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三次浪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09:40 中国财经报

  秦晓鹰

  强调可持续发展、重视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力促社会和谐、致力公正公平、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社会建设、消除家庭暴力、保障妇女权益、促进世界和平……这一切都表明中国正在自觉地融入世界潮流

  最近,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所公布的一项社会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到本世纪中期的四五年内,中国将遇到10大挑战和机遇。耐人寻味的是,在这所谓的10大挑战和机遇中,几乎绝大多数都折射出中国公众(主要是城市居民)对提高自身生活以及社会生活质量的要求!换句话说,就是城市居民对本身“幸福度”“幸福指数”的追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温饱型要求(以“恩格尔系数”为代表)正在逐渐下降,而对未来更多的期待则体现在对信息分享、医疗卫生、各类教育、社会信用、福利保障与社会和谐方面。最让人感兴趣的是,这所谓的10大挑战中还包括了“国际和平环境”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两项。虽然后者并不是首次提出,但公众把它自觉地列入对未来“幸福”的个人与国家的期盼中,足见民智已开、国民“绿色”意识的觉醒。更可喜的还是前者,即对“国际和平环境”的明确追求!这说明,中国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它不仅意味着我们已经不是孤悬天外的“中央之国”,而且中国公众正在深切地感到自己的国家也应是全球大家庭中负有重大责任的一员。近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生活状况的大幅度改善,使中国公众不但懂得珍惜国内的社会稳定,而且十分珍惜周边及国际环境的和平。我想,这大概就是这份调查与研究成果的基本背景。这就是说,中国人对幸福和保障幸福的各种条件的认知,已经成为对未来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的清醒认知。这一点,恐怕对那些担心中国崛起会危及世界的人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宽慰吧。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中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加入世界范围的“新社会运动”。这种融入,对中国与世界来说,其意义和影响绝不亚于中国加入WTO。而它的无形化、深刻度和广泛性,恐怕都要比那种“有形”地参加任何的官方或非官方的国际经济、社会、安全组织大得多。如果我们把上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OPENPOLICY)视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次浪潮,把加入WTO和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视为第二次浪潮;那么,今天对世界范围的“新社会运动”的认同与融入就可看作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三次浪潮。

  何谓“新社会运动”?新社会运动是当代世界政治学中广泛使用的学术名词。它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以人道主义传统为基础,以公正公平为宗旨,藉以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标的世界性社会活动。它的具体内容十分广泛且不固定,既包括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出现的环境保护主义思潮,又包括同一时代就出现的对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的推动;既包括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的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探究,也包括今天十分引人注目的女权运动、生态运动与和平运动。应该指出的是,这个新社会运动的兴起最初均发生在从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逐步复苏后的欧洲,而它的倡导者与推动者,多为代表欧洲白领工人和中产阶级利益并在多数西欧国家执政的社会民主党人。即便是主要由绿党推动的环境生态运动,其绿党中的主要领导成员也多为脱党的原社会民主党成员。限于文章篇幅,本文不再详述新社会运动与社会民主党的内在关联,但要强调,这个始自欧洲执政的社会民主党的“新社会运动”,其主要原则已经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所广泛接受,也被这些国家公众与当代国际主流舆论所接受。最近上台的德国新的女总理默克尔和当前风头正健的英国保守党领导人也都接受了这一运动的基本原则。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看到,和平运动生态运动女权运动以及关心弱势社会群体运动等等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的思潮与实践,在发达国家已呈一浪高过一浪的态势。政党政治中的“绿化”和“女性化”,不再是一种
幽默
;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各国公众的“幸福感”排行,更不只是一种时髦。它们都在成为一种可以看到可以感到的现实。越来越多的杰出女性担任许多国家之政要不正是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国际动向吗?

  强调可持续发展、重视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力促社会和谐、致力公正公平、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社会建设、消除家庭暴力、保障妇女权益、促进世界和平……中国人都在做,而且都在努力去做。不管这些努力是暗合了世界潮流还是自觉地融入了世界潮流,我们都可以说,追求社会的公平与追求世界的和平,使中国人大步走入了世界,也大胆地拥抱世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