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成龙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是促进农民增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民增收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措施更具体了。现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其广度和深度比前面两个一号文件更深入,更广泛。”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自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之
情溢于言表。
张自立于2003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每年参加全国“两会”,都要提出七八个建议,今年也不例外。作为长期从事农业科技教育的工作者,他一直非常关注“三农”问题。他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借鉴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首先要进一步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大对“三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诸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小城镇建设、农村基础教育、农民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张自立认为,目前产生城乡差别重要原因之一是文化的差异。因此,在加大人、财、物投入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对农村的文化投入,进一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造就一代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