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江苏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效益增幅明显回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 17:45 国家统计局网站 | |||||||||
2005年,江苏工业生产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但对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效益增幅明显回落等问题,需引起有关重视。 一、2005年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2005年,全省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
2、“三资”、股份制工业两轮驱动明显,贡献份额超八成。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三资”工业实现增加值3172.71亿元,同比增长2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在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中增速名列首位,拉动全省工业增长9.7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3.0%;股份制工业实现增加值3348.28亿元,同比增长21.9%,比去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增长9.0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9.8%;国有、集体、其它类型和股份合作等其他工业共同拉动全省工业增长3.8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累计贡献率为17.2%。“三资”、股份制工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累计贡献率达82.8%,是其他工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的4.81倍,成为全省工业稳步增长的“助推器” 。 3、民营工业规模壮大,私营工业活力增强。在各地政府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政策引导下,全省民营工业队伍不断壮大,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2005户,比去年同期净增3195户,拥有资产9088.82亿元,占全省资产比重三分之一强(35.7%);实现现价产值13551.02亿元,占全省现价产值比重为41.5%;完成销售收入13268.85亿元,占全省销售收入比重为41.3%;实现工业增加值3284.47亿元,同比增长23.5%,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0.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1.6%,拉动全省工业增长9.4个百分点。 私营工业活力进一步增强,生产同比加速,效益稳步提高。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965.93亿元,同比增长25.6%,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加快3.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474.38亿元,其中利润246.57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7.9%、47.7%,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3个、22.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幅分别提高10.5个、17.1个百分点;私营工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6.6%,拉动全省工业增长6.0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7.3 个、1.5个百分点。 4、大中型企业贡献份额突出,支撑作用明显。2005年,全省341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资产17791.33亿元,占全省资产合计比重超过三分之二(69.9%);实现工业增加值5011.24亿元,同比增长19.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2.2%,比去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5.7%,强力支撑全省工业保持稳定增长;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为20879.72亿元、1651.70亿元、987.95亿元,分别占全省比重为65.0%、69.2%、71.3%,对全省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6%、57.7%、57.7%,贡献份额突出。 2005年,在全省3000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省电力公司、沙钢集团、扬子石化、金陵石化、乐金飞利浦、华西集团、明基电通、南钢集团等8家大型企业实现产值均超200亿元,这8家企业累计实现产值2996.27亿元,占全省产值比重为9.2%,同比增长40.9%,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一成(11.8%);其中,乐金飞利浦同比增长1.03倍,金陵石化、南钢集团、沙钢集团同比分别增长62.6%、34.2%、27.9%,有力支撑并拉动地方工业快速发展。 5、纺织、服装行业生产加快效益提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倍增。2005年是我国加入WTO后全球全部取消纺织品配额的第一年,江苏纺织及服装制造企业抢抓市场机遇,加大生产组织力度,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行业生产加快,效益提升。2005年,全省纺织业完成产值3027.82亿元,同比增长25.8%,较去年同期增幅加快3.1个百分点,生产纱305.04万吨、布53.97亿米,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9.8%、18.1%,增幅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9.7个、5.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82.39亿元,同比增长55.3%,增幅是全省平均水平2.34倍,是同期利润增幅的5.27倍;纺织服装制造业完成产值999.59亿元,同比增长31.0%,较去年同期增幅加快16.2个百分点,生产服装25.46亿件,产量同比增长21.4%,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8.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7.41亿元,同比增长4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4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利润增幅则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5个百分点。 受国际原油价格急剧攀升带动影响,江苏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销两旺,利润成倍增长。200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产值48.78亿元,同比增长35.7%,增速高于全省6.5个百分点,是同期增幅的1.57倍;实现利润23.38亿元,同比增长1.66倍,是去年同期利润增幅的2.12倍,对全省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3%。江苏石油勘探局受益于原油价格上涨,今年以来企业效益大幅攀升, 2005年原油产量同比仅增长1.7%,产值、销售、利润同比则分别增长35.8%、40.5%、1.65倍,企业净增利润14.55亿元。 6、工业出口保持快速增长,电子行业出口总量继续领先。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7881.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3%,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6.1个百分点,高于销售产值增速5.5个百分点,工业出口在去年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在全省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简称:电子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3579.26亿,同比增长34.1%,其出口交货值总量继续高居各行业之首,是位居第二的纺织业的5.36倍,占全省出口总量的比重为45.4%,对全省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达44.3%,地位举足轻重。以生产电子产品为主的乐金飞利浦液晶显示(南京)有限公司、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希捷国际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无锡夏普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苏州飞利浦消费电子有限公司等六家“三资”企业2005年工业出口交货值均超百亿元,其中乐金飞利浦液晶显示(南京)有限公司实现出口交货值317.41亿元,同比增长1.17倍,增势强劲,跃居全省工业出口总量排名第一大户。 二、2005年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回落明显。2005年以来,企业生产购进的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价格持续保持高位,但产成品销售价格涨幅相对滞后,难以同步增长,全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2.6%)低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107.6%)5.0个百分点,价格倒挂使企业生产成本刚性增加,增收不增利,盈利能力下降。钢铁生产企业2005年遭遇寒流,处境艰难,主要原材料铁矿砂、废钢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1.5%、46.3%,而钢材价格不涨反跌,特别是进入四季度后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更是一路下滑。2005年,沙钢集团、南钢集团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0.5%、36.4%,生产成本同比分别上升38.3%、42.6%,成本增幅分别高于销售增幅7.8个、6.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同比分别减少11.60亿元、2.47亿元,降幅分别为43.4%、18.7%。 2005年,全省工业生产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但主要效益指标尤其是利润增幅回落明显,表现为利润增幅低于销售增幅、销售增幅低于产值增幅“双低”现象,与往年三者增幅利润高于销售、销售高于产值相比反差较为明显。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2651.43亿元,同比增长29.2%,实现销售收入32129.52亿元,同比增长28.8%,增幅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387.81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利润1386.54亿元,同比增长24.9%,利税、利润增幅同比分别下降7.9个、14.4个百分点;利润降幅高于利税降幅6.5个百分点,利税降幅高于销售降幅2.6个百分点。 2、国有控股企业表现不佳,运行质量有待提高。2005年,江苏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且呈现滑坡态势。全省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22.31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处于低位运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有户数957户,亏损企业户数266家,亏损面高达27.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2.82亿元,同比增长28.2%,增幅是全省平均水平5.13倍;实现销售收入4714.54亿元,同比增长19.9%,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552.7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利润235.87亿元,同比增长8.7%,利税、利润增幅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8个、16.2个百分点,且利税、利润增幅明显低于上半年增长水平。 3、土地、资金供求矛盾仍较突出,部分行业用工出现短缺。2005年,国家继续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各地可支配工业用地日益减少,一定程度上制约工业项目建设和技改扩张,给招商引资带来一定难度,受项目用地迟迟不能到位影响,部分地区协议外资项目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工程由于拆迁进度缓慢而难以推进。由于银行信贷权限的上收、企业担保条件的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导致全省信贷规模持续收紧,难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迫切需求,“供不应求”局面导致企业融资及资金使用成本提高,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较为普遍。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141.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中的工业贷款296.0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18.3亿元,降幅为28.6%。截止12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两项资金占用额为5451.39亿元,同比增长23.3%,占流动资金比重为43.5%,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全年企业利息支出同比增长26.6%,增幅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 伴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企业用工大量增加,尤其是对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熟练工种需求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005年以来,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矛盾开始显现,招工难、用工难导致了开工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生产能力的正常发挥。用工短缺现象目前主要集中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纺织服装和机械制造等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南通市纺织服装企业因受劳动力短缺影响,平均开工率只有80%左右。 4、国际油价持续攀升振荡,省内炼油企业亏损严重。2005年,国际油价在波动中持续攀升振荡。8月上旬,国际油价出现大幅飙升,8月底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一度突破70美元/桶,创出该交易所自1983年推出原油期货交易以来的最高水平。国际原油价格在最近的一年里已上涨了40%以上,目前国际原油价格虽有所回落但仍在60美元/桶上下高位振荡,受此影响,国际成品油价格也在持续振荡攀升。原油采购价格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能按价格挂钩机制相应调整到位,成品油价格严重倒挂,导致江苏原油加工企业普遍增产增收不增利,原油加工及其石油制品制造行业利润同比骤降。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586.62亿元、销售收入583.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8%、48.5%,实现利润仅为0.45亿元,而同期则盈利8.13亿元,利润同比降幅高达94.5%。为力保市场油品供应,缓解国际油价上涨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压力,炼油企业承担了巨大的损失。2005年,中石化金陵分公司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30.8%,产值、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2.6%、61.9%,制造成本则上升74.0%,累计亏损4.90亿元,而同期则盈利2.39亿元。 5、电子行业产销明显回落,支撑拉动作用减弱。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简称:电子行业)是江苏制造业中的第一大支柱行业,近年来,江苏电子行业发展迅速,始终走在行业前列,扮演“领军人物”角色,对支撑拉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进入2005年,电子行业产销增幅明显回落,对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拉动作用有所减弱。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电子行业企业完成产值5278.17亿元、销售收入5251.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1%、27.4%;产值、销售收入占全省总量比重分别为16.2%、16.3%,同比均下降0.3个百分点;产值、销售收入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1.4个百分点,同比分别下降16.5个、17.4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对全省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7%、15.7%,同比下降3.9个、4.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产值、销售收入增长4.6个、4.5个百分点,同比分别下降2.3个、2.4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实现利润183.58亿元,同比增长32.1%,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但同比回落33.2个百分点。 三、2006年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展望 2006年是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展望2006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趋利避害、迎接挑战,是实现江苏工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所在。 1、制约工业经济运行的不利因素 一是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出于国际政治和经济利益角度的考虑,国际社会对我国产品从技术、环保、数量等方面设定壁垒和限制,潜在的贸易摩擦将难以避免;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不断加大,加上出口退税率调整、利率调整等等不确定因素,对江苏持续快速增长的工业出口带来变数。 二是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日益显现。从住房和汽车两大消费热点来看,特别是2005年房产新政出台后,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增长出现明显回落走势,为实现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预计短期内国家不会放松信贷闸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油价上涨与厂家竟相降价,使许多消费者持币观望,2006年的汽车市场增幅几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两大消费热点的回落降温,相关产业的市场将受到一定影响。 三是从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一路走低、国家四部委紧急叫停32个违规电站项目及近期煤炭价格开始下降的情况看,部分基础产业已经开始出现产能过剩情况,预计2006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土地紧、审批紧短期内不会缓解,新上项目落地难、资金短缺融资难现象仍将延续。 四是国际原油价格居高难下,短期内对国内及江苏经济的冲击难以消除,尤其是对于煤炭、石油资源相对短缺、制造业相对发达的江苏来说,资源瓶颈的制约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流动资金压力增大。 2、影响工业经济运行的有利条件 一是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仍将处于较高的增长平台,预计2006年增长4%左右,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较强的外部支撑;与欧盟、美国贸易争端谈判相继签署协议,外贸出口的外部环境将有所好转,对江苏外向依存度较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行业带来利好。 二是从国内环境来看,“十五”期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为2006年乃至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氛围更为浓厚,我国经济良好的发展前景使国际制造业向我国加速转移,江苏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具备持续吸引资金、人才和技术流入的优越条件,有望成为外资转移的重点区域之一。 三是从要素供给环境来看,部分生产要素紧张的矛盾将大为缓解,2006年全省电力供求基本趋于平衡;经过多年的大力发展,全省电力、交通运输和绝大部分基础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已能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是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来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工业加快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全省工业有效投入持续高位增长,“十一五”开局之年,跨五年规划大项目继续增资、新五年规划的重点项目陆续开工,2006年投资继续保持适度快速增长仍然可期;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各项改革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的市场意识和竞争力明显提高;江苏制造业历史悠久,基础良好,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支柱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将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快速增长。 综合分析2006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虽然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与矛盾较为突出,但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较多,年内如无异常情况,预计全省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小幅回落,经济效益趋于稳定增长,工业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较好发展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