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商务部启动今年首起反倾销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 11:43 21世纪经济报道

  商务部启动今年首起反倾销案

  对从欧盟进口的马铃薯淀粉调查开始

  本报记者 滕晓萌

  北京报道

  对于周庆锋和他的同行们来说,这是开年来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

  作为内蒙古奈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周庆锋的企业和其他国内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一样,刚刚经历了一个严冬:在去年马铃薯淀粉销售最旺的8月底到11月,他们只卖出了不到10%的产品。

  最主要的竞争来自于从欧盟进口的同类产品。

  “欧盟产品的价格是极不公正的。”2月6日,周庆锋对本报记者表示。2005年12月29日,他联合国内6家马铃薯淀粉生产大型企业,向

商务部递交了
反倾销
调查申请。

  2月6日,商务部发表公告,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这是2006年商务部宣布的第一起反倾销立案。

  在2005年夏季以前,中国从国外进口的马铃薯淀粉的价格维持在每吨5500元到6300元人民币之间,考虑到运费、关税等增加成本,中国生产企业认为这是一个“合理的价位”。而国内相同品质的马铃薯淀粉价格基本在4300元到4400元左右。

  但是2005年5、6月起,自欧盟进口的马铃薯淀粉价格一路下跌,“现在的市场价大概是每吨350元到360美元左右,甚至远远低于欧盟土豆的成本。”周庆锋说,这样的价格折合人民币每吨不到3000元,比中国同类产品低了1000元左右。起步较晚的中国马铃薯淀粉加工行业遭受严重冲击,损失惨重。

  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2005年,欧盟共向中国出口了7.48万吨马铃薯淀粉,占中国马铃薯淀粉进口总额的99%,总金额达到2922万美元,均价每吨约397美元。而2004年,中国进口马铃薯淀粉的均价是每吨470美元。

  周庆锋和他的同行们分析,欧盟看到了马铃薯加工行业在未来的美好前景,因此加大了补贴力度。从他们已经掌握的欧盟一些内部文件发现,欧盟关于马铃薯淀粉业存在三四种补贴,分布于土豆生产、加工、出口、环保各个环节中,补贴幅度相当大。

  一位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国内马铃薯淀粉生产行业和地方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密切相关,影响面很广。本次提请调查的企业,基本都是当地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并且集中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每一个企业背后,都有千家万户以种植土豆为生的农户。

  按照有关规定,商务部的调查自2006年2月6日起开始,通常应在2007年2月6日前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2007年8月6日。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02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

  “我们希望可以全力推进法律措施进程。”周庆锋说,否则国内企业还要忍受起码一年的时间。而商务部相关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表示,具体案件的进程无法估计,必须视调查情况而定。周庆锋则对此充满信心,“这次应该能赢,我们提出的要求合理合法,而且国家正在加大对三农产业的支持,对我们也是一项利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