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2006全国两会经济报道 > 正文
 

中国突破瓶颈明确未来经济发展方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5日 12:28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倪四义 顾钱江 孟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中国拟把今年的经济预期增长目标定为8%左右,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报告同时提出了对农村、科技的一系列巨额投资计划。

  连同政府工作报告一起提请5日开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还有: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发改委的“计划报告”和财政部“预算报告”等书面文件。

  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在内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开幕会。吴邦国主持大会。

  为了“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温家宝在报告中提出了在中国未来发展模式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系列政策,如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与此相对应,今年拟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00亿元,比上年减少200亿元,中央财政赤字也比上年预算减少50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王小广博士说,8%和7.5%的预期目标意在传递这样的

宏观调控信号:
中国经济
需要“稳健型”的增长,要着力提高效益,不能盲目追求速度。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5%,去年达到9.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700美元。尽管如此,经济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重要关口”,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拉动、消耗大量

能源,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从而造成结构不合理、对环境和能源压力增大,甚至引起国内国外一些人的担忧。

  “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显然抓住这些要害,在调整布局的同时,在‘新农村’建设和自主创新方面明显加大工作力度,这是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治本之策。”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委员说。作为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的标志,温家宝宣布,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支出比上年增长14%,达到创纪录的3397亿元。同时,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这是一个重大转变,”温家宝说。

  “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针对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的,目的是使自主创新成为中国经济的驱动力。温家宝在报告中提出,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科技投入比上年增长19.2%,达到716亿元。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还提出了一些关键性的目标: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十一五”期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关于国家的“核心利益”——台湾问题,温家宝重申了政府的一贯立场,指出:“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互利共赢方向发展是人心所向,任何人妄图破坏这种大趋势是注定要失败的。”

  为保障各项政策方针的落实,温家宝承诺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深入开展廉正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严治政,赏罚分明。温家宝的报告多次赢得代表委员们的热烈掌声。政协委员段永基说,“过去5年,中国经济的特点是投资拉动,工业挂帅,那么今后五年将是消费拉动,创新挂帅,目标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应邀前来旁听大会的阿根廷驻华大使胡安·卡洛斯·莫雷利说,“报告显示出执政期过半的本届中国领导层执政思路清晰明确,政策措施对中国未来发展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包括阿根廷在内的整个世界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