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谈“外汇储备投资战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 03:57 每日经济新闻 | |||||||||
许思涛[2006-02-17] 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5年已经高达8190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了2090亿美元。随着外汇储备的继续上升,如何为国家理财,似乎成为一个非常令人关注的问题。 具体而言,中国外汇储备的80%为美元资产,其中主要是美国国债或是一些机构
近期,国外财经媒体广泛引用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员就中国可能分散外汇投资策略的言论,并引发了市场人士就中国可能抛售美元的猜想。与此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暴涨加剧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不少人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应逐渐以实物资源取代以美元为代表的“纸钱”资产。 我认为,在如何妥善管理外汇储备上,存在很多误区。 在历史上,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曾试图用积极投资策略取代消极被动管理,但成功的例子不多。 马来西亚央行在汇市的惨痛教训,说明“积极”外汇管理远非想像的那样简单。马来西亚央行的主要教训,是以政府主导的投资(投机)往往受政治影响。况且,外汇市场如此庞大,根据国际交易银行估算,主要货币的日交易量就达1万亿美元。再强大的中央银行与如此巨大的市场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正是出于这种考虑,韩国央行一度考虑把部分外汇管理,外包给国外基金公司或经营效益好的知名对冲基金。然而操作上较困难。把钱给谁?如何评判基金的表现? 回到中国的外汇管理一题。比之外债(约2500亿美元)偿还和支付进口需求这两项最主要的外汇储备需求,中国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无疑太多。但从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上看,这么多的外汇还未到令中国货币政策进退维谷的地步。 换言之,中国并没有因为暂不加息或人民币升值就面临通货膨胀失控的危险。恰恰相反,当前国债价格走俏,银行存贷比下降,同时贸易盈余激增,这些均是通货紧缩可能重返的征兆。 其实,避免外汇储备过量积累的有效途径,是有限度地放松资本项目管制,尤其是进行一些资本项对外投资的尝试。目前,国家外汇管理局、证监会等多家单位公布了战略投资者直接投资A股的决定。但对外国投资者,其投资必须直接与上市公司洽谈(而不是在股市上交易),而且投资周期必须在三年以上。这些条件甚至比目前合格的国外机构投资者运作模式更为苛刻,其效果对投资项目开放、人民币升值压力无任何实质影响。 总之,目前在资本项目开放上要有大手笔,在外汇积极管理上要谨慎,而设法降低人民币资产预期回报、产生适度通胀才是外汇资产保值的最佳做法。摘自《财经》,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