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北京团的人大代表报到回答记者提问时出现相似的“高频词”同时本报调查也显示——
此外看病贵、打击腐败、治理“红顶煤商”等也是热点话题 有代表认为药品的定价环节是关键点
今天上午,北京团的全国人大代表陆续前往北京会议中心报道驻地报到。
文/记者 李洁
“您对两会什么话题最感兴趣?”今年两会召开前夕,本报记者以街头拦截的方式抽样调查了113名北京百姓,发现房价虚高、教育乱收费、看不起病等问题是市民心目中的热门话题。
本次调查涉及东城区的鼓楼大街、西城区的积水潭、朝阳区的四惠、通州区的梨园等地,共收集有效问卷113份。
教育乱收费
★★★★★
113人中,24人最关心这个问题,占总数的21.2%
从东北来的程先生已经在北京住了五年,他的女儿正在北京读高二,每年都要交昂贵的“插班费”,说起这事他就头疼。
通州梨园正在施工的民工们也十分关心教育乱收费问题,他们说:“我们一年的工钱还不够孩子上一年学的!”
代表点评
重点中学乱收费严重
“教育乱收费难以遏制的重要原因是在政策上对于学校乱收费的刚性还不够。使不少学校明目张胆地踩着政策的边缘线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周洪宇向记者说。
周代表认为,政府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不足、政策上缺少刚性约束等因素,使学校可以打着擦边球进行乱收费。同时,现有的教育体制迫使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削尖脑袋往重点高中、重点大学里钻。社会需求让择校现象的存在顺理成章。
“特别是重点中学里的乱收费问题尤其严重。”周代表建议,制定相应政策,严格控制中学招生指标和班额。把国家指令计划招生与三限生(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比例控制在4比1。在尽量确保教育公平的同时,兼顾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热点新闻
8所学校被指乱收费半数叫屈
今年2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对西安美术学院等各地8所学校的乱收费情况进行了曝光,共涉及金额2270万元。
与以往“低头认错”的应对方式不同的是,这8所学校中的4所表示“不认账”。他们或搬出证明收费有理的文件,或开新闻发布会,认为发改委是“误判”。
房价高
★★★★★
113名被调查者中,22人最关心这个问题,占总数的19.5%
在接受记者调查时,西城区大石桥胡同的高女士对房价特别关注,她说:“我们三口之家,现在还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里。别说商品房,经济适用房也不算特便宜,还买不上。”
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原政协主席傅继德提交了《关于停止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的提案。他认为,经济适用房是政府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一种公共福利,但现在出现了种种违规现象。所以,他提出以廉租公房代替经济适用房。
代表点评
建议发展廉租房
“别说20万,有些家庭就是一下拿出5万都很困难。从这个角度讲,经济适用房的价格还是高了些。”人大代表、国家级监理工程师李维平也表示,“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大力发展廉租房。”
李维平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诸如套房倒号、开宝马买经济适用房等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在于体制上的问题。李维平说:“如果要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建房就该由政府全权负责,不要为短期经济利益而交给开发商来运作,并且要真正降低房屋成本。”
名词解释
廉租房,是指政府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是一种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住房,只租不售,承租对象是现阶段社会最低收入且住房非常困难的家庭,来源主要是腾退的旧公房。
看病贵
★★★★
113名被调查者中,19人最关心这个问题,占总数的16.8%
去年年底,哈尔滨和深圳相继出现“天价医疗费”事件。在记者调查的113名北京市民中,也有19人感叹现在的医药费高得离谱,同时还感叹看病难。-代表点评
药品定价环节是关键
莫献生代表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提出控制药价虚高建议。他认为,药价虚高的关键就在药品定价这一环节上。
他解释道,目前药品定价体系是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价并行,国管药由中央政府物价部门定最高零售价,省管药由省政府物价部门定最高零售价,其他药品由企业自行定价,这使定价与实际成本差距过大。
打击腐败
★★★★
113名被调查者中,14人最关心这个问题,占总数的12.3%
腐败是让一些被调查者“恨得牙痒痒”的话题。其中,有市民提到“听说今年要重点打击商业贿赂”。
国务院2月24日在京召开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商业贿赂虽然发生在经营者的交易活动中,但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有密切关系。各地各部门要把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今年反腐倡廉的重点。
代表点评
建议官员存款实名制
“对反腐倡廉每年都有代表提出好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向记者表示,“例如推行公职人员存款、购房实名制等。”
其他热点
★★★
治理红顶煤商 (8人关心,占总数的7.1%)贫富差距 (7人关心,占总数的6.2%)小排量车解禁 (7人关心,占总数的6.2%)最高院出台“16岁以下少年偶尔与幼女发生性关系不算强奸”司法解释
(6人关心,占总数的5.3%)
★★
首钢搬迁与京津冀都市圈(3人关心,占总数的2.6%)馒头血案与网络侵权纠纷
(3人关心,占总数的2.6%)
注:调查基数为113人
近5年两会热点回放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中国人就这样来了。”美国《时代》周刊如此的感叹代表了世界对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普遍认同。
在过去的5年里,每年的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记录着中国行进的脚步。
本报统计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两会报道发现——
2001年入世正“入时”
2001年3月全国人代会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如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是中外记者们最关心的话题。
人大新闻发言人曾建徽表示,我国正在审查清理法律法规规章,以适应世贸组织规则要求。
当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002年
沙尘卷“风暴”
据统计,“沙尘暴”在新华社当年两会报道中出现55次。
2002年3月,我国遭受了10年来最强烈的沙尘暴。这一次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8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0万平方公里。在“平沙莽莽黄入天”的景象中,两会代表委员们开始反思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方针,思考人与自然到底应当如何和谐相处。
2003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新华社两会报道中出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64次。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而200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
2004年
宪法修正案
当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
修正后,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有学者评价这是本次修宪的最大特色之一。同时,宪法修正案中还涉及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以及土地征用补偿条款等。
2005年
反分裂国家法
当年两会上,全国人大无反对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这部法律明确规定,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本版撰文/记者 李洁 杨章怀 曹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