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颜晓岩 原正军
日前国家发改委指出,今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去年增加100万人;同时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有可能导致第三次失业高峰。就业压力的增大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王建指出,当前我国处于本轮经济发展周期走低期,与人口就业高峰相遇加剧了本已存在的就业压力,使今年我国的就业压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当前重要的不仅是农村问题,城市相当数量的失业人员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和救济,涉及社会稳定。人口就业高峰的事实不能改变,在此情况下,政府最有效的工作就是提高社会保障面和保障水平。
农民工是否影响城镇就业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拆除劳动力市场发育制度障碍的突破口。但许多地方政府担心,一旦户籍制度完全放开,可能会出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入城市,提高城市失业率并加重城市贫困现象。
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中,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农村新增劳动力是否占了城镇待就业人口的岗位?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指出,在拉美和南亚许多国家出现这种城市病,在于这些国家没有很好地解决土地分配问题,造成农村土地集中,失去土地的农民不管能否在城市找到工作,一般也会被迫流落到城市。而在我国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家庭承包制保证了我国农民最基本的生存手段,因此他们的流动是在比较了务农、乡镇企业和进城打工的机会和收入之后做出的决定。调查显示,80%以上的流动劳动力都是在已经找好工作的前提下才外出的。
“建筑工地有几个是城里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农民工进城并没有占城里人的就业岗位,因为他们从事的是非正式部门工作,相反,农民工进城就业,繁荣了城市经济,一定程度上,为城市人口就业创造了机会。大量的农民工之所以能够在城市生存下来,主要原因是目前城市存在对农民工的客观需求。从城市的就业结构看,由于城市居民劳动力的就业观念、就业渠道、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就业领域有较强的互补性;从企业降低用工成本看,存在着对农民工的客观需求。据对2003年数据分析,企业雇佣一个北京人的成本相当于雇佣2.3个农民工。
市场与政府共同发挥作用
“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促成一部分企业破产的同时,必然会有新的企业诞生,新就业岗位的产生也是明显的。”中国社科院马援博士指出,问题在于因经济结构调整而下岗失业的人员能否在新的企业里寻找到就业机会。有一部分人因为自身技能较高显然可以容易实现再就业,但更多的人恐怕需要进一步加以培训,以适应新的岗位要求。也有一些人需要自谋出路,或者是通过非正规就业的方式来解决就业问题。
蔡昉指出,当前应采取的积极就业政策是,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继续创造多样化的就业形式;统筹安排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采取措施控制失业。
积极的就业政策措施还应与劳动力市场的作用结合起来。有关部门在建立目标考核制度,要避免妨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行政措施。特殊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的“4050”人员,既要靠社会保障又要靠再就业。向他们提供专门的培训,给予创业融资、注册等方面的优惠等,甚至要直接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
以创业扩大就业
“无论是否产能过剩,企业发展趋势都要减人,就业问题主要靠中小企业、三产解决。可自2002年以来,许多省的个体户在减少,在于收费太多,税负重。”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指出,就业不理想状况不是老百姓不努力所致,政府部门有很大责任。我国创业难和就业难的症结在于政府有关部门的乱审批和乱收费。
解决商务环境差,创办企业难的问题更多地需要靠制度来加以解决。周天勇认为,改革攻坚,我们首先应反思的是,收支两条线和超收奖励的体制。为此,改革必须是执法与收费相分离,行政与利益相分离;其次反思的是,分税制造成的市县财政困难,导致地方政府靠收费罚款平衡财政,恶化了商务环境。
“必须清理解决影响创业和就业的收费。坚决取消行政事业性执法收费和其机构,工商、质检、城管等相关部门由各级财政全额拨款供养起来,最终形成一个不收费、不骚扰企业、不抑制创业和就业的廉洁的政府。”
周天勇算了一笔账,目前全国有统计的预算外收费收入每年达5000亿元,统计外的收费收入最保守估计也有3000亿元,后者大部分来自个体户、中小企业。如果拿出3000亿解决就业问题,若解决一个就业人口需要投入2万元,就可以解决1500万人就业。清理和取消大量的抑制创业和就业的收费,每年可再增加60—80万个微型和中小企业,就可在解决600—800万人的就业问题。
链接
三次失业高峰
2006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1996年,我国下岗职工就接近800万人,加上以前和其他失业人群,失业人口达到1300万人;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知青有1600多万人。1978年10月,我国妥善安置知青回城和就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