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预期:四大改革转变增长方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 22:03 中国产经新闻 | |||||||||
撰稿/南风 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围绕“十一五”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会展开一番热烈的讨论。那么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除了会提出要实施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方针政策、完善法律法规以外,有关专家认为主要靠深化改革,形成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从经济活动主角转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真正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政府不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政府要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但不能因此就自认为是经济活动的主角,主导经济资源的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主角是企业。“经营城市”是政府职能的大错位。政府不能办企业,这是早就明确了的,怎么能去做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城市呢?2003年以来,主要是地方政府为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和形象工程,大搞开发区和市政建设,个个都要工业立市,铺摊子,上项目,引发经济走向过热。在很多情况下,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调控地方政府,因而不得不采取行政手段。政府改革和转换职能已成为今后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 第二,深化财税改革。目前的财税体制促使各地热衷于粗放式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因为这样GDP增速快,财税收入高,而对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够重视。今后需考虑逐步提高直接税的比重,降低间接税的比重;降低或取消高耗能产品和资源类产品出口退税;建立与事权相适应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体制;财政资金不再投资于一般竞争性产业,而要投向公共服务领域;等等。 第三,深化价格改革,重点是使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价格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之所以难转变,是因为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和资源性产品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严重偏低。地价低,水价低,能源包括电价低。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必须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节约利用资源,提高效率。 第四,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体制。干部政绩不能只看GDP(和绿色GDP)增速,更要看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保、生态保护、医疗卫生以及社会秩序、信用、法治环境的改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