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交所总裁蔡敏勇专访
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产权市场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在我国国资国企改革和资本市场建设中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现阶段我国产权市场的基本状况和下一步的发展趋势,日前,《上海国资》专访了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蔡敏勇总裁。
《上海国资》:请蔡总谈谈当前我国产权市场的基本状况,它在整个资本市场以及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如何?
蔡敏勇:产权交易和产权市场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伊始,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事实上已成为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中的重要一极。较之西方市场经济体系,我国的产权交易和产权市场更直接、更具体地参与到了经济结构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并购重组、国企规范改制等市场行为当中,形成了全球独特的直接以产权市场面孔出现的类似二、三、四板市场。我国产权市场的诞生与国资国企改革密不可分,同时,又会按照资本市场内在规律运作,逐步向综合性多层次资本市场过渡。
完善市场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生产要素的资本化、产权化。尽管存在不少阻力,现有制度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但产权市场已经在制度创新和完善过程中找到了发展方向,拓展了发展路径。我国产权市场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经渡过相持阶段,进入到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国资有序流动、国企规范改制、产业调整的重要资本平台。
《上海国资》:请您谈谈当前我国产权市场的基本发展趋势。
蔡敏勇:目前,我国产权市场正在发生四个重要转变。
一是全社会从完善市场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度重新认识产权市场,视产权为所有制的核心,为产权市场的大发展奠定了认识和理论基础。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大力促进各类产权的合理有序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二是产权市场正在由一般性要素市场向综合性资本市场转变。在制度创新和完善过程中,产权市场以其特有的规范、灵活、方便、实用等特点,在国企改制、外资引进、民资发展、科技创新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拓宽了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成为覆盖各个领域、服务各类投资主体,横跨所有产业的综合性权益性资本市场。
三是产权市场的资源流动正由地方性向全国性流动转变。资本流动的本性要求产权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流动,在流动中体现价值,实现其最优配置。
四是区域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各产权交易机构健康发展的主要方式。各产权交易机构一改以往相互隔离、恶意竞争的状况,结成区域共同体,在合作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合作,自觉将本机构的利益与区域共同市场相结合,南北两大共同市场更紧密联动,形成区域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产权市场在这些新的转变过程中实现了新发展。这种新发展不仅表现在市场交易的数量上,更体现在市场运行的质量上。市场交易对象从单一企业产权交易,发展到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产权在内的并购重组;市场交易主体从单一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发展到国资、民资、外资等各类投资者进场交易;市场交易方式从单一协议转让,发展到可供不同类型项目选择的多种竞价交易方式;市场交易领域从单一制造业,发展到文化、卫生、现代物流、现代服务等产业;产权交易的流动地域从一地,发展到全国各省市互动。
这些新发展表明,产权市场正在成为我国国企规范改制、国资有序流动、各类资本有效配置、企业并购重组、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的主要资本市场平台。
《上海国资》: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上海产权市场的发展情况如何?
蔡敏勇:2005年,上海产权市场成交金额连续11年健康增长,达到825亿元,为各类企业直接融资突破600亿元,达到658.97亿元,已成为各类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通道。
上海产权市场已形成了本市、中央和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异地并购三足鼎立的格局。
上海产权市场已成为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中的重要桥梁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平台。
《上海国资》:推动我国产权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哪里?
蔡敏勇:中国产权市场的发展空间广阔,驱使中国产权市场加速前行靠三个轮子:一为创新,二为合作,三为规范。
大家都知道,创新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同时创新也是应需要产生的。产权市场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产权市场的建立,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产权流动起来。我们搞了好多年的资产证券化,表面上看是让资产流动起来,实质是为了使这些资产的产权易于转让,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我国产权市场的建立就是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重要创新。
近年来全国产权市场的发展源于不断的创新,包括制度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制度创新。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产权市场发展的新动力。
要创新,首先载体要有创新。相比在单个项目交易中寻找创新亮点,交易载体的创新更重要。一大载体即是信息网络的建设,它延伸了产权市场的服务平台。上海联交所负责运行的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信息网“Ma-China”自建立之后就不断升级。目前,信息同步发布已从长江流域扩展到其他地区产权市场。市场信息沟通的即时性,使得在外地挂牌的项目可以很容易地转至上海挂牌,还能在交易竞价中实现资产的翻倍。这一增值效应,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异地项目来沪寻求交易。
上海联交所与全国各兄弟产权交易机构合作,也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建立了一套规范的交易体系。联交所拥有的交易品种多达十几种,包括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联交所还创造了十几种交易方法。其中包括首创的3种新方法:评审竞价;一次报价、电子竞价。尤其是电子竞价是产权交易领域里重要的也是最为先进的交易方式之一。交易方式不断出新,是上海产权交易额大幅度上扬的因素之一。
第二,是建立了一张覆盖面广、反应快速、内涵丰富的信息系统。上海联交所产权交易信息系统是一个集信息采集、筛选、归类、推介、挂牌、举牌、询价、报价、竞价、统计、分析及预警机制为一体的信息网络体系。拥有2个公众网站,7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11个专业数据库,7个子系统是由信息处理、项目挂牌、项目举牌、电子竞价、合同成交、分析统计及项目预警构成。在做到信息全、辐射广的同时,强调流程规范、内控严格。
第三,是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内外结合的监管系统。建立了沟通顺畅、监控严格的网络监管系统。比如,我们使用的交易系统具有我们首创的(红、黄、绿灯)预警功能,进入交易系统的项目,如果亮的是绿灯,就是资料齐全,能够在系统内竞价,参加交易;但如果被系统亮了黄灯,交易可继续进行,但必须是在补充基本资料之后。至于被亮了红灯的项目,那整个程序就会被搁置,由于全电子化交易,所以整个过程无法作假,除非把电脑系统改变。
第四,是建立了一个遍及全球的产权投资网络。我们与全球500多个产权交易机构、投资机构、中介机构等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第五,是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制度管理体系。我们有多达300多个的规章制度,科学地规范了日常运行。我们同时还建立了档案异地保存制度。
第六,严格考核,优胜劣汰,建立了一支忠诚于事业的专业敬业的管理团队。
第七,我们坚持理论创新。理论指导实践,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理论最终会转化为成果应用于实践。我们有一支领先的产权理论研究队伍——上海现代产权研究所。重要的成果不仅是产权界的,也是经济界的,我们的理论研究人员首创的“相器说”,系统解释了现代经济和产权市场存在的各种问题,在经济学和产权理论界是一种创新和发展。
下一阶段,全国产权市场的发展要加大创新力度,拓展交易领域和创新交易品种,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一是进一步创新产权交易的竞价方式,提高竞价率; 二是继续探索交易新品种,研究债权交易新方式,为国有资产战略性调整探索新途径;三是创新非标准化的中小企业并购业务模式,推动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并购和资产重组;四是进一步加大科技与各种资本结合的力度,加快科技资本市场建设。
《上海国资》:产权交易机构如何合作才能共赢?
蔡敏勇:尽管产权市场近年的蓬勃发展业界有目共睹,但制约的瓶颈仍有不少,比如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等等。产权市场的繁荣取决于产权交易成功完成的速度和质量,这就要求产权信息在尽量大的范围内发布,这样才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产权交易通常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就能完成,而是跨地区、跨国界、跨所有制和行业的流动。
上海联交所与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北京产权交易所的结盟,标志着全国产权市场新一轮合作发展的开始,不仅是这三家,事实上,上海、天津、北京已经与全国各地地级以上的交易机构都建立了全面的业务合作关系,使全国产权市场第一次形成全国性的合作网络。虽然还很初步,但已经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促进了产权市场的发展。
上海联交所与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北京产权交易所等兄弟交易机构一起,要牢固树立“两个大局”的指导思想,坚持服务全国,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拓展异地产权交易,努力走出一条通过服务开展合作,通过合作实现共赢的路子。
《上海国资》:产权市场应如何防范风险,规范运作?
蔡敏勇:风险防范,规范运作,是产权交易机构生存发展的底线和立足之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产权交易机构要下大气力做到“三个牢固”:一是要在全体从业人员中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做到意识领先,警钟长鸣,把风险防范建设列为头等工作;二是要牢固构筑风险防范的制度阵地,建立覆盖产权交易全过程的风险防范制度;三是要牢固建立风险防范的监控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动态监控、全方位监控中把交易的风险降到最低点。
要在规范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规范。要在积极贯彻3号令上下新的功夫,严把产权交易主体资格、交易条件和交易程序三道关,严格公开挂牌、信息披露和竞价交易三项制度,规范履行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内部决策、行为审批、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和产权交易等各项规定程序,通过规范运作,实现制度创新、操作到位、监管有力、服务真情,进一步提升产权交易的质量,确保企业国有产权进场率、挂牌率、竞价率和增值率等指标的领先水平。
通过创新、合作、规范,我坚信,中国的产权市场大有可为,也必有可为。(摘自:《上海国资》)
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