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资源集中涌向北京 环绕京津现罕见大面积贫困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18:5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二月二十七日电 京津冀三地相对独立发展,北京的“空吸现象”导致了大面积的“环京津贫困带”出现。二十六日上午,中国社科院、北京市社科院联合发布二00六年《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书中指出,在首都周边存在着大面积贫困带的现象,这在世界上是极为少见的。

  蓝皮书指出,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江苏、浙江等相关地区的快速发展。而京
津冀三地都是在相对独立发展,北京对两者的辐射作用微乎其微,北京的“空吸现象”还导致了“环京津贫困带”的出现。

  据介绍,京津冀三地的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造成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等相对迟缓,甚至在河北省内还存在着二百七十多万贫困人口,如此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

  蓝皮书指出,“环京津贫困带”多处于半干旱和半湿润过渡气候带,分别为沙化严重的坝上高原、石化严重的燕山和太行山区、盐碱遍地的黑龙港流域,几百年来一直就是穷困地区。

  现在,北京百分之八十一的用水、天津百分之九十三的用水都来自河北。作为京津的水源地,河北为了给京津提供充足和清洁的水资源,不断提高水源保护标准,加大对这一地区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的限制,因而不可避免地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大树底下不长草”,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吸附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索取远大于给予。首都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着一种“孤岛效应”,拉大了贫富差距。

  针对“环京津贫困带”,蓝皮书指出,“欧洲的城市”与“非洲的农村”同时出现在半径一百公里的区域内,像这样在首都周边还存在着大面积贫困带的现象在世界上也是极为少见的。

  而巨大的经济落差,使首都周边地区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不可避免地造成低素质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城市贫困阶层和贫困居住区,不仅直接影响国际城市形象,也影响首都的社会安全。

  与此同时,“环京津贫困带”的长期存在,也必然影响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例如,天津、唐山频繁出现供水水荒,首都北京多次供

水危机和应急调水,官厅水库失去饮用水质功能,强沙尘暴天气的增多,与环京津贫困带的贫困性生态问题有直接关系。

  据此间法制晚报摘自蓝皮书的内容称,目前,

长三角地区海派文化、江苏文化、浙江文化及各种丰富的旅游资源交织在一起,呈现“众星伴月”的格局,交相辉映、共同发展。

  但是,京津冀旅游业呈现的却是一幅“众星伴日”的格局。北京市的旅游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天津的旅游资源相对薄弱,著名的景区资源缺乏。河北省旅游资源多且全,但是这些旅游资源开发不利,经济效益欠佳。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划分标准,京津冀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

石家庄、廊坊、保定、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八市。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