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在中美经贸论坛上讲话(实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 08:13 新华网 | |||||||||
在开放中发展中国金融业 吴晓灵 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高兴有机会同美国各界知名人士共同讨论中美经贸发展问题。中国和美国是世界的两个大国,两国的友好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中国人民自主的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促使我们主动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世界经济潮流。开放给中国带来活力,开放推动中国改革的深化。改革的深化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中国在开放中发展,世界也在中国的发展中受益。 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也得益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1979年10月,中国改革开放的设计师和领导者邓小平先生,请荣毅仁先生组建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这是一个经营范围广泛的集金融业与实业为一体的集团公司。它的设立为中国经济开辟了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利用外资的窗口和国际融资的窗口。此后,中国开始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代表处、营业机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等等,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是金融业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从以“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为荣的狭隘认识中走出来,学会运用金融工具和国际资金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负债是一个无奈的选择。过去,中国人要购买一件较昂贵的物品,往往要存款数月或者数年。如果借钱,会被认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或自己没有本事。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曾经以既无内债又无外债而自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经济交往的逐步加深,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1979年起,中国政府恢复了中断20年的外债举借,当年获得35亿美元国外借款。1981年,中国政府决定发行国库券,当年发行近49亿元人民币。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贷款消费的观念也逐渐被中国的普通百姓所接受,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离不开金融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和便利。1985年,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贷出了第一笔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截至2005年末,中国国债余额2.7万亿元人民币,外债余额2600多亿美元,住房按揭贷款余额1.8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银行业资产已达37.5万亿元人民币,是中国GDP的2.06倍。 是金融业的改革开放,让中资金融机构在市场的竞争中特别是在与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中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外资金融机构也在中国的不断开放中得到了发展。外资银行在与中资金融机构竞争中所展示的方法、理念对中资机构起到了示范作用,比如外资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服务、对银行业务的专利申请、对银行账户服务收费、细分客户市场以及内部管理中的制衡理念等都对中资银行改进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海是中国内地金融业最发达的城市,也是金融业开放度最高的城市。但这并没有对中资金融机构的发展造成影响。上海的中资金融机构基本上是各家银行盈利水平最高的分行,资产质量最好的分行和金融产品创新最多的分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入,中资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中资银行实现盈利从2001年的23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5年的2532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中资银行的贷款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改善,不良贷款率从2001年25.4%降到了2005年的9.8%。外资金融机构的盈利从2001年的1.96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4.46亿美元。 中国是一个信守诺言的国家。中国政府按照加入世贸组织协议,按时甚至部分提前兑现了金融业开放的承诺。2005年12月,我们提前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哈尔滨、长春、兰州、银川、南宁5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从而使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从18个增加到25个。在证券业和保险业方面,除尚未开放合资公司从事A股承销外,中国政府已在市场准入和业务范围上全面落实了入世承诺。 目前外资入股中资银行如要享受中资银行的业务范围,入股总比例不能超过25%,单个外资不能超过20%。到2006年底当中国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后,这一比例限制只在税收征收上有意义,对业务经营范围的自由度将不再有约束力。 入世这几年的实践表明,尽管这几年外资银行的业务增长比率高于中资金融机构,但外资银行占全国银行业的份额并没有太大的变化。2001年和2005年,外资银行资产占银行业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和1.89%,人民币贷款占比分别为0.35%和0.55%,外汇贷款占比为14.7%和20.97%。随着2006年人民币业务的放开在人民币业务方面的比重可能会有所增加。 到2005年已有25家外资银行向中国20家中资银行投资入股(其中有些银行或投资人入股多家中资银行)。我们认为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引入战略投资者主要目的是引入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是为了促进中资银行治理结构的改善。对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的监管当局提出了“长期持股、优化治理、业务合作、竞争回避”的原则,在国家保持绝对控股权的前提下增加外国投资人和社会公众投资者,将会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改善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银行改革过程中引入战略投资人不会危及金融安全。我赞同成思危副委员长的观点,金融安全是个宏观概念。金融安全从微观上讲是要保持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不要因个别机构的经营不善而导致系统性挤兑风险;从宏观上讲是保持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保持币值和汇率的稳定,不出现剧烈的波动,是一国的宏观调控能力问题。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让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家绝对控股权下变得更健康不会影响金融安全。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宏观上把握国民经济的结构均衡,让经济运行机制更具灵活性,让我们的经济运行有更强的适应性,否则会殃及具体金融机构的经营。坚持改革开放,理顺大体制是金融业长治久安之计。在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的同时引入国内投资人是我们所期待的。这要求我们加快国内资本市场改革的步伐,让中国的投资人享受中国经济改革的成果。 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为世界资本提供了投资机会,使各国投资者能够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利益。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也需要一个相对宽容和相互理解的国际环境。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结构失衡,国际油价剧烈波动,以及美国持续的“双赤字”问题等不稳定因素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也对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按照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稳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努力创造一个中国与合作伙伴双赢的局面。 谢谢大家! (本文系吴晓灵副行长2月14日在中美经贸论坛上的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