  烟台中粮把自身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构想为三个阶段。在契约阶段,主要由公司帮助农民栽种优质葡萄(订单合作型基地);在共同体阶段,庄园由公司直接经营,农民变成工人(一体化样板型);而接下来,在一体化阶段,农民则可以用土地使用权入股,成为公司的股东,也就是“先让农民变成工人,再让农民变成股东”。

  “其实说到底,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长期、可持续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烟台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张广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借助产品品牌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