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影响2006投资走势的六大因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 10:40 《中国投资》

  ○ 马凤桃

  2006年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启动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国家大力提倡节约能耗、减少污染、建设和谐社会、让老百姓最大限度分享经济快速增长成果的年份。

  在大力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更多地围绕消费需求发展经济等政策取向的引导下,2006年产业投资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在此我们将对今年投资有影响的国内因素逐一加以分析,让投资者更清晰地判断2006年的投资形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因素一:人民币汇率

  在对投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中,汇率无疑是牵一发而动全军的重要因素。而人民币去年进行的汇率机制改革,也为今年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埋下了伏笔。

  安邦咨询公司分析师张巍柏预计2006年人民币将进一步升值。他认为,以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至今为止已有显著升幅,证实了央行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政策较单一盯住一种货币或与一种货币挂钩的方式为佳。

  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师龚方雄预计,即使出现强美元情况,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仍将继续上升;若美元转弱,人民币兑美元则将出现显著上升。总而言之,各个基本经济因素仍然利好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龚方雄认为,从根本上讲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依然巨大并且在增长:即使在人民币首次升值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强劲,贸易及经常项目盈余仍创新高。2005年的经常项目盈余预料将超过1500亿美元,是2004年的2倍之多。受此影响,中国于2005年前9个月的外汇储备增加1591亿美元至769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0%),仅次于日本。同时,大量外汇流入推动国外净资产总额上升亦令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受到严重制约。

  在张巍柏看来,汇率对投资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影响进出口、资本流动等实现的。人民币升值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出口产品的美元价格会上升,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降低国外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进口产品人民币价格会下降,相应增加了国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从而引起国内投资的减少。

  另外,汇率还会通过资本流动影响投资。汇率变动对长期资本的流动影响较小,因为长期资本流动主要以利润和风险为转移。在利润有保证和风险较小的情况下不致出现大的波动。但短期资本流动常常要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2006年,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将更愿持有以人民币计价的各种金融资产,因而会发生资本大量流入的现象。同时,投资于汇率较高国家的金融市场可能谋取更多的收益。因此,汇率升值,会增加对金融资产的投资。

  因素二:银行改革

  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也将涉及到技术及运作方面的问题,这与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是分不开的。

  虎杰咨询公司张寅指出,近两年来银行改革力度明显加大, 以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资本市场

股权分置改革、以及短期融资券发行等事件为标志,推动中国金融体制进一步向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建设的提升。在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风险监管体系建立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银行的资本约束变硬,贷款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在资本补充渠道不通畅的条件下,贷款总量的增长约束也相应增强。

  自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来,贷款增长越来越受到资本充足率的约束。这一约束在宏观上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货币供应量增长和贷款增长的关联性降低,出现所谓宽货币、紧信贷的格局。二是银行资金大量涌入金融市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2005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不断走低,银行隔夜拆借利率最低时已基本接近超储利率0.99%这一底线;第二,银行资金大量投资于债券市场,使债券收益率不断下跌。到2005年11月底,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占全部债券托管量的比重已由年初的65%升至71%,债券资产在商业银行资产中的比重已上升到18%,与此同时,其存贷比却由年初的74.4%降到10月底的69.16%,这一升降集中反映了银行通过调整资产结构减少资本需求的经营策略。

  从长远看,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大量贷款被剥离出去,银行的生息资产大幅减少,新业务品种如中间业务等又在起步阶段,必然会影响其收入的增加。为防范发生新的不良资产,授信制度、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将更加严格,基层机构的贷款权限将更小,由于众多的中小企业难以在短期内达到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支持条件,从银行融资的难度将比以前加大,将间接地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因素三:消费物价

  在人民币汇率变动,银行改革的同时,消费物价对投资的影响作用也日益显著。

  在张巍柏看来,近两年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农业税减免,有力地促进了消费需求较快增长。稳定的经济增长使人们对经济前景、收入预期充满信心,消费信心逐月提高以及2006年开始实行的个人所得税等利好因素将继续推动今年消费需求的扩大。尽管消费需求较投资滞后是经济周期由上升期转向稳定期的重要特征,但是消费高增长对提高投资者信心和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消费需求的较快增长,必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涌入。

  谈到对2006年物价形势的判断,张巍柏指出向上、向下的压力存在相似概率。上升因素主要来自资源性产品。一是石油价格特别是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可能使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波动更接近,形成通胀压力。二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能源等资源性产品的消耗提出了硬性的约束指标,水、电、煤、气等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势在必行,2006年这方面的改革力度会有所加大。三是地价改革将建立规范的基准地价,确定和协议转让最低价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也会形成价格上升压力。土地、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降低产品利润率,使投资增速放缓。

  价格下降的因素主要是产能过剩。前两年投资产能过剩行业,如钢材、电解铝、水泥等产品价格仍将面临一定的下降压力;而消费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价格存在继续下降的风险。这些因素也将导致相关行业的利润下降,投资回报率降低,从而减缓投资增长速度。

  因素四: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不仅影响物价水平,也直接对投资产生不小的影响。

  谈到产能过剩,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本轮周期在经历了2003~2004年的投资高速增长后,2005年以来产能过剩的问题又逐渐显现,这在钢铁、电解铝、水泥、炼焦、电石等上游产业以及汽车、电器、纺织等下游产业都有突出表现。

  简单回顾一下改革以来的经济运行,我们曾有过5次通胀,这5次通胀的传导机制十分相似:投资盲目扩大,带动货币信贷快速增加,继而推动上、中、下游价格上涨。

  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需求约束渐强,在通胀时期过度投资形成的产能受制于需求约束难以充分释放,形成最终消费需求与产能之间的缺口而导致通缩。比如1996年经济“软着陆”后,由于前一时期(1992~1994)形成的过度投资而增加的产能扩大了2倍,而同期的消费只增长了50%,又适逢亚洲金融危机,结果在1998~2002年首次出现通缩。

  从中长期趋势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技术和资金约束趋于弱化,项目建设周期逐渐缩短,但买方市场下最终消费需求对投资的约束会越来越强,在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并且投资效率不高的增长方式下,由于产能过剩而导致的通缩风险值得警惕,也是未来较长时期内宏观调控面临的一个挑战。

  因素五:劳动力成本

  在警惕通缩的同时,劳动力成本仍是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

  多年来,廉价劳动力一直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尤其是大城市更为明显。美国所罗门公司亚洲首席经济分析师丹·汉纳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就指出,“在中国某些地区投资的劳动力成本因素正在消失”。他认为,当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劳动力成本会在一些地区、一些行业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对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在华投资的外国企业感受最为直接。据日本优尼电子公司介绍,该公司1992年在中国深圳投资设厂,当时公司工人的平均工资相当于8000日元,但到2005年已涨到了1.8万日元。

  2006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还将逐渐上涨,对于人工成本占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直接导致产品的总成本提高,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必然有所降低,对投资肯定会产生一些影响。广东丰泰是美国耐克公司在中国的一家代加工厂,多年来,大多数耐克运动鞋都是由耐克公司下单,丰泰代加工的。但2005年以来,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耐克却把许多本该给丰泰的订单下到了越南,不但大规模扩充在越南4个加工厂的生产线,还投资1600多万美元在越南新建一家工厂,并计划到2006年底,把越南建成耐克公司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由此可见,劳动力成本是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的关键因素。

  因素六:产业结构调整

  在影响投资的因素中,产业结构是左右投资者的关键因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张立群认为:2006年农业投资将得到加强,工业投资增速放缓,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基本保持稳定;同时,煤、电、油、运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投资增速加快,大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

  其中房地产投资、城市建设投资仍然有很大空间。在收入和家庭财产增长的基础上,广大城市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潜力巨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很快,也蕴涵着很大的住房需求。总体看,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空间继续增长。由于住房开发和人口向城市转移,对城市建设的需求也变得十分旺盛。目前对房地产业的支持逐步增加;特别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地方政府建设城市的热情将比较高。这些因素都会推动房地产投资和城市建设投资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在设备更新投资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在需求约束下,当前市场竞争比较激烈。食品、轻纺、家电、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产品更新、技术更新速度很快;在民营经济、外资经济飞速发展,国有企业体制机制进行一定转变的基础上,企业适应市场需求,主动进行更新改造的能力增强。在此背景下,设备更新性投资比较活跃,增长潜力很大。

  而能源运输、社会公共事业投资仍会保持较快增长。由于这些方面的能力仍然短缺,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将继续扩大,因此这些方面的投资仍会保持较快增长。

  由于近年来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可持续性也相应增强,而2006年又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上国内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未来投资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49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