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创新能力不足成中国经济软肋 靠引进技术不可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记者 李涛 16日北京报道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陈清泰在国资委研究中心的专题演讲中谈到了对企业创新的看法。

  大好形势下的隐忧

  陈清泰首先谈到了大好形势背后的隐忧:近二十年,大公司纷纷收缩业务范围,卖掉非核心业务,把实力集中于主业,着力创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构造了一个又一个巨无霸式的跨国公司,使全球产业集中度空前提高。而在中国,通过拼凑把企业做大,相对比较容易。但是要脱颖而出,产生以核心技术为支柱,具有全球意义的产业链的系统继承者和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的提供者,还有极大的难度。中国企业的弱点不仅在于产业规模、市场占有,重要的是以技术创新和品牌为代表的软实力的不足。

  可以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了

中国经济的软肋;这也是中国经济实质性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闯过的一个关口。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威胁着中国的持续发展。现在,中国是资源消耗大国,但是我们的单位资源平均产出不足发达国家的1/10;中国是世界贸易第三大国,但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只占10%;中国是制造大国,但重要技术装备主要靠引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增加,但是不仅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而且每年要为软件技术标准向外企支付高额的费用。中国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国,但是,2004年
中国电子
百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4.07%,而微软是28%,英特尔是21.9%,三星是18.8%,诺基亚是14.7%。因此陈清泰认为,不突破技术创新能力的瓶颈,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企业的竞争力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而在企业自主创新的问题上,不少企业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技术引进,最终掉进了技术依赖的陷阱,对此,陈清泰说,技术引进可以有两种模式选择:一种就是仅为了使用而引进,第二种就是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引进。由于我们在改革过程中,企业机制上的落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在技术引进上肯于花钱,因为它的效益立竿见影。而对消化、吸收却吝啬于投入,似乎是远水不解近渴。横向上,多家企业重复购买同一技术;纵向上,第一轮引进之后就是第二轮引进,结果是技术费用总量并不少,并没有完成技术学习的过程,也没有培育出自己的技术创新力量。因此,企业企图依赖引进技术来构造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而打造国际竞争力,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反思外资的过度引入

  对目前很多地区对外资的大量引入,陈清泰表示应冷静看待:跨国资本是无根资本,有不可改变的逐利性。资本流入的时候会带来繁荣,资本一旦流出就有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现在不少地方一门心思引进外资,给他们超国民待遇,而对本国企业特别是民营资本的发展关注不够,政策迟迟不能到位。殊不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需要形成内资和外资企业平衡的机制,企图完全依赖外资构造一个长期稳定的经济结构是不现实的。如果我们不能在引进外资中利用外资企业的溢出效益,培育出本地有竞争力的企业,那么我们不仅不能持续的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而且今天的繁荣可能就是日后的悲哀。

  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由于目前技术创新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且创新成果又非常容易被盗版、流失,使得技术创新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比其它投资要苛刻得多。因此陈清泰指出,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条件,最重要就是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而环保法律、技术标准、安全卫生法规、市场准入门槛等等都是政府推进技术进步的有效措施,只有使成功的技术创新能安全的获得应有的高回报的政策环境,企业才会把技术创新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才有技术创新的持久动力。

  与此同时,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调查显示,即便在大型企业十分强盛的美国,技术创新83%的成果仍然来自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产权清晰、机制灵活、市场嗅觉敏锐、勇于冒险,有利于分散风险,这些特制使它们成为技术创新的一支生力军,但是中小企业是企业群体中的弱者,很多科技企业创业者有创意、有知识,但缺乏资金和商业运作经验,政府的政策扶植和培育专业化、网络化的服务辅导体系是提高成功率必不可少的条件。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应该成为中国技术的亮点,应该为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多贡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38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