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商贸十一五规划勾画天津商业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 09:23 天津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刘福强 商言 记者 母克勤) 市商务委日前发布《天津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今后五年将大力“建设一个中心、培育两个基地和发展四大行业”。到2010年,全市商品购销总额将达到1.69万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00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批发贸易额8700亿元,年均增长18%;商业增加值86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1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5%。

  总体目标

  900亿打造商业设施

  建设现代商贸中心

  总体目标是:建设充分体现大都市繁荣繁华的现代商贸中心,通过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和提升水平,加快建设内外贸融合、结构优化,充分体现大都市繁荣繁华的现代商贸中心。

  一是推进海河商业综合开发。按照海河开发总体规划,着力建设传统文化商贸区、都市消费娱乐区、中心商务商贸区、中心商务商贸区等四大功能区,使海河两岸商贸设施总建筑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

  二是建设滨海新区商业中心。重点规划建设中心商务区,即:宜居生态滨海新城,重点发展商贸、金融、信息、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初步形成三级商业体系,即:大型综合性的商业设施,各类百货店、超级市场等商业设施及社区邻里中心和沿街副食店、邮电所、百货店、文具店等居民区商业网点。

  三是完善城市中心商业区。城区初步形成以和平路—滨江道、小白楼中心商业区为核心,全市24个区域商业中心为骨干的大都市商业框架。其中:和平路—滨江道中心商业区以高端消费为特征,成为吸引外来消费的集中区;小白楼商业中心区以发展商务主导型商业为目标,积极吸引海内外大公司总部落户,形成现代商务中心区;24个区域商业中心主要面向市民百姓,以中档为主并向多层次发展。

  四是提升专业(特色)商业街功能和档次。对鼓楼商业街、古文化街、食品街、大沽南路商业街、中山路商业街、友谊路风情街、鞍山西道科贸街、大胡同估衣街及杨柳青明清街等9条街道实施改造、扩建和提升;建设上谷餐饮街、直沽风情街、长江道汽贸街及蓟县唐式商业街等4条商业街。

  五是发展交通枢纽型商业。以机场、火车站、地铁、公交站点为节点,重点搞好天津机场商业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引进国际著名品牌、国内知名品牌和国内外著名品牌折扣店、餐饮连锁店。

  两大基地

  商品集散基地

  对外贸易基地

  “十一五”期间,商业设施投资总额将达900亿元,年均增长20%,人均商业面积由0.9平方米提高到1.2平方米以上。

  “十一五”期间,将着力培育我国北方大进大出、强力辐射的商品集散基地和立足环渤海、连接海内外的对外贸易基地。

  ———商品集散基地。主要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一是积极培育八大商品交易集散中心:农副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小商品交易集散中心;陶瓷建材及装饰材料交易集散中心;新旧汽车及相关产品交易集散中心;金属材料交易集散中心;轻工产品集散交易中心;自行车集散交易中心。

  二是做大做强批发贸易业。加速传统批发业转型升级,发展多样化批发经营方式。推进采购和销售环节的专业化,建立科学的

供应链管理模式,扩大金属材料、烟草、食糖等领域批发规模;构建新型批发代理经销网络,形成一批特色代理企业;利用采购渠道和销售网络,建立分销体系;利用连锁商业品牌、网络等优势,在家电、建材、日用消费品等领域,建立连锁批零结合型企业,强化配送功能,促进批发和零售贸易联动发展。培育形成2个年交易额超100亿元、5个超50亿元和20个超10亿元的批发交易市场。

  三是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建设天津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京津新城展览中心和航空城展览中心;扩建泰达国际会展中心。积极吸引国内外著名展览公司来津举办各类大型会展活动;将津洽会、PECC博览会等办成大型标志性展会;大力发展国际汽车贸易展览会、北方自行车展等专业品牌展会。

  四是积极培育现代商贸物流。加快建设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集装箱物流中心、保税区国际物流运作区、保税物流园区、开发区制造业物流加工区、空港国际物流区、空港货运物流中心和

邮政物流中心等物流园区。推进大型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建设,引进知名国际物流企业与天津商贸企业合资合作,以“商贸+物流”方式对传统批发仓储企业进行改组改造,促进物资、一商、津菱、大田等重点物流配送企业做大做强。

  ———对外贸易基地。主要包括:

  一是壮大市场主体。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本市及外地企业发展进出口业务,鼓励境外企业落户天津从事对外贸易。吸引跨国公司在津设立采购机构,争取联合国在津设立采购中心,引导企业进入国际采购网络。用2-3年时间,使有进出口经营实绩的企业超过6000家。

  二是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完善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促进体系,扶植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出口。推动大宗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出口加工区、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在津设立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积极推动加工贸易优化升级。

  三是提升贸易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贸易服务行业,鼓励开办更多的财会、法律、货运代理、信息咨询、外汇业务、出口报关等方面的中介机构,完善服务配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四是增强口岸功能。充分发挥“港区联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政策效应,建设具备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功能的临港国际物流基地。建设航运服务中心,提升服务水平。拓展口岸功能,实现口岸延伸,扩大承揽天津口岸腹地出口货源,推进天津口岸与华北、西北和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的口岸直通,促进与中亚国家陆桥商贸流通。经过三年努力,50%以上的进出口贸易实现无纸通关,80%以上的加工贸易实现海关联网监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