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泉州现象:缺工倒逼工会维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 02:06 第一财经日报

  维权模式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本报记者 邵芳卿 发自福建

  再过一天,张惠评将应邀带着福建省泉州市的几位企业家前往四川绵阳,此行的目的仍是招工。

  这只是今年节后泉州市总工会为解决当地企业招工问题派出的第一批人员。而绵阳只是数十个与泉州市签订劳务合作协议的内地城市之一。

  就在今年春节前夕,上千名湖北籍工人踏上由泉州至武汉的“诚信泉州·员工返岗”专列时,他们发现,前来送行的人群中赫然有泉州市五套班子领导的身影。在泉州市,当地政府采取各种手段吸引农民工。而现在,这批湖北民工节后也迅速回到泉州,他们都把此地作为打工的首选地。

  节后民工回潮泉州

  “能招来多少就能消化多少!可以坦白地说,今年泉州还缺工十几万!”昨日,这位泉州市总工会副主席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但请媒体不要误解,这些基本都是全市净增的用工需求,是由全市十几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率带来的需求,绝不是务工环境恶化产生的。”

  张惠评向记者透露,经总工会调查,今年春节后,泉州市全市工厂工人的返岗率高达90多个百分点。“这几年的关爱行动很见效,外来工基本上没什么跳槽。”

  说这番话时,由泉州市总工会主办的为期20天的“魅力泉州、温馨工会”外来工免费游泉州活动两日前刚结束。据不完全统计,超过50万人次的外来工免费游览了该市各大景区、景点。而2月18日,由泉州市总工会等单位主办的“活力泉州感动员工十佳民营企业评选”结果又将揭晓。

  而在春节前的1月22日上午,137名优秀外来工仅以300元的代价乘坐东方航空公司包机自泉州晋江机场飞抵四川成都。

  泉州民工回潮的现象,与《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春节前持续一周对当地构建外来工维权新模式的调查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印证。

  早在2000年,泉州市还仅拥有38万多名工会会员。而2005年12月15日,全国总工会执委、泉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傅福荣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28万。

  “其中105万是外来工,他们大多来自私企,是我们的工人阶级新军。”傅福荣说。

  这百万新军究竟如何迅速炼成?

  缺工倒逼维权

  “多年来我们把外来工维权作为重中之重,外来工维权就是工会成功之所在。”傅福荣称。但他同时承认,在工会发展背后是近几年突如其来的用工荒造成的压力。

  傅福荣透露,2003年泉州市缺工达20万人,2004年达17万人。“开始大家都不承认,可是与领导下去调研发现,永春、德化、安溪都缺工万人以上,沿海的晋江、石狮更多。”

  而2005年4月,牵头承办劳务合作洽谈会的泉州市总工会调查发现,各县区上报的用工需求仍达20万人。

  “大量外来工被大大小小企业家廉价雇用,造就了许多品牌企业利润逐年以几十个百分点增长的神话,但外来工的权益并没得到保障,也未融入当地社会,逐渐形成隔阂,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傅福荣称,“这是一种悲哀!”

  于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泉州屡屡发生追缴欠薪事件。

  傅福荣清楚地记得,1997年,时任总工会副主席的他在会上提出应在企业中大力推行集体合同以保障外来工权益,从此泉州市总工会的维权脚步一直未停滞。

  1999年,傅福荣提出了泉州工会工作中心应从城区向乡村转移、从国有经济向非公经济转移,工作模式从计划经济型向市场经济型转变,提出建设以乡镇(街道)工会——村(居、社区)工会——非公企业工会为主体的“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

  其中最关键的是工作模式转变,要求把工会转变为“党领导下的依法主动维护职工权益的代言人”。

  为解决非公企业工会力量薄弱的难题,泉州市公会决定在各级工会中,维权上浮一级(上一级工会介入维权)、服务下沉一级,并推出区域性工会组织,由村镇工会介入解决企业维权事宜,并辅以岗位大练兵等活动(仅去年开展9000多场、人数达50多万人)。

  工会会员持会员证,甚至可以在泉州市120多家服务点享受涵盖旅游、购物、娱乐、教育等各种消费项目的优惠服务。

  “这些措施解决了企业主与工会主席的尴尬处境,获得职工的信任,企业发现工会是帮手,也树立了上级工会的权威。”傅福荣说。

  以上这些措施,让泉州市的工会组织和会员迅速增加,到2004年底,泉州建立了基层工会19220家,会员126.5万人,其中非公企业工会16693家,会员105.5万人。

  化解欠薪上访事件

  在诸多吸引外来工加入工会的措施中,工会为其发挥的维权作用是最被看重的。

  据傅福荣介绍,泉州外来工长期以来每天工作至少12小时,而工资仍停滞在10年前的水平——每月500~800元。即便如此,一些企业仍然拖欠工资。

  泉州市总工会的一份资料显示,接到的上访和投诉案件中,70%以上都与拖欠工资有关。劳动部门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由于用工单位拖欠、克扣、截留劳动者工资等所引发的争议占79.12%。

  在他看来,民工荒的实质就是外来工维权出现真空。“外来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他们有多方面的需求,首先要做人。”

  于是,泉州总工会多年来维权新招迭出。

  2002年4月,泉州市总公布了13部欠薪举报电话。这个举措在当时缺工并不严重的背景下被一些工会干部批评为“自找麻烦”,傅福荣却在会上回应属下:“去学习《工会法》!”

  同时,工会还发挥当地媒体的力量。恶性欠薪事件不断在媒体上曝光,以致有一段时间,在分管维权的泉州市总工会副主席蔡金宝看来,奔波在路上的维权记者已经与工会干部无异。

  这样坚持的结果是,从2003年开始,泉州市因欠薪而上访事件数为零,几年来,共接到举报欠薪1430件,解决96%个案。

  2003年11月,泉州市总工会首创发起东西部城市工会联盟,将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就业维权对接,既解决企业的用工难题,又帮助外来工规范就业,实现源头维权。向四川、河南、安徽等20多个省市工会发出建议函,得到积极回应。这一经验后得到全国总工会的推广。

  2004年起,工会还争取到泉州市政府每年50万元的工会帮扶维权经费,并形成制度。当年春节就喊出“困难职工没钱过年找工会”的口号,并按每人300~500元予以补助,首年发出十几万元“过节费”。

  维权还需立法先行

  2005年4月,泉州市总工会牵头召开企业劳务合作洽谈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前来。合作洽谈会上,泉州市总工会与重庆市长寿区等地区签订就业维权协作协议书11份,泉州百家企业达成用工协作意向36260人。

  同月,褚立、王秀黎、刘庆和许洁四位外来工获准列席泉州市政协会议,在分组讨论中分别就办外来工子弟学校、大力宣传泉企不断改善外来工待遇、解决外来工技术职称及取消暂住证等热点问题发出呐喊。

  2005年4月27日,泉州市鲤城区的数十万“外来工”称谓悄悄被“新鲤城人”取代,并在当地计生部门发放的优惠卡上体现。此外,在现居住地居住2年以上、符合政策规定生育的子女,就近入学入托免交跨片区费,初中入学与当地居民一样参加电脑派对,免费享受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户籍是破解外来工问题的关键,我们要让外来工成为自家人。”一位当地官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2005年8月3日,泉州市首期优秀外来工子女夏令营启动。傅福荣表示,希望他们热爱并融入泉州,成为将来建设泉州的主力军和新一代泉州人。

  2005年岁末,泉州市总工会和市劳模办又作出决定:凡外省来泉务工人员、户籍不在泉州的市级以上劳模,可与泉州劳模一样享受在泉申请特困补贴、参与娱乐、健身、体检、免费进入公园景点参观等六项同等待遇。

  目前,泉州市共有8万名外来工子女入校就学,晋江市甚至将外来工子女免费享受义务教育写入“十一五”规划中。

  此外,让傅福荣欣慰的是,原先综治工作全省排名靠后的泉州,现在已名列第一。

  谈到外来工维权的困难,傅福荣坦承,从工会自身来说,工作模式向市场经济型转变还必须切实推进,工会干部的素质仍须提高,工会履行法定职责尚缺乏刚性,为提高外来工的觉悟还要继续扩大宣传,在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社会环境培育上仍须有所突破,建议修改《劳动法》、出台《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

  傅福荣对泉州未来维权有多项筹划。他透露,泉州市委已同意设立职工维权联席会议,拟每季度联合劳动、工会、司法、公安、信访等部门召开会议解决重大疑难杂症。此外,市总工会将在与四川省建立互派维权专员的基础上,扩展到江西、安徽、湖北等省;将城市联盟内容细化;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维权。

  相关链接

  泉州模式获政府创新奖

  1月13日,泉州市总工会的“外来工维权新模式”项目获由中央编译局发起的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

  “这两年案件少了!”在泉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法制与监察科科长陈清发看来,工会和劳动部门互相促进,“做了很多工作”,“三级工会”建设、建立维权网络并大力曝光、乡镇派驻专职工会干部、企业设工会协调员等措施在泉州劳动监察人手少的情况下等于增加了执法力度,不断规范并改善了用工环境。

  福建省总工会副主席路平向记者表示,泉州市外来工维权模式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职工、企业的好评,为泉州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突出而有效的贡献”。

  在肯定泉州市总工会的维权模式的同时,一些学者提出了更多建设性意见。

  福建省委党校研究外来工维权的学者沈君彬指出,除了充分发挥工会的功能,尤其要注意发动全社会的力量维权,否则,“大环境变了,外来工在变,而企业仍然是低成本扩张,维权形势仍难乐观。”此外,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及其在维权问题上的复杂性,他还提议应尽快制定、出台《农民工权益保护法》。

  《劳动法》、《工会法》权威、中国人民大学关怀教授向记者表示,他先后两次到过泉州考察,对泉州维权模式表示认可,他指出,应为工会维权创造更好的法制环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