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CXO > 正文
 

亚洲商业领袖多背井离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03:57 每日经济新闻

  他们大多是已婚男性,年龄在45岁上下,女性的比例接近25%。他们平均拥有1.49个子女,但很少和孩子见面。1/3以上是华裔,公司总部设在新加坡、中国香港或内地,不过雇员和客户遍布全球。

  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国外从事过几种不同的工作,之后开办了自己的公司。生活中有欢笑也有悲伤:经营公司的困难比他们设想的大得多,当然回报也更大。

  他们就是《华尔街日报》的被访者,来自20个国家的近百名商界领袖。他们有些是白手起家,有些则是从公司底层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有些人自己就是公司,有些则领导着2万多人的企业。他们涉及了极为广泛的商业领域:广告、制造业、信息技术、电信、旅游、奢侈品、金融服务、零售、运输业。

  通过访谈,《华尔街日报》总结出亚洲商界领袖的四大经验,对那些希望在生活和事业上取得成功并达到平衡的人提供指导。

  一、灵活变通而有韧性

  1991年,何光平面临一场危机。多年以来,他掌管的家族企业、新加坡的华昌集团“和许多亚洲综合性小企业一样”,依靠东南亚价格低廉的劳动力竞争。但就在那一年,他们在泰国建立的一家鞋厂开工不到一年就倒闭了,因为客户发现印度尼西亚的劳动力更廉价。

  何光平没有退缩。他从头开始,用几年时间为家族企业开拓了一个新领域———豪华连锁度假村。1995年投入运营的Banyan Tree Hotels & Resorts如今已经拥有了遍及世界各地的60余家酒店和SPA店。

  他说,“在当时那种情形下,你或者悲观失望、固步自封,或者将问题分解,然后一个一个解决。”

  许多商界领袖都曾面临许多困难:弗雷迪·布什丧偶,带着两个孩子,26岁从犹他州来中国工作时还没有读过大学──如今她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新华财经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和CEO。乔伊·古兰戈的第一家公司倒闭了,不过由这个菲律宾马尼拉的电脑程序员创办的第二家公司Match Data Systems却获得了成功,该公司最终被微软收购,于是45岁的他就可以退休了。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面对挑战时的兴奋与激动。美国南加州大学商学院教授沃伦·本尼斯写过27本管理书籍,曾是四任美国总统的顾问。他说,成功的商界人士毋庸置疑都灵活变通、心情也更加愉快。“他们对人生的看法通常乐观向上,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谓的‘韧性’,期待未来的成功。韧性越强也就意味着他坚持的时间更长久、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

  心理学家萨尔瓦托雷·马迪在研究了成功人士的适应能力后说,商界领导者的这种“韧性”由坚持、控制和挑战组成,也就是致力于解决问题、控制紧张局面、激发自己从困难中学习这三项品质。

  二、人际关系是成功关键

  张明正这位数学系的高材生兼电脑程序员初入职场之时,原以为凭借专业知识就可以荣升到公司最高管理层。后来才知道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他说,直到30岁他才意识到人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他原以为经营企业需要MBA知识、会晤客户,再知道如何销售就够了。

  今年51岁的张明正现已成为防

病毒软件
开发商
趋势科技的创始人兼CEO。他说,经营企业其实很简单:不断创新并了解人们的行为。

  坐进高管办公室的真正关键就是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近半数的受访者都表示人际沟通技巧是最难学的一课。总部设在马尼拉的手机网络供应商Globe Telecom Inc.的CEO杰拉德·阿布拉扎表示,希望自己能在人际关系方面更加敏锐一些。他说,“有时候人们忽视了人际关系,甚至在人际关系岌岌可危之时都忘记了去巩固它们。”

  高级管理人员指导马绍尔·戈德史密斯表示,“在公司里的职位越高,沟通的技巧就越重要,这包括倾听、征询意见、认可他人的成绩。”

  对凭借艰苦奋斗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的管理人士来说,这是一个难度不小的转变。“他们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过于好胜———他们通过不断取胜来攀登职业生涯的高峰。现在,却不得不学习如何放弃胜利,让其他的人有更大发言权,”他说。

  现年40岁的凯文·凯利是全球知名猎头公司的招聘负责人之一。他的职业生涯就建立在人际沟通之上,而且还要时常面临改善人际关系的挑战。他说,7年来每个新年他都要制定改善倾听技巧的目标。他表示:“在德国和日本,一定要注意倾听而不是试图插入你的意见,因为在这两个国家动词都放在每句话的最后。当地人比较注意倾听,一般不会在你讲完话之前打断你的思路。”

  三、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牺牲家庭

  如果能够重新来过,现年61岁的新加坡管理人士蔡琼莹会愿意做个家庭主妇。她说:“我年轻的时候就

离婚了,我需要挣钱来养活两个孩子。”1988年,她加入了莱弗士控股有限公司。随后,她的职位节节攀升,如今坐到了酒店集团总裁兼CEO的位置。她手底下有近1万名员工,在全球管理着40多家酒店和度假村。但她却说,“如果有机会,我宁愿多花一点时间陪陪孩子。尽管他们已经长大成人,但我根本不记得他们是什么时候迈出第一步。”

  在企业领导人通过亲身体验意识到人际关系对业务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他们却牺牲了与家庭这一最主要的关系。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都为自己没时间陪伴家人而深感懊悔。菲律宾快餐集团快乐峰的CEO陈觉中认为,不可能真正做到家庭与事业并重,但应该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他说,“孩子们小时候,我实在抽不出多少时间陪他们。”

  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高级管理者,她们的出现改变了亚洲企业管理层的格局,但平衡职业和母亲这两个角色仍然是一个痛苦的抉择。

  例如,莱弗士的蔡琼莹就说,把孩子托付给助手和母亲帮了她很大的忙。“幸好我住在新加坡,一个小国,从公司到家超不过15分钟;还能得到家人的帮助。在亚洲,依赖至亲并不丢人。”但她承认,抽出大量时间陪伴子女对她来说很难,“作为母亲,应该在孩子跌倒时及时出现,陪伴他们迈出第一步。”

  在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这个问题上,多受访者都谈到周末与家人度假和准时回家吃饭这两点。微软亚太区前副总裁、现为微软亚洲企业服务副总裁的桑贾伊·米尔查达尼甚至每天让妻子和孩子开车来接他下班,用这种方式来确保自己能与家人共度一段时光。

  四、成功常意味着背井离乡

  就像许多亚洲人在成功之前都曾改变过职业一样,许多人是远走异国他乡后才取得成功的。当香港人程守宗还是加州一家电脑公司年轻的工程师时,就曾与一份管理工作失之交臂。他说,原因就是他不善于表达。

  接下来,他用一个月的薪水报名参加了当地电视台主持人举办的如何成为有效演讲者的培训。

  他说:“所有人都认为亚洲人只是当工程师的料,但我决定有所改变,如果不行的话,我也就回香港去。”他的策略收到了效果:现在,50岁的程守宗已经是有着4000名员工的加州软件开发商赛贝思公司的总裁兼CEO,并担任迪斯尼等多家公司和慈善机构的董事。

  对全球企业家和管理人员而言,获得成功意味着将职场扩大到海外———约有一半的管理人员都谈到了在异域他乡取得的成就。陈觉中不但在菲律宾抵挡住了美国食品连锁店的压力,还将快乐峰发展成为在9个国家拥有20000名员工的品牌。

  在迥然不同的社会中生活,常常会促使人们尝试不会在本国从事的事情,从舒适家庭的无形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对赛贝思公司的程守宗而言,在国外工作的决定使他能够“更了解自己、更加自信、更能够分清主次。”他说,在当地,一切都可能按部就班,只是被动地等待;独处国外,人们会遭遇挫折,但也能学会如何依靠自己。随着全球化对跨国界业务的推动,管理人员和企业家也有了更多机会面对本尼斯教授所说的“严峻的体验”。本尼斯说,“‘背井离乡’是一个比喻,是所有领导人发现自己的某种方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