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称洋彩电利润高出国产品牌100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 16:17 财富时报 | |||||||||
本报记者 张 颖 “直降5000元的索尼40英寸液晶电视,依然有高达1万元以上的利润空间。”近日,彩电业资深人士向记者爆料说,国产平板电视的合理价位,使洋品牌不得已祭起了降价大旗,其暴利仍百倍的高于国产品牌。
降了价洋品牌利润仍高出国产品牌100倍 2006年春节前,索尼、松下、夏普、三洋、东芝等八大洋平板电视品牌悄悄形成“降价联盟”,集体降价。索尼率先发起降价狂潮,其40英寸液晶电视直降5000元,其他几款也降了2000元左右,整体降幅高达20%,引发了洋品牌平板电视降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随即夏普将其新推出的6款液晶电视价格大幅度下调,平均降低4000元;三洋也紧跟将一款32英寸液晶电视降至9980元,降幅约2000元。 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洋品牌欲以价格策略抢食国产平板电视春节市场销售份额的行动。然而,由于洋品牌降价后价格比起TCL、康佳、创维等国产彩电还是贵出一大截。“一台索尼平板电视的利润,相当于100台国产彩电的利润。”一位彩电业人士向记者透露说,索尼40寸以上平板彩电的成本不足1万元,此次大幅降价后,每台利润还高达1万元以上。据悉,松下、夏普、三洋、东芝等洋平板电视的每台利润也是如此。而同样品质与技术的国产彩电,售价一般在1万元左右。记者了解到,目前,TCL、长虹、康佳、海信、创维、厦华等国产彩电企业,一般将彩电的利润率控制在5%至10%左右,这是家电行业的合理利润。国产平板彩电的每台纯利平均为100元。 国美、苏宁等电器连锁卖场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洋平板电视的降价引起了消费者极大关注。但看到洋品牌彩电降价后的均价仍在25000元的高位上,原本打算购买洋平板的消费者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售价为1万元左右的国产彩电。消费者对洋平板电视是“打听的多,买的少”,商家表示春节期间平板电视销售的七成是国产品牌,“洋彩电降价后并没有直接拉动市场”,在春节市场上演绎了一出滑铁卢战役。 洋彩电以洋装赚大钱 “洋平板彩电与国产的在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娘生的,只是名字不同罢了。洋彩电披上洋装赚取了巨额利润。”这位业内人士还透露说,在平板电视领域,国产彩电和洋彩电企业在技术上都处于同一起跑线,面板同样是从韩国、台湾等地的专业面板供应商进口的,IC芯片技术基本上都是来自美国硅谷;与成本相关的原料、采购、人工、研发、销售成本大致都是一样的;产品品质上,国产彩电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已具有很多独创技术,质量上和洋品牌不分雌雄,而有些洋品牌甚至是在中国二、三流的代工企业贴牌生产的;在售后服务等方面,国产品牌的投入甚至远远大于进口品牌。“如果说洋品牌在显像管电视时代是领跑的话,在高科技的平板时代却早已落后。因为现在全球的彩电制造中心已转移到中国”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李顺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破的。 据了解,洋彩电能依靠品牌优势和“洋身份”,将价格定为国产品牌的数倍,赚取了巨额利润。如日本许多电器公司在全球都是大幅亏损,而在中国却获巨额利润。因为他们在中国销售的平板电视价格要远远高于在国外的售价。业内人士还指出,洋品牌主要利用了中国消费者对洋品牌的成本、技术、品质、定价“不知道”的“品牌错位”,故意将价格定得很高,刻意营造一个“高价一定等于高质”的高端品牌假象,赚取大钱。据权威机构统计,中国人去年一年多花掉了200亿用来购买洋彩电。 国产品牌逼宫洋彩电 暴利面临终结 多项调查资料表明,以前国内彩电市场高端市场80%是洋品牌,特别是日本品牌,但经过20多年的彩电肉搏,中国品牌已经占领了中低端市场的95%,占领了高端市场的80%。近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平板电视全国性消费调查中,索尼在华的销售跌出前七名,TCL、创维、长虹等国产品牌分居前七名。 中国家电协会陈钢副秘书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国产平板电视占据平板电视80%的市场份额及国产品牌灵活多变的营销战术,洋彩电还将继续打出降价牌,“而且降幅还不会很小”。苏宁电器人士判断说:“洋品牌不会甘心把平板市场拱手相让,特别是目前平板电视市场还处在启动期,洋品牌不愿意重蹈显像管电视覆辙,所以中外品牌间的价格博弈还将继续。” 陈秘书长还指出,从2001年起,中国企业已经在彩电制造技术上迎头赶上了世界水平。中国彩电业在背投、等离子、液晶等高科技电视领域全线发力形成的平板电视冲击波,把外资彩电领头羊索尼从“特丽珑”彩电的暴利狂喜中一下子抛在了后面。中国彩电的崛起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彩电企业集体舞起“技术突围”与“价格制胜”双剑的结果。 陈钢认为,世界制造中心有三次变迁,第一次是从英国到美国,第二次是从美国到日本,第三次就是从日本到中国。中国彩电是这一方面的最杰出代表,其表现为,一,中国企业做彩电非常专心、专业,许多洋品牌特别是日本品牌,拆开彩电,其大部分零配件都是中国制造的。中国掌握全球80%的彩电生产线,如TCL彩电销量全球高达2200万台,相当于日本总销量的50%;二,中国彩电企业如TCL、创维、康佳、厦华、海信等,每年的研发、生产、推广的投入均很大。洋彩电企业并不特别看重这个行业,而大多数洋彩电的生产交给中国企业,如索尼一直在向互联网与动漫产业转移,尽管这个转移很失败;三,中国彩电企业开始全球范围的整合,如TCL携手汤姆逊、创维联手德州仪器、长虹握手微软等,也必将有一大批洋彩电被中国企业收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认为,面对中国彩电的强势突围以及“成本趋同论”与“技术趋同论”的现实,价格已成为市场上最敏感最关键的因素,洋彩电的价格只有真正做到“价值的理性回归”,才有可能重拾昔日的辉煌。 对于中外平板电视品牌新一轮的较量,业内人士说法不一。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本月内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洋品牌都会休养生息,市场将趋于稳定。如果双方不能在“3.15”期间交手,那么“五一”黄金周前较量将会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