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提出的“两个并重”的要求,积极探索开展效益审计,取得初步成效。各级审计机关结合实际,一方面选择适合的项目开展效益审计,一方面普遍在项目审计中增加效益评价的内容,把效益作为主要评价尺度,客观评价资金使用效果,着重查处重大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2004至2005年,全省共对127个项目实施了效益审计。对全省27个利用外资具体执行项目效益情况、全省18户已进入还款期的利用外资项目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对全省高等院校
校区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开展了审计调查。审计和审计调查结果引起了省领导的高度关注。青岛市审计局探索效益审计的做法,审计署领导给予了较高评价,要求认真总结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
为认真落实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路子,2006年山东省审计机关将把效益审计作为一个重点,强化措施,突出抓好。坚持在真实、合法审计的基础上,把握关键环节,拓展效益审计,有效探索和总结开展效益审计的路子。
一是在所有审计项目中增加效益审计的内容。在真实合法审计的基础上关注资金使用效益,节约财政资金和减少损失浪费,并适当探索对一些设备、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力求从不同层面在效益审计上取得突破。
二是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开展专门的效益审计。今年全省审计计划安排,进一步加大了效益审计的比重,效益审计项目约占全部项目的60%。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党政领导关心、社会关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作为效益审计的主要对象,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对困难县乡财政扶持政策落实情况,三峡库区移民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情况,水利建设项目、利用外资项目还款期管理及效益情况、已完工世亚行贷款项目效益和还贷情况等进行审计或审计调查,从政策、法规的层面加强分析研究,促进资金使用和经济活动效益的最大化,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三是加强对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结合年度审计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效益审计专题研讨,对效益审计的组织方式、技术方法、评价体系以及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的模式等进行探索和实践,总结成果,初步建立规范的效益审计制度和办法,为效益审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四是加强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为推进效益审计提供人才支持。在继续强化经济、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培训的基础上,结合效益审计实践案例,加强对效益审计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学习培训,提高审计队伍素质,适应全方位开展效益审计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