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今年油价仍将在高位上运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 18:19 赢周刊

  在2005年12月,国际市场对于2006年的油价下跌曾抱有一丝希望,因为当时不到60美元/桶的油价看起来会持续下去。但现在看来,这个希望越来越渺茫了。进入2006年至今才一个多月,国际油价显示了强劲上升的趋势。刺激油价上涨的直接因素是地缘政治问题。两个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尼日利亚和伊朗都出现了问题:前者出现了政治骚乱,导致石油产量减少;而伊朗则很可能因为布什政府决心对其核计划实行制裁,引发石油出口出现问题。从最新情况看,美国抑制伊朗核计划的立场毫无改变,俄罗斯与中国的立场则开始转变,在将伊朗核
问题提交安理会讨论的态度上与美国趋于一致。虽然伊朗还没有关闭外交谈判大门,但已强硬警告,若核问题被提交至安理会,他们将停止通过外交谈判解决问题的努力。很难相信,伊朗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争吵会在短期内停止,这意味着,伊朗核问题将为2006年国际石油市场投下巨大的阴影。一向被人指责的“金融石油玩家”,今年会不会减少“狙击”石油期货?这种可能性也不现实。索罗斯和一些大的对冲基金,已表示看高今年的油价。在纽约和伦敦的石油期货市场,一些所谓“非商业交易商”,包括对冲基金和其他的“非商业交易商”增加了13467个长期原油合同,并且减少了一些短期合同。不过,“金融石油玩家”仍然热衷短期合同,一些市场研究认为,如果地缘政治对油价保持看涨,剩下的短期合同将寻找“出路”,这对油价上升将产生进一步的支持。对于近期油价上涨,市场人士称,“明显地有许多基金在购买”。对于中国市场而言,我们要提醒的是,不要对2006年的油价过于乐观,做好准备迎接比2005年更高的油价,以及随之而来的其他价格上涨压力,才是一种更为现实的规避风险的态度。

  外资控股中小银行将是下阶段热点

  中国的银行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国有大银行的改革虽然是主体,但中小型银行的改革也极其重要。对两大类银行的改革来说,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向外资开放,引进外资入股。不过,在两类银行的开放中,参与方的兴奋点完全不同。对于大型银行来说,外资不可能控股,中国政府也不会让外资控股,因此外资入股除了入股比例之外,更多的是在入股的价格。分管金融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日前强调:“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中,必须坚持国家绝对控股地位,确保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这一表态明确了国有商业银行不可能让外资控股的底线。但保持国家控股是否适用于中小型银行呢?国务院领导的表态恰恰区别了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型股份制银行在改革底线上的差别,由于中小型银行的改革问题不涉及国家经济与金融安全,因此让外资控股不存在限制问题。因此,对于中小型银行来说,由于存在外资成为单一大股东甚至控股股东的可能,外资的兴奋点则在于入股比例。事实上,在2005年,银监会官员已不止一次地表示将放开外资在中资银行的持股比例上限,称已经列入监管机构的议事日程。据当前情况,目前,金融监管层对外资入股国内银行的政策尺度已基本有了定论。据了解,来自金融高层官员的想法是,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外,其他中小型商业银行都鼓励外资进入,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外资对中小型银行控股。在引入外资的策略上,也就是向外资银行出售股权(控股权)的策略上,有关部门可能采取的做法是:先卖“烂”的(即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差的银行),后卖“好”的。如果按这个标准来衡量,现在已卖的或正在卖的中小型银行,相信是经过选择和排队的。这一安排的意图很明显:要控股可以,先要帮着解决国内麻烦最大的银行。

  国资委从未停止产权改革步伐

  对于国资委近期政策的反复,有人指出这是其政策摇摆不知所从的一个表现,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上月,国资委突然放开“国企改制企业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持股”,引起了外间的广泛关注,国资委先是放行大型国企产权改革,被媒体解读为大型国企MBO解禁,随后国资委马上发出声音对此进行纠正,认为“意见被外界误读了,国资委对管理层持股从来就没有禁止的说法,只是去年下文对国企管理层收购作了限制。这次《规范意见》只是进一步规范了国企改革的路径,提出管理层增量持股的新做法。”最近,国资委在一份措辞严厉的文件中明确表示:“不论发生在什么时间、不论责任人是否离职都要严肃追究,并予以相应处罚;对历史遗留的资产损失问题要查明原因,认定事实,分清责任;对新发生的资产损失,更要严格责任认定,依法依纪依规实施责任追究,确保责任追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又对国资流失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从表面上看,国资委的政策反复无定,让人捉摸不透,实际上,国企改革的主要文件是国资委分别于2003年11月和12月颁发的“96号文”和“3号令”,即《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基本上对国企改革做了总体安排。然而,随着2004年8月国资流失大争论掀起,多家企业的管理层收购备受争议,国资委对管理层收购收紧口风。2005年4月14日,国资委、财政部公布《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禁止大型国企向管理层转让产权,但放行中小企业MBO。但在实践层面,各地从没停止产权改革步伐,大型国企产权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

  美国股市正逐步接纳中国民企

  2005年,通过反向收购上市然后转板的中国企业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宠儿,甚至一些企业还在美国柜台交易市场(OTCBB)融到了资金,一举洗刷了“美国OTCBB市场融不到钱”的观念。2005年美国资本市场上,中国的民营企业有众多的IPO和RTO(买壳上市)企业齐头并进,各显神通,在美国一共诞生了17家中国概念股的主板企业,其中10家是IPO上市,7家是从二板市场买壳上市后再晋升到主板市场的。通过反向收购上市然后转板的企业,它们虽然没有“百度、尚德太阳能或者分众传媒”IPO企业那样的知名度,但是这批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也不折不扣地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正规军和中国概念股资本市场的宠儿,在华尔街扬眉吐气。这7家企业分别是科通、中国节能、三乐源、天狮、飞鹤乳业、博迪森和东方信联。而其融资额度则从1200万~8000万美元不等,多融到资的中国企业在上市后交投量还很少,他们硬是凭着自己的实力、概念或者PE值(利润收益率)得到了基金的青睐,某种原因是有一批投中长线的美国私募基金也经受不了市场的诱惑,也加入到投资OTCBB中国企业的行列当中来了。据了解,美国本土企业的成长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基金的胃口了,而中国企业成长壮大的速度正好满足了很多美国基金的需求。

  民营资本可能将与数字电视绝缘

  作为新兴媒体的数字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其巨大的市场前景便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但广电系统外的资金想投资进入、以求未来分得一杯羹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2003年11月广电总局印发的《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中,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境内资本获准进入数字电视领域的运营,资本第一次有了正大光明的进入数字电视领域的可能。在广电总局随后的《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直接提出投融资渠道的指导性意见,旨在逐步加大广播影视市场的开放力度,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同时《意见》指出,吸收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应该是在确保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这种控股在以后的政策阐释中被进一步界定为国有资本要不少于51%的股权,非公有资本所拥有的股权不能超过49%。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数字电视发展得到充足的资金、投资者有利可图,又能保证广电系统不失去控制权。但在2004年6月7日国家广电总局在其印发的《关于推进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运营产业化的意见》,开始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吸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金,并同时进一步强调广电部门要保持控股地位和实际控制力。这时候,民营资本的准入开始变得模糊起来。2005年8月8日,由新华社刊发的《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中更是明文规定,非公有资本不得经营报刊版面、广播电视频率频道和时段栏目。最近传出的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民营资本严禁进入付费电视运营领域的消息,让原本紧缩的融资政策干脆完全封了口,颇有些滴水不能漏的味道。

  警惕投资吃了社会服务的粮

  中国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偏高,将成为未来和谐发展的一股阻力。日前世界银行在北京举行了最新《中国经济季报》发布会,指出中国内需正在代替出口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报告在分析了中共中央关于“

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后认为,建议预示着转向更加平衡的增长,更加重视环境和收入分配。然而,虽然地方政府领导人的讲话与国家大目标是一致的,但地方的增长目标仍然很高。为了实现高增长率,地方政府支出有可能继续投向投资,而不是用于建立
和谐社会
和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服务。在今后5年使经济的
能源
密集度降低20%的目标是非常艰巨的,而且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颁布的产业政策(而不是定价政策)引起了一些担心。中国出口在经历了增长率(用美元计算)超过30%的3年高速增长期之后,似乎正在走上适度增长的轨道。中国商品出口增长率(用美元计算)从2005年第一季度的35%下降到第四季度的25%。同时,由于内需增长,商品进口增长率则从第一季度的12%上升到第四季度的22%。去年呈现的这种趋势并不是暂时的。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面,内需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不是出口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2006年,中国进口增长速度将高于出口增长速度,消费会带来更多的需求,也会带来更多的进口。

  (本栏内容由研究院情报分析中心提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