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明伟 扬州报道
38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黄海就去黑龙江“上山下乡”;38年后,他开始参与策划并推动即将席卷整个中国农村的另一场“下乡运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黄海历任商业部、内贸部、国家经贸委多个职务,2003年商务部组建后任部长助理,
主要分管内贸方面的相关工作。
2月28日,黄海主持了商务部第一次召开的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现场会。在会议间隙,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有关领导三次批示
《21世纪》:原计划这个会议去年就要召开,现在正好是在中央建设新农村的一号文发布后召开了,而江苏也不是典型的农业大省,为何选择这样的时间和地点?
黄海:我们的确去年就想开了,中央一直有这样的思路,要加强农村的流通体系建设。这一次与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连在一起,其实是一次巧合。
地点选在江苏,是为了推广苏果经验。为何是扬州?因为代表们要看乡镇店。到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推广苏果的经验。
《21世纪》:有关领导先后三次批示苏果经验,能介绍一下这个过程吗?
黄海:苏果的经验是我送上去的。2002年初我在国家经贸委工作,要求各地报一些商业流通领域的典型,后来共有8个典型,其中一个就是苏果。我们作了调研,的确不错,就把材料报了上去,第二天就批了,说“苏果”超市的经验可供参考、研究。这是第一次。
2004年时,我们做了大量调研,提出在农村发展连锁超市。其实,当时国务院有一系列的批示给各个部委,包括要打击假冒伪劣、化肥价格太高等问题,农村的流通不健全是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2004年也有国务院领导表示,十五计划中很多目标都可以完成,惟独农民增收、耕地面积、粮食增产的三个农业目标完成不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时我们认为时机成熟,农村市场值得做,必须做。
2004年底,我们开始大量研究,2005年2月发文,正式提出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希望通过3年努力,将农家店覆盖全国70%的乡镇和50%的村。当时说的一个数字是25万家,后来了解下来,可能要超过30万家。
去年4月,有关领导充分肯定我们这个工程,其他许多领导也批示要大力推进。去年7月,我又向上递交了材料,主要讲了一下这半年以来的推进情况,后面附了苏果超市新的进展情况。第二天批示下来了,这次更加肯定,批示说“苏果超市的经验可以总结推广”。这是第二次。
今年初我们写了报告,陈述商务部如何发展农村商贸流通网络。有关领导又一次很快批示,但不是专门批示苏果,而是讲“如苏果”一样发展农村的现代流通体系。这就是最近的第三次。
三农问题离不开流通
《21世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黄海:第一,以前我们都是就农业论农业,其实任何产业都离不开流通,要解决三农问题,不解决流通问题是不行的。长期以来,国家对这一块不够重视,但是中国的改革实际上就是从流通改革开始的。我们一讲1978年就提到分产到户、联产承包等等,实际上更早的是农民交了粮食后余粮可以上市流通,这是商品经济的开始。
第二,就中国农村而言,农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村的消费环境不好,农民成了很多假冒伪劣产品的主要受害者,例如白酒中毒事件、假奶粉事件,基本都是发生在农村。
第三,还有一个双向流通的问题,农家店不光是卖,还可以买,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山东就做得很好,他们的门店直接把农产品收上来,门店给农民下订单,农民交货时把商标都贴上去了,直接运到城里卖就是了,这就是订单农业。苏果也有这样的例子,安徽农民胡小平,2002年时只是做小菜的农民,进入苏果后注册了商标“小菜一碟”,后来自己办厂,销售规模达到了4000万元,“小菜一碟”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21世纪》:这一次现场会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黄海:现在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央每年都要办省部长学习班,今年把建设新农村作为了主要内容,紧接着又是一号文件,这已经成为当前的第一任务。
我们这个工程刚开始一年,这一次主要是现场会,大家交流经验,同时坐下来看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最近有一些猜疑,认为农村是否有能力容纳25万个店,也有认为大型流通企业不够响应,认为是搞形式主义,我们认为这些说法没有道理。但是我们的确需要坐下来好好研究,希望把工作做得更好。商务部既然已经开始做了,就要大力推下去。我们认为今年中央这么重视,今年的动作肯定会比去年大得多。
防止三种不良倾向
《21世纪》:马上要开始大规模推广了,您觉得最担心的是什么?
黄海:要防止三种可能的倾向。一是不要刮风,不要中央一号召,就不顾实际一窝蜂上马。按我们的计划,即使是到“十一五”期末,也没有说要把农村全部覆盖。现在有的地方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列入官员考核了。我们担心的是下面动不动就下指标,最好不要下指标。
二是的确存在极个别弄虚作假骗取资金的现象,但是很少。具体表现是不够标准也要补贴,比如要求400平米补贴,而他的店连300平米都不到;我们要求品牌输出企业配送要达到40%,也有达不到的。
三是目的不要狭隘,不能单纯为了响应“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而做工作,而是要开展农村市场的整体工作。不要硬为达到商务部的补贴验收标准而去搞农家店,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当地情况、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建设农家店。
《21世纪》:现在农家店大多采用的是加盟方式,这减轻了品牌输出企业的风险,但也转嫁了风险,您怎么看?
黄海:这个投资的风险其实很小。加盟在国外很普及,是有实力的大型品牌企业输出其商标和管理,所以关键是这个品牌输出企业要有实力,要过得硬,管理跟得上。苏果对于加盟店就是零利润配送,它追求的是销售规模。一般情况下,同样商品加盟店的销售价格应该比个体户便宜,在市场上应该是有竞争力的,这其实是降低了加盟店的经营风险。当然,这里关键是要遵照市场规律,如果没有市场基础,就不要投,所以我们一直强调我们是政府引导,企业主导。
《21世纪》:国家开发银行提供了100亿专项贷款额度,但是也有企业认为大型的有实力的企业不需要这些贷款,需要贷款的小企业又没有实力,这是否是一个矛盾?
黄海:这里主要涉及到的是开发银行的贷款方法和手续问题。他们以前项目都有政府担保或者有抵押担保,但是流通企业没有房子抵押,都是租来的,所以要适当调整办法,调整手续。
《21世纪》:新开农家店解决了一些农民就业,但是也导致了附近一些夫妻店的关门歇业,这是否也是一个矛盾?
黄海:在没有店的地方开店,可以增加就业;在店很多的地方开先进的店,可能导致有的店关门。这个时候就不能只看就业一个指标了。要综合地看,新的农家店带来的是消费安全,是更好的服务。因此这个问题是必须面对的,这里是一个优胜劣汰的问题,是生产效率提高的问题,也是农村从落后走向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