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商务部称上半年能源价格仍将高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 01:38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侯利红 发自北京

  中国商务部预计,今年上半年高企的能源价格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昨天商务部发布的“2006年上半年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供求状况调查分析”显示,2006年上半年中国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供求将基本保持平衡,但能源、有色金属和木材市场供需
仍然偏紧,预计其价格在高位运行同时还会略有上升。

    能源、有色金属价格高位企稳

  在对煤炭等10种

能源产品的调查中,大部分调查意见认为供求会基本平衡,但价格可能上升。

  调查结果认为,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将随着冬季取暖期结束及主要耗能产业需求减弱继续向宽松方向转变,煤价将以平稳、小幅震荡为主。

  “别的煤种我不敢肯定,但电煤的价格比起去年,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世宪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和煤价一样,成品油的价格也不会原地踏步。调查报告认为,国内生产受资源约束,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国际高油价短期难以出现实质性回调,汽油、柴油以及燃料油市场,预计今年上半年内价格均会上涨。

  同样呈现高位震荡的还包括有色金属。调查报告认为,今年上半年,铜市消费需求增长将有所回落,市场供需将由供应偏紧向基本平衡转变,价格在震荡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电解铝随着行业自律加强,产量增幅放缓,供过于求的矛盾将有所缓解,市场行情估计也会呈现小幅上扬态势。

  调查报告预计,钢材等50种黑色金属商品的价格也同样将回落。由于国内钢材新增产能集中释放,供大于求的局面加剧,虽然钢材需求仍将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但价格仍会处于低位运行、小幅回落状态。不过,受钢材生产成本支撑,钢材价格跌落幅度不会太大。

    预计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

  商务部分析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国内消费需求、进出口和国内基础设施投资的良势增长,2006年上半年,中国生产资料市场销售仍将增长10%以上,预计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同比上涨1%。

  不过,商务部提醒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也存在四个不利因素:国际

石油价格持续高位徘徊,对国内石油供应和消费的不利影响加大;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贸易摩擦增势不可避免并呈常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引发激烈的价格竞争,企业亏损面可能会扩大;重大突发性事件和投机炒作行为可能对市场平稳运行带来影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5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