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铟价为何暴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 11:3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从市场的走势来看,铟价再度走高已成为必然。”2006年3月9日,一位来自深圳的贸易商告诉记者。 铟这种稀有金属自2001年以来,日渐成为小金属市场的明星,今年的国内外铟市场应该可能要用“价格预期更高,交易只觉清淡”来概括。
铟属于一种分散元素,在地壳中含量非常低,它是自然界最稀少、最不易形成独立矿物的元素之一。与此同时,铟的用途越来越广,除了应用于原子能工业中,还在电子软件、通信器材等方面不可或缺,钿锡氧化物(ITO)更是液晶显示器的关键性材料。 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首席教授唐谟堂介绍说,中国是世界铟资源和产铟大国,最近几年中国的铟产量超过了全球产量50%,而铟矿目前主要来自广西南丹。 19世纪90年代末,全球IT等高技术产业泡沫破裂,铟价曾经持续多年下跌,最终跌破生产成本价。同时,中国广西高铟矿田的开发和铟产量进入高增长期,铟出口泛滥,低价竞销造成国际市场供应大量过剩。 但2001年广西南丹龙泉矿区发生“7·17矿难”后,国内铟矿产量大幅下降,再加上法国欧洲金属公司旗下诺德冶炼厂的关闭,更加剧了国际市场铟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 “由于全球LCD监视器及LCD电视对铟需求急速增加,预估全球铟的年需求量逾400吨,但实际供应量不足300吨,再生铟产量亦仅有约30吨,预计到2006年全球铟需求量将达568吨,而供应量却不到400吨,供需缺口持续扩大。”一位市场分析师指出。 “目前炼铟分两种,即原生铟和再生铟,原生铟主要来自矿产,再生铟则是废弃金属回收后的冶炼,但再生铟占的总量不大。”唐谟堂介绍说。 一位家电产业分析师表示,LCD制造商并不担忧铟价格上涨,最大的忧虑是在于铟原料无法持续供应,因为该原料是无法取代的。 从外电报道分析看,生产商和贸易商当下的心态和市场策略有所不同。生产商目前最着急的是原料,手中有货不愁卖,惜售心理一直比较强。贸易商抱怨的则是供应商不履行合同,在他们看来,价格倒是其次的问题,供应没有保证最难受。 据了解,自从2001年广西南丹矿区事故之后,全球铟的原料供应一直不太乐观,在广西南丹高铟矿恢复开发以前,原料紧张是不争的事实。但南丹矿区要恢复生产,还有许多复杂的工作要做,而且其恢复后的生产规模,与关闭前将不能相提并论,因此,2006年该地区能不能恢复铟生产,现在还是很大的疑问。 除南丹矿区外,由镉污染引发的环保事件,导致广东韶关地区十几家冶炼厂全部停产,估计涉及到的铟产能在100吨左右(包括韶关冶炼厂)。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些停产的冶炼厂中,只有3家冶炼厂环保条件比较好,也许经过治理整顿后可以恢复生产,其他大部分小冶炼厂则面临永久性关闭,或者转移到其他地区。 株洲冶炼厂从2004年9月份开始由于原料品位下降,精铟月产量也在下滑,目前也因环保问题处于停产状态。一些粗铟主产区的中小型铟企业,如韶关、株洲、永兴等地的企业,因不同程度地受到环保整顿,造成间断性停产。柳州地区精铟厂和粗铟厂因受到精矿不足和电力紧缺的双重打击,开工率只有正常状态下的50%。 这几年,在原料供应紧张和价格回升的刺激下,铟生产技术得到了改进,原料来源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钢厂、铜冶炼渣、铅冶炼渣等,都开始成为提炼铟的原料。但是,这对全世界对铟需求的快速增长,还是显得微不足道。 (朱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