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融资体系必须改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 11:55 上海金融报

  国开行与政府合作的实践充分表明,健康金融与健康财政具有良性的互动作用,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能够形成合力,可以产生明显的放大作用,对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开发性金融的办法既是可行的,也是高效的。

  2月9日,由国家开发银行主办的“财政、金融管理与开发性金融论坛”在上海举行。
本次论坛以“共同促进建设健康的财政、健康的金融”为主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

  追求三种融资良性互动 

  记者 张若斌

  融资

  应是三管其下

  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1945年生,1970年毕业于

清华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区委书记,北京市委常委、商贸工作部部长,中国人民银行党组副书记、副行长,现任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具体做好五件事情

  今后,以资本市场为主要渠道的证券融资会加快发展,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信贷主导的融资格局还难以改变。在这种融资格局中,关键是我们如何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重新配置、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改变脆弱的融资体系,加快建立财政、信贷、证券三种融资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健康体系

  我国的资本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作用还极为有限。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发达的市政债券市场,而我国证券融资占当年总投资的比重不到1%,还无法满足重大项目建设的筹资需要。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地方财政能力和政府信用还不够强,仍需要加强建设,才能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

  《上海金融报》:您作为老金融,先是在央行,现在又在国家开发银行主政,对我国财政改革与金融改革之间的互动关系一定有所思考?

  陈元:的确。从历史的演变来看,财政和金融的关系尤其在我国,一直处于紧密交融之中。从当前我国改革的现实来看,更要充分认识建设健康财政、健康金融的重要意义。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融资以财政方式为主,由国家直接调配各方面资源,政府财政拉动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时期,财政支配金融,金融只是财政的出纳,充当“第二财政”的作用。这就导致财政的职能和风险向金融传导,造成大量的金融风险。

  《上海金融报》:您能说得具体点吗?

  陈元:1994年,随着金融体系改革逐渐深化,中央银行保持独立,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开始分离。这个时期,银行信贷虽已成为融资体系中的绝对主体,但是仍承担过多中长期投资的责任,信贷融资的财政化色彩仍然很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发生危机国家的金融风险,使得财政难以为继。人们开始强调银行风险控制,银行逐步脱离财政融资,明确要商业化,但究竟如何商业化和市场化,认识上并不明确。这时,国有商业银行沉淀了巨额坏账,大量不良资产的剥离、处置和资本金的补充,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金融运行的风险又大量向财政传导。

  因此,总的来看,我国财政、金融职能一直相互交织,但未形成良性互动,造成融资能力和效率低下。

  《上海金融报》:那么,我们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呢?

  陈元:我国应加快改变脆弱的融资体系,支撑起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当前我国融资格局具有“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信贷融资占据融资的主导地位,规模远远大于财政融资和证券融资。信贷规模虽大,但大量的不良资产、信贷资金“以短贷长”的期限错配,以及外资银行全面进入的竞争等,使金融安全面临挑战;流动性过剩也严重制约了银行体系运营的效率。2005年,中国银行业存差资金达到9万亿元,是2000年的3.7倍。尽管如此,由于商业信贷的逐利性,大量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仍然得不到商业金融的支持,还主要靠财政资金。而财政资金十分有限,难以满足“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我国的资本市场则仍处于起步阶段,作用还极为有限。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发达的市政债券市场,而我国证券融资占当年总投资的比重不到1%,还无法满足重大项目建设的筹资需要。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地方财政能力和政府信用还不够强,仍需要加强建设,才能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

  《上海金融报》:看来,融资格局短期内无法改变?

  陈元:这是国情决定的。今后,以资本市场为主要渠道的证券融资会加快发展,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信贷主导的融资格局还难以改变。在这种融资格局中,关键是我们如何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重新配置、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改变脆弱的融资体系,加快建立财政、信贷、证券三种融资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健康体系。

  《上海金融报》:那您认为国家开发银行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陈元: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开发银行几年来立足全局和长远,坚持走开发性金融的发展道路,以市场建设为出发点,积极开展与政府合作,配合和支持财政资金,培育合作各方的信用,在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形成了财政金融相互促进、有效合作、互利共赢的局面。

  《上海金融报》:你们是如何操作的?

  陈元:1998年以来,我们先后经历了与地方政府开展金融合作、信用合作和开发性金融合作的三个阶段,目前省级合作覆盖面达到了94%,与政府有关部门、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也在逐步扩大。国开行与政府合作的实践充分表明,健康金融与健康财政具有良性的互动作用,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能够形成合力,可以产生明显的放大作用,对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开发性金融的办法既是可行的,也是高效的。

  《上海金融报》:有什么具体案例吗?

  陈元:国家开发银行大额贷款承诺支持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天津市城市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很多,已成为其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的瓶颈。针对其财政资金不足的困难,2003年,国开行与市政府指定的借款法人签订贷款合同,承诺贷款总额500亿元,用于支持天津土地开发,及配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运行中,我们与市政府密切合作,建立独特有效的贷款使用管理监督机制,大力加强市场建设。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效改善了城市整体投资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不仅没有增加财政的负担,而且还增加了就业和政府税收,推动天津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2003年、2004年市本级GDP增长率分别达到16.38%和16.26%;市本级财政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38%、11.45%,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土地有偿使用收入贡献逐年增加。

  再如,我们支持赤峰市新城区建设。2003年,国开行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给予赤峰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开发公司18亿元信用贷款,用于新城区建设。目前国开行贷款到位14亿元,市财政已投入项目资本金8亿元,同时吸引社会资金38多亿元。两年多来,财政和金融良性互动,改善了当地投资环境,促进了就业,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经逐步显现。2003~2004年新城区建设先后投入建设资金10亿元、22亿元,拉动全市GDP增长1.44和2个百分点左右,实现税收4500万元和3095万元。2005年完成投资约30亿元,可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左右,新城区建设已经成为赤峰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海金融报》:国家开发银行在新的“十一五”规划里的目标如何呢?

  陈元: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第一年,中国经济将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我们要继续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使财政资源与信贷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良性互动,加速市场建设,改善整体运行的环境和效率,建设健康的企业、健康的财政、健康的金融、健康的经济,实现政府发展的目标。

  《上海金融报》:具体思路是什么?

  陈元:一是继续把政府组织优势与国开行的融资优势结合起来,扩大开发性金融合作的范围和领域,共同推进市场建设。过去国开行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国债项目建设和财政资金的配合是非常成功的,不仅确保国债项目及时建成,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效防范了财政资金的风险。下一步,我们愿进一步继续立足“两基一支”重大项目和重要领域的建设,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创新科技、国际合作、节约环保、社会瓶颈、金融合作等领域。

  二是把化解地方财政负债,作为开发性金融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过去由于事权跟财权分离,地方财权特别是基层市县财权小,导致主动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限,一些地方甚至还有很多的负债。今后我们将立足于当地的发展,密切配合政府做好发展规划,使我们支持的领域都是符合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领域,使市场建设对地方财政增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力。

  三是积极配合财政转移支付的利用。我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这将有利于增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在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中,我们将积极以开发性金融配合转移支付政府和支持的领域。引入市场建设的方法,把转移支付作为完善信用结构的一个新的重要内容,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配合财政资金,发挥融资

发动机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是继续推进开发性平台建设。目前开行已经基本完成了以城市建设为基础的平台建设,下一步将把平台建设向县域经济、工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并把过去单纯借款的平台推向健康发展的平台。对平台中的企业,我们将以市场化的方法,推动企业发展目标与行业发展目标、政府发展目标相结合,而不仅限于利润目标。这对于培育健康、有

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增强整体经济发展的活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是进一步加强与商业金融的合作。我们将不断推进业务与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发挥跨越信贷融资和证券融资两大功能的优势,逐渐形成开发性金融机构直接接通资本市场的新格局。重点是做好管理资产和管理资金业务,使商业金融能够分享开行优质的项目开发、评审、管理的成果,使社会资金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领域,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安全、高效运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87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