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审计建议不妨与“两会”提案对接(06-3-6)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 16:23 审计署网站

  又到“两会”召开时,“两会”提案作为高频词,报道还真不少。新华网有两则新闻引起笔者注意,一则是3月4日登载的,说的是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至今年2月20日,99.29%的提案已经办复,许多承办单位积极采纳落实提案的建议,许多建议已在国家的政策法规、发展规划、部门工作中得到体现。一则是3月1日披露的,说的是断足少女被拒登机遭截肢,全国人大代表孙洁对此事件调研时,所涉及单位均不予配合接待。

  全国政协绝大多数提案得到办复,让公众看到了法治政府、高效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形象,让公众也领略了政协机关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一政治制度的生命力。但人大代表孙洁为提高提案质量,取得发言权,到有关单位调研时所受到的冷遇与阻力,却让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如何保障政协、人大代表们的调查权、视察权的顺利实施,正成为“两会”代表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提案,以及民主监督制度能否落实的现实问题之一。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靠填补立法空白外,在现有条件下,有一个方法可以试一试,那就是“两会”代表与审计部门携手,确定选题,深入调研,合谋共参,建言献策。触发这一设想的,缘于笔者去年参加的一次报告会。就在那次会议上,笔者所在的审计部门向政协常委会汇报了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等问题。巧的是,这个问题也是一些政协委员们关注,并准备以提案方式向政府有关部门加以建议的。于是,两个监督部门坐在一起,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产生了共鸣。笔者的头脑里,当时就迸出“火花”,要是政协委员和审计人员一起做这个选题,审计部门依据宪法和审计法规定的权限进行审计监督,为政协委员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事实,政协机关结合平时的调研,对审计的报告或信息,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加工提炼,形成有份量、价值高的提案,提交、督促有关部门办理和落实,以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岂不能更好在政治层面上,发挥为政府决策服务的作用。其实,人大、政协机关和审计部门一个作为行政体制外的政治民主监督机关,一个作为行政体制内的行政监督机关,在事关国计民生的许多问题上,如农村公路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改水、教育收费、社会保障、国有资产流失、税收征管,等等,都有相同或相似的关注点与关切点,都有反映社情民意、监督政府,帮助政府改进工作,关切群众利益的责任和使命。审计的最大优势,在于依法对被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检查评价,有时,还能以审计调查的方式,对同一类若干个对象的问题予以“撒网式”检查和反映,能够揭示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受专业限制,人大、政协代表的调研,在有些领域,特别是在财经领域,有时就难以具备这个条件和优势。审计揭示问题,分析原因,作出建议,向党委政府报告和反映,往往通过行政命令和建议推动,促进问题纠正和整改。但是,这种监督属于内部监督,有时失之于软,往往出现“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的现象。这时,审计结论如果搭上人大、政协提案的“班车”,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能避免有些地方审计机关影响部门关系的担忧,而且能在权力监督和民主监督的政治制度层面上,以审计部门对财政财务收支的检查权,间接获得调查研究工作的保障,从更深的层次上利用审计成果,使人大、政协提案更具实际性和权威性,使审计部门的建议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执行力,同时落实率更高,宏观和职能效果履行更佳。上述政协提案办复率比较高,许多内容已进入政府决策,就是明证。政府和政府的审计部门,同属人大、政协机关的监督范围。向人大、政协机关汇报审计工作,以及审计发现的问题,接受其调研,本身就是审计的职责题中应有之意。而且,随着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加快,政府也希望借人大、政协力量,打造阳光政府、责任政府和法制政府,解决政府职能转变和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人大、政协和政府,在许多目标上正走向一致,其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监督走向整合,势所必然。提升审计建议的层次,逐步向政治层面渗透,在更宏观的层次发挥监督的作用,应该是人们乐见的一种政治昌明的美好愿景。 (兆坤爱国)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

审计署的观点,转载时请注明)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