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细述煤炭业反腐风暴缘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 02:28 第一财经日报 | |||||||||
去年3月19日,在山西朔州瓦斯爆炸事故后,山西省委书记对李毅中说:“事故背后可能存在腐败,有官商勾结等各种原因。”李毅中在随后处理类似的事故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之后,安监总局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组,调查了2个月,并总结了事故中腐败的形式“我们决定从清理纠正煤矿入股作为切入点,查出事故背后的腐败和事故背后的权钱交易、官商勾结问题。”直面太多次死亡的李毅中自此在煤炭行业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清理官煤勾结”的安监风暴
本报记者 侯利红 发自北京 2005年,在许多重大灾难的第一现场,我们都能看到一个人的身影。 他文质彬彬、和蔼可亲,可就在去年,61岁的他脾气日渐“火暴”,“狠话”更是不断。 在对黑心矿主和腐败官员切齿痛恨的同时,社会公众也记住了他凝重的面孔,记住了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记住了他两鬓逐渐增加的白发。 他就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局长李毅中。 昨日,在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推出的“两会”特别访谈节目现场,李毅中依然激情四射。在一个半小时的访谈过程中,他对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和即将采取的安全监管举措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现场和网友进行沟通。“最操劳的部长” 2005年的春节对李毅中来说很不寻常。 去年春节期间,辽宁阜新发生了建国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煤矿事故——孙家湾矿难,死亡214人。事故后不久,李毅中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 今年春节,他依然提心吊胆。 “这个春节我们坚守岗位,因为去年年底事故多发。”李毅中坦承,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但是他还是很担心春节期间会出现一些重大事故。“我和同事们都在岗位值班,不值班的时候也不敢离开电话机。” 李毅中的担忧最终还是发生了。年初一下午,河南林州的烟花爆竹厂发生爆炸;年初四,山西晋城一大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3人死亡。 “从这两个事故看,还是属于责任事故,还是管理方面的原因。”李毅中话语中的两个“还是”,深刻表明了他这1年多来面对数起事故的复杂心情:愤怒,悲痛…… 对昨天一名网友对他“最操劳的部长”的命名,李毅中非常感动。在感谢网友“友善的评价”之后,他说,因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多发,每当发生特大事故,“我们按照职责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对李毅中而言,正如他自己所说,安全生产没有轻松可言,劳累是必然的。 2005年,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的事故比上年增加了3起,其中煤矿领域发生58起。按照规定,凡是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安监总局的负责人要赶到现场组织抢险和进行事故调查。 “去年大概有10次赶到现场处理这种事故,我们要在第一时间赶到,连续作业。”去往事故现场的李毅中,不仅要查事故原因,而且要追究事故责任。 实际上,就在李毅中上任10天之后,他就不得不直面严峻的安全生产现状。 2005年3月9日,山西交城煤矿发生重大事故;3月19日,山西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细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72人死亡……此后,李毅中几乎日夜奔波于安徽、河北、新疆、广东、湖南等地的事故现场。 11月27日,在处理过松花江污染事件的当天,李毅中又不得不出现在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矿难现场零下12℃的严寒里,该次矿难事故导致171个人遇难。刚刚把黑龙江的矿难处理好,12月7日,河北唐山刘官屯煤矿又发生重大瓦斯事故,死亡168人。李毅中接到消息后连夜从北京赶往唐山,于凌晨2时许到达事故现场。 事实上,就在今年“两会”召开之前的几天,李毅中还在对贵州的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及春节后煤矿复产情况进行督察。 2月23日、24日两天时间里,李毅中对六盘水市等煤矿的健身房、矿灯房和瓦斯监控室等都仔细检查,并向当班职工询问情况,查看工作记录。24日下午,他又组织召开了贵州省省属国有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煤炭业“反腐风暴”缘起 “媒体老说李局长怒斥什么什么,但你想想在那种情况下,你怎么能面带笑容呢?”说起自己的“骂人”和“狠话”,李毅中的情绪变得格外激动。 对李毅中来说,矿难现场遇难家属们悲痛欲绝的表情让他每每看见,都几乎忍不住落泪。 他告诉记者,他看每一次遇难矿工的统计表,大多数都是20多岁或30多岁的年轻人,而这样一个人遇到矿难后,“这个家庭可能就失去了父亲,失去了孩子,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没有了”。 然而,在他无限悲痛的同时,他往往看到的,又是一些黑心矿主,“你问他问题,不讲老实话,有的甚至是满嘴瞎话,在那里编造欺骗。”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官员和工作人员,不负责任、失职渎职,甚至是徇私舞弊、官商勾结,“对这种违法、非法、无视生命、无视监管、无视国法的行为”,李毅中感到“深恶痛绝”。 李毅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自己的“怒斥”背景。 2005年12月7日16时许,河北唐山刘官屯煤矿的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导致百余人死亡。李毅中火速赶到现场时已近深夜。 来不及休息的李毅中立即把该煤矿的矿主和矿长找来,然而,对他一连问的5个问题,矿主们全是谎话应对。 “就在那种情况下,井下100多人,他这么坦然满嘴瞎话编。那天晚上我问他的问题没有一句实话。” 矿难不断,让李毅中开始思考,在安全生产上显然有明显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否则为什么重特大事故一再发生? 他认为,这里面既又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但是不少还是停留在口头、文件、会议上,并没有落实下去。从政府层面讲,也有一些地方对于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决定,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比如在关闭小煤矿的事情上,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拖延和回避关闭的,甚至是敷衍了事地走过场。还有一些部门,工作不落实、不到位,许多问题查了,但是没有去跟踪监管,还存在一些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客观方面讲,粗放的经济生产方式没有转变,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所以煤炭等生产资料需求过旺。而且我们的历史欠账比较多。 此外,事故背后的腐败等问题也都在限制安全生产工作的好转。 去年3月19日,在山西朔州瓦斯爆炸事故后,山西省委书记对李毅中说:“事故背后可能存在腐败,有官商勾结等各种原因。”李毅中在随后处理类似的事故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之后,安监总局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组,调查了2个月,并总结了事故中腐败的形式:入股煤矿,国家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也参股入股;自己去亲自办煤矿;发证机关权钱交易;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庇护非法行为;瞒报事故。 “我们决定从清理纠正煤矿入股作为切入点,查出事故背后的腐败和事故背后的权钱交易、官商勾结问题。”直面太多次死亡的李毅中自此在煤炭行业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清理官煤勾结”的安监风暴。4个指标考核安全生产 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5%,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5%。 李毅中介绍说,这两个指标是经过测算提出的,首先要把这个责任落实到安监总局的身上,再分解到其他地区和基层。 据介绍,安监总局从去年开始全面推进落实安全责任制,即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人负责制,同时建立安全生产的考核指标体系。 “这个体系已经搞了两年,今年和过去不同的就是加入了另外2个指标。”李毅中说,GDP死亡率,今年要再下降9.6%,这样每年下降,5年累计完成下降35%的指标。 李毅中透露,国务院对这两个指标已作出了回应,承诺按照人大提出的目标,在本届政府努力完成。 此外,安监总局今后将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使瓦斯爆炸等事故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争取3年左右解决小煤矿问题。 李毅中承认,在小煤矿的整顿关闭上,“和地方如何协调确实是个难题”。不过,经过调研和督察,“首先要真正做通地方基层干部的思想”。 李毅中介绍说,全国向社会承诺要关5243个不合格煤矿,现在已经关闭了3434个,占65.5%,还有1/3正在关。但是各省区市进展很不平衡,有些地方迟迟不落实,首要的原因就是思想问题没有解决。地方干部说了很多原因,比如说如果关闭了煤矿当地的GDP就上不去了,那些小业主就要闹事,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关闭了煤矿这些农民工就要失业了等等。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主次颠倒、本末倒置”了,因为“生命才是第一位的”。 “我们承诺的5243个不合格矿要关闭,到3月31日,每个省都要检查,大家决心都很大,而且有了具体措施。”李毅中表示。 记者手记 “一样的领带和决心” 2005年3月7日,李毅中曾到新华网就“安全生产”话题做过一期访谈节目。 时隔整整1年,李毅中又应邀到新华网做访谈,谈论的当然还是“安全生产”这一无法让人轻松的话题。 虽然约定的访谈时间是9时30分,但为避免迟到,李毅中8时10分就匆匆出了门。不到8时50分,他已经到了约定地点。 听说他要做访谈节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早已前往等候,希望能见到这位一直奔波在各个事故现场、屡屡为矿工生命安全“代言”的“大人物”。 没有想到的是,李毅中竟主动过来和记者握手。 意外之余,记者说:“李局长,我负责报道安全生产领域的新闻,今年元旦前我曾给您邮寄过一张贺卡,祝福今年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能够好转,希望您的心情能够稍稍轻松一些。您收到了吗?” 李毅中微笑着说“有印象”,并对记者长期关注安全生产表示感谢。 从各种媒体报道中呈现出来的李毅中,总是给人“作风硬朗、不苟言笑”的感觉,然而眼前的李毅中如此平易近人,甚至可以用“慈祥”来形容。 1年前李毅中做客新华网时留下的照片如今依然挂在办公区的走廊里,记者早到时已去仔细看过。 快到节目录制时间时,李毅中准备进入访谈间。工作人员这时才发现,李毅中佩戴的还是去年那条领带,大家忍不住把这一发现告诉了李毅中。 李毅中站在照片前细细对比了一番,然后幽默地说:“这表明我们抓安全生产的决心不变。” 站在一边的记者发现,他身上的那套西服和照片上的也十分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