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指出需正确认识人民币存贷比继续下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 07:37 东方早报 | |||||||||
据新华社上海2月13日专电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13日发布的2005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指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汇率的不确定性加大了企业的决策难度,汇改的影响仍应引起关注。此外,上海的金融机构“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人民币存贷比持续下降的问题”。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尽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总体较小,一些企业也通过采取‘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增加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使用以及增加对保理等贸易融资方式的使用等来规避汇率风险,但也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情况:一是汇率的不确定性加大了企业的决策难度;二是企业对汇率避险的知识比较缺乏;三是能够为企业接受并使用的汇率避险产品较少。”央行上海总部的金融运行报告提醒说。 报告指出,2005年上海全市贷款增加总体适度。主要表现为,一是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仍高于生产总值增长率与CPI上涨率之和;二是考虑到前几年金融机构贷款增加较多和资产多元化趋势等因素,目前金融机构存贷比和备付率也处于合理水平。 但是,报告也指出,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存贷比指标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原因有:一是金融机构资产运用渠道日益多元化,除可以发放贷款外,还可以投资央行票据、国债、金融债和企业短期融资券等;二是上海市商业银行大部分是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分支行,商业银行资金由总行统一调配使用,区域性存贷比指标不能反映商业银行整体资金的运用情况;三是贷款及存贷比指标也不能完全反映金融机构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还通过商业汇票承兑、保函、信用证、债券发行担保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据统计,2005年末,上海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为67.2%,比年初下降3.7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这是商业银行内部机制改革和外部环境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央行上海总部的金融运行报告指出。 根据央行上海总部提供的数据,2005年末,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798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3%,增幅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全年各项贷款增加1786亿元,同比少增26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