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称欠发达地区把长三角污染关停项目当宝贝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 15:00 新华网 | |||||||||
由于10多年来一直领跑中国经济,“长三角模式”被奉为国内经济发展的“蓝本”。现在,长三角的发展被迫要在“变局”中转轨,将这个“经济蓝本”进行再次解构,对其他地方的发展而言,警示和借鉴意义非同一般。 警示一:资源消耗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支撑在资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上,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实际上并没有走出一条“节约型发展”之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频频遭遇“电荒”、“油荒”、“地荒”,充分说明这种建立在资源驱动之下的高增长最终难以为继。 事实上,长三角并不是没有在节约能源、降低排放方面进行投入。在有关部门组织的“发展循环经济”采访中,记者看到一个又一个“标本项目”。可是就在这些项目接连上马的过程中,长三角的排放和能耗并没有明显下降。 关键问题在于,在发展过程中,长三角还没有真正培育起鼓励资源节约的市场环境。 例如,苏南的一家纺织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中水回用”系统,每天能使通过自己的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过的1万吨水循环利用。企业的负责人在介绍这套系统时给记者算了笔账:每吨自来水水费0.8元,污水处理费0.8元,如果一天能节水1万吨,就能节约1.6万元成本。账是好账,然而建好的系统却迟迟不投入使用。 一位污水处理厂厂长也针锋相对地算了一笔账,这让记者意识到:不启用这个系统,是企业在不完善市场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纺织企业的处理能力只有1万吨,还不能达到满负荷运转。假设日处理8000吨,达标排放的成本大约是1.5元/吨左右。并不是每道工序都能使用回用水,假设只能回用4000吨,那么每天节省下来的水费是6400元,而多花的处理费用也达到5600元。再加上回用系统的运转费用,成本增加是一定的。” “归根结底,还是资源太便宜了,企业缺乏节约使用的动力。”他说,“假设水费和污水处理费都增加一倍,节约有利可图,就不会出现系统闲置的情况。” 警示二:“政策洼地”型招商引资不可法 外资在长三角发展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在,长三角初尝“外资依赖”的苦涩滋味。“政策洼地”固然可以吸引一定的投资,但其负面效应之强大不容忽视。 投资500万元以上者可享受“超国民待遇”,拥有交通违规免于处罚等特权;以极低的土地出让价吸引外资,有时甚至是“零地价”……这些都是各地官员在“参观学习”时曾学到的“重要内容”。在浙江北部的一个县,政府将各种外资来源定向分派给县里的各个部门,如民政局负责吸引韩资,农业局负责吸引美资等等。 “长三角企业以廉价的劳动力,消耗着大量的能源,承受着巨大的污染,”中国科技大学讯飞信息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说,“而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只需签署一纸技术合同,就胜过‘千军万马’,抽走他们一大半的血汗钱。” 刘庆峰的警告并非耸人听闻,在家电、汽车、电子等诸多行业,长三角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政策导向严重压制了本地企业特别是民企的发展。 “外资有税收、土地方面的优惠,是‘大太太生的’;国资有银行贷款的便利,是‘姨太太生的’;只有我们民资,什么优惠政策都没有,什么该缴纳的却一样少不了,简直是‘丫环生的’。如今却叫我们‘发挥潜力,自主创新’,可我们拿什么去‘发挥’呢?”这是浙江一位民营企业家的牢骚,尽管有些偏激,却也道出了外资“政策洼地”对本土企业的“挤出效应”之烈。 而且,这个“大太太生的孩子”还会说走就走。无锡高新区本来有一家世界知名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基地,可是今年年初,该公司全球战略调整,将笔记本电脑的制造业务全部外包,这个生产基地瞬间即“蒸发”。“回头想想,他们什么也没给我们留下来。”无锡新区管委会主任周谦说。这个教训让他们痛定思痛,意识到“电脑是高科技,但组装电脑不等于高科技”,从此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孵化自己的高新技术上。 外资如此,内资也不乏问题。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在兴起一轮产业转移热潮,令人头疼的是,一些在长三角由于环保等原因需要被关停的项目却成为不发达地区的争夺焦点。 “我们这里要关停的污染项目,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当宝贝一样抢。把他们‘赶出去’根本不解决问题,说不定污染还是回流到我们这里。”浙江省台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吴亚申在谈起当地关停污染项目的难处时说。 实际上,这种“抢项目”的事,正是长三角地区前几年挖空心思、削尖脑袋去做的。而现在,长三角必须扬弃的制造“政策洼地”的“经验”,却成了一些“欠发达地区”来长三角取经所得到的“法宝”。 警示三:“讨价还价”中才能形成区域利益均衡 有专家认为:处于“转轨”关键时刻的长三角,目前最大的“先发优势”不是经济基础的积累,而是区域合作的经验。 横跨3个省级行政区,“长三角区域合作”一直受行政区划分割、城市间恶性竞争、产业同构、重复建设及区域污染等难题困扰。这些问题,依靠行政命令难以解决,而经过数年的磨合,务实的长三角人找到了一条更有效的利益均衡途径──按照市场机制来讨价还价。 目前,长三角城市群每年都在寻找“大家有共同兴趣点”的合作专题,充分摆开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在“讨价还价”中进行利益整合,最终达成合作共识,建立起合作的新动力。 天天与长三角城市合作打交道的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公室陈晓云副处长说得更形象:他最希望看到的是长三角城市之间在合作议题上“争得脸红脖子粗”,这样,长三角合作的利益结构才会慢慢建立起来。只有“争利益”,才能统一利益;只有明白了利益所在,才能在“索取”和“给予”之间作出平衡。 在今年10月公布的长三角首轮六大务实合作专题实施报告中,每个专题都涉及到“索取”与“给予”的问题,也就是“我从长三角合作中可以得到什么,与之相应我该为长三角合作做些什么”。 以区域物流信息一体化专题为例,专题的要害在于一系列需要解答的问题:以上海为中心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长三角各地的利益关系如何?上海港、宁波港、南通港等各层次港口之间货物吞吐、物流收益分配如何形成合理的结构,港口间的合作、参股、互利如何实施?各地资源信息共享的动力何在?是否认同上海通关平台为标准平台,是否愿意对接?要对接,系统改造转接的成本如何消化? 只有在这些问题上各地认清了各自的利益所在和互利的前景,才会对这一区域制度平台的建设真心实意地做出贡献。 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制度衔接,在经过多年磨合后,终于在点上、在具体项目上酝酿着突破,然后从点上再扩大到更多的点,再到面上,最后完成制度的全面对接,这被专家称作“长三角一体化的黏结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