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上海:从平价病房到平价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 15:07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彭朋 上海报道

    平价病房的诞生

  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吴老伯多次住院,同样的病因在同一家医院,同样住院10天,去年上半年吴老伯花去了2000多元;而今年才花了近一半的钱。

  原因在于这家医院新开的平价病房。

  今年1月,上海闸北区北站医院推出上海首家平价病房。医院方面提供给记者的一份《北站医院设置部分平价病房的条例》中,写有如下优惠标准:入住平价病房的病人,如果是医保病人,第一次住院时,免去首付的20%,个人自付部分优惠50%;本年度再次住院,个人自付部分全免。如果是自费病人,涉及的检查、诊疗、治疗、护理和手术费均优惠10%,床位费优惠50%。

  这份《条例》还规定,该院平价病房的受惠对象包括三类人:低保户、特困户、经济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入住“平价病房”,须有本市户口所在街道办事处民政科或居委会开具的相关“特困”证明。同时住院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两周,收治的病种也以各种急需的短期治疗疾病为主,慢性疗养性疾病除外。

  “我们这里早在元旦期间就开始设立平价病房了,但我们不敢宣传,”接受记者专访的该院院长杨乃明表示,“直到不久前,有某位领导来医院视察,对我们这种平价病房的模式和做法十分感兴趣,这才有了2月初众多媒体的报道。”

  据杨介绍,从今年元旦期间开出平价病房至今,一个月的时间里,总共才收治了12位病人,其中有8位已治愈出院。2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医院9楼的2间平价病房,发现每间都只有2位中老年人入住,其他10张床位空置。

  杨乃明现在担心,经过新闻媒体的报道,随着医院知名度的提高,平价病房的人数肯定会越来越多,“这几天,我们已经接到四五十个咨询电话了,如果来平价病房住院的人太多,我们将难以承受。”而如何界定“经济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这对医院来说也是个问题。

  杨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北京兆真医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这是一家由亿仁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加拿大国际医疗服务集团(CAMSI)成立的专业性医院管理与咨询机构。今年7月1日,该公司正式托管地属闸北区的公立二级医院北站医院。作为专业化的医院管理公司,北京兆真需要的是向管理要效益。

  “我们也有经营指标,同样也面临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难题。”双重身份注定杨既要对闸北区卫生局负责,同时还需要对集团投资负责。

  但杨否认开设平价病房是出于政府的压力,表示平价病房只是医院的一个项目,而不是平价医院,这个项目亏损可以通过提高医院其他项目的收益来填补。不过他开始担心,一旦平价病房声名鹊起,医院的经营压力将会增大。

  艰难“平价”路径

  上海海江医院则是上海首家对外宣称平价的医院。

  位于上海虹口区江湾镇的海江医院,是一家从部队医院改制过来的民营地段医院,知名度不高,2005年12月20日前也不享受医保定点政策资源。

  2003年9月,为扩大影响力,该院打出“平价”大旗,自发降低医院药房内零售的152种常用药价格降幅在30%以上。媒体公开报道的数据显示,降价当月,药品收入下降3成,但门诊量翻了一番,由日均100多人增加到200多人,因而医院总业务收入不降反升。来自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同年10月份尚赢利3万元。

  这也让该院的管理层意识到医药分离的实施可能。但药费利润占据医院收入的半壁江山已成业内共识。希望撼动这一铁律的海江医院,最终还是因双方的利润分成谈不拢,而未能如愿。

  无奈之下,2004年4月15日,海江医院选择改革内部的医院药房,将原来封闭窗口的医院药房改为全透明开放式医院药房,这在上海也是首例。

  2005年3月底,誓将“平价”进行到底的海江医院,宣布取消门诊1元挂号费、0.5元就诊卡费用及6元诊疗费,并将2000种门诊常用药降价,其中降幅最大的达3成。同年8月,该院又尝试推出单病种限价。到如今,通过单病种限价获得治疗的患者已达100多位。

  如此平价医院还能盈利吗?杨乃明的回答是否定的,“如果我们也这么干,最终的结果肯定是经营不下去。”

  海军出身的海江医院院长施承中则用“微利”来总结这几年医院的业绩。而医院办公室的黄先生则显得有些无奈,在他看来,民营医院的生存压力很大,选择平价路径也是形势所迫,可能是亏本的,但能扩大医院的影响力,增加门诊量,长远而言对医院还是有利的。而在去年底前获得的门诊医保定点单位,和今年初卫生部大力提倡建设平价医院的精神,又让海江医院看到了希望。

  选定两家试点平价

  在1月11日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焦扬表示:“二、三级医院的综合改革也已开始试点,但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稳妥谨慎地加以推进。”焦扬还表示:“上海现正在长宁、松江两区进行社区卫生综合改革试点,试点的目的就是以比较低廉的价格为民众提供良好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目前试点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将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有序推进。”

  据上海医学界的专家透露,目前,市政府已经在全市范围内选定两家医院,做平价医院的试点工作。

  但也有专家指出,目前整个医疗体制改革的时机、条件和政策远未成熟,中国出现平价医院的象征意义将大于实际意义。

  而改革的实践者施承中和杨乃明都承认,从试点平价病房到试点平价医院,这或许是中国建立平价医院的最佳路径。杨乃明的设想是,“如果中国的财政拨款体制彻底改变,比如上海圈定三四家医院作为平价医院,由上海市政府全额拨款,收入上缴,亏损补偿,这样建设真正的平价医院才有可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