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滨海新区:中国经济的第三只引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 18:14 《小康》杂志

  从地方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滨海新区被推到了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第三次高潮的风口浪尖,担负起引领中国经济未来的神圣使命。

  滨海第三增长极的“马达”

  这不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的城市行政区,滨海也已经不仅仅是天津的滨海,它还是中国
的滨海,世界的滨海,因为它的先行先试,它注定也必须要给世人留下一个“不同凡响”。

  ★采写/《小康》记者 马世领

  从2005年10月开始,作为天津市市委常委、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的皮黔生,工作量几乎增加了一倍,这增加的一倍工作量,大多是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媒体记者带来的。“我们一般是不会拒绝记者采访的,主要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滨海,这对滨海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据他所说,过去他的办公室一个星期只接待两三个外来考察团;但从那以后,每天要接待两三个,如今国家部委、兄弟省市、外地企业、媒体、研究机构纷纷把注意力聚焦到天津滨海新区。

  2006年1月11日,记者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滨海新区的核心区)管理委员会(后称天津开发区管委会)新闻办公室里,看到了墙上挂着的两个提示牌赫然醒目,上写着:“不对记者说不”,“不对企业说不”。

  《小康》的采访没有经过繁缛的程序,甚至可以说是临时“加塞”被安排到与台湾的一家媒体同时进行,记者着实闻到了滨海新区浓俨的“新味”。

  我想到滨海创业

  “想来想去,我还是想到天津创业,”美籍华人叶东升博士对记者不止说过一次,“天津相对落后,但潜力巨大,这就意味着还有更多的机会。”

  叶东升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专门研究老年痴呆症的研究员,在美国留学工作了近15年后,从2001年开始每年都回国考察一到两次,“我想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所研究的成果回报给国家,”还是“中国心”的叶东升对此慎重,“但我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和落脚之地。”

  5年的考察,他踏遍中国的许多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大连,“现在看来,还是天津更适合我,尤其是想到滨海新区。”

  与叶有类似想法何止他一人,而且很多已经“落地生根”。天津开发区引进的第一位博士后李吉平也是几经考虑,最后决定到天津开发区来创业。“我看重的是这里的科研环境和政府支持。”据《小康》了解,天津开发区不仅颁布了吸引博士后等高级人才的政策,而且以法规的形式保障了他们的利益,从而使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与叶有类似经历的扶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根发,正在研制世界上最领先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今年有望投放市场。“在美国研发成本太高,而这里提供的条件非常之好,天津早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曾经毕业于天津大学的他一点都不掩饰自己的自豪感,他的公司注册在滨海新区的天津港保税区。据说,在国际上,该药物市值已被美方评估高达至少10亿美元。

  这还只是滨海新区吸引人才、投资和创业的一个缩影。实际上,2005年在天津开发区批准的外商项目中,投资总额5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高达121家,有36家超过1000万美元,其中过亿美元的超大项目2个,增资项目中有19家超过1000万美元。历年累计批准来自近80个国家的4030家外资企业,投资总额284.38亿美元,合同外资额224.79亿美元。

  2005年9月8日,商务部发布《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天津开发区再次成为全国53个国家级开发区的总指数排名中的“状元”,这已是天津开发区连续8年排名第一。天津开发区已成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透露,2005年估计滨海新区外贸出口将比1993年建区前增长31.8倍,实际利用外资187亿美元。生产总值将达到1600亿元人民币,比建区前增长12.3倍,年均递增20.6%,占整个天津市比重近44%。滨海新区几近成为天津经济的半壁江山。

  天津“变性”的关键

  滨海新区对天津的影响和推动远不是单单停留在经济层面。“没有滨海新区,无法想像今天的天津会是什么样子。”《小康》在天津采访的日子里,这种言论以及得到的相关论证与日俱增。滨海新区改变了、也依然改变着天津。

  所谓滨海新区其实是个统称,包括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三个功能区,还有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以及东丽、津南这些行政区的部分区域。而这个区域正好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位于天津市区东部,面积2270平方公里(略大于三个新加坡),海岸线153公里,常住人口135万。

  从行政管理上,滨海新区既非像深圳是一个独立的城市经济特区,也非像浦东新区是上海市的一个独立的行政区,而是一个特殊的新城市带。如今,因为滨海新区,天津“老城”的那种拥挤逼仄的“城市中的农村”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天津开发区作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概念越来越淡,而给人现代化的“新城区”的印象越来越强烈。

  《小康》调查发现,人们现在普遍有种感觉,从老市区到滨海新区反而是“进城”,与几年前仅仅是为了上班工作完全颠倒了过来,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到滨海生活居住。而事实上,在这一片盐碱荒滩上建起的“新城区”的平均地价和房价已和“老城”基本持平。

  “滨海新区是天津‘变性’的关键点。”在“200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高层论坛”上,零点调查公司董事长袁岳不无新锐地指出,“因为滨海新区的人口和天津的人口有相当的区别,文化理念更加前卫,更加开放,更愿意变化,生活更活跃,更加愿意接受组织动员。这些为塑造城市新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条件。”

  滨海新区不管是政策上还是事实上,已经成为连通和引领天津发生“质变”的中枢区域。

  承载新的使命

  2005年10月1日〜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6周年之际专程到天津市考察,并亲自到滨海新区视察,就加快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发表重要讲话。据当时业内人士分析,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如此重要的时间做此番的视察和讲话,预示着重大政策导向和重要决策即将出台。

  果不其然,一周后的10月8日〜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将加快滨海新区发展写进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标志着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滨海新区从此从天津的地方发展战略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用温家宝总理的话说,就是成为“国家的一张牌”。

  “国家之所以给天津带来了一个历史性机遇,并非一份从天而降的赠礼,这也是天津过去多年来务实努力的成果。”“天津是比较务实、稳重的城市,这和我们的文化底蕴有关。”皮黔生更是直言不讳。不仅天津人这样认为,不少非天津的人士也这样看,“该轮到天津了”。

  纵观中国经济开发由南向北推进的整体态势,滨海新区的发展,标志了中国经济改革,从最南边的广东,经过上海,往北京逼近的过程。世纪之交时有个流行的说法,“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山东”。但主要依托青岛的山东找不到更能辐射周边跨省区域的支点。

  而此时的中国,正努力从改革开放早期的来料加工,1990年代的工业化生产,往今天“自主创新”经济、高科技产业的目标挺进。因为滨海新区10年的积淀正好赶上中国的这一步。与此同时,在中国目前经济发展“南高北低”、“东快西慢”的态势下,天津滨海新区因为特殊的区位优势,面向整个华北腹地,无疑可以发挥促进区域平衡的作用。于是,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棋局上,新的一招棋似乎无可选择地落在了天津。

  “滨海新区不能走弯路,否则对中央的决策和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就太大了。”面对国内过去普遍比较粗放的发展模式,滨海新区的发展被寄予了更多的新的期望--“滨海新区应该成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集中体现的示范区”。

  滨海“新”在哪里

  实际上,在没有这种明确的期望之前,滨海新区就一直在尝试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每个来污水处理厂和新水源公司的记者和客人,都会喝上一杯经过处理达到饮用标准的再生水。”泰达污水处理厂的有关工作人员告诉《小康》。记者的眼睛和味觉无法相信,进入口中的水,曾经是几个小时前在厂区进水泵房中看到的发臭的黑色城市废水。

  据《小康》了解,天津开发区每天排放的6万吨左右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其中有1万吨成为高级工业用水,2万吨用于道路、绿化景观用水。“这样每天有一半的废水成为可以重新利用的水资源。”天津开发区管委会环境保护局局长助理、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徐修春,说起天津开发区的中水回用不无得意。据统计,2005年天津开发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耗能0.181吨标准煤,耗水6.91吨,与全国的平均耗水60吨,耗煤2.63吨相比,远远领先,并达到世界水平。

  更让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得意的是它的“废物最小化俱乐部”。这是从2003年开始欧盟的中欧环境管理计划在天津开发区的一个子项目,旨在通过技术支持,使项目成员间形成废物交换循环利用,从而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和能力,有效促进了天津开发区实现废物减量化、最小化、无害化和回收利用最大化。

  “天津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时,有意限制一些高耗能、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项目,而提倡工艺清洁、污染少的项目。所以天津开发区逐步形成了今天以电子、食品、生物医药、机械、精细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样的结构本身对资源的消耗就比较小。”皮黔生说。

  以中石化100万吨乙烯、1250万吨炼油一体化项目,中石油扩建500万吨炼油、新建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项目为标志,一座年炼油超过3750万吨、乙烯产能超过220万吨的国家级生态石化基地,正在天津大港区迅速崛起。但大港区区长王伟庄认为,“作为生态石化基地,就是在发展石化产业的同时,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先决条件。”据悉,大港区作为大型工业区,成立26年来先后被国家命名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区、天津市第一批国家卫生区。“我们就是要把建设一个宜居的生态型石化基地作为目标。”

  2005年5月14日,负责4.97平方公里的天津开发区西区起步区开发的投资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因为天津开发区可资利用的土地已非常有限,西区对单位面积的投资率要求更高,现在的投资密度大概是每平方米500美元。”2006年1月11日,天津开发区管委会新闻办公室对《小康》透露。

  2005年8月,总投资4.2亿元,环渤海最大的现代中心渔港在汉沽区正式启动。以此为标志,汉沽正在筹划建设一个新型的生态旅游城。2005年11月,获国家六部委批准,天津开发区管委会成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滨海新区就是要建成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环保的和谐新城区。”皮黔生说。

  破茧而出之困

  但滨海新区要想尽快完全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和被赋予的崇高期望也并非易事。

  天津作家蒋子龙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千百年来,天津以北京的门户自居。门户者,看门守户,即现在的传达室。守传达室,自然就要忠于职守,安贫乐道。身为传达室,也自然就不像门里边那么神秘,那么高贵。马路比北京窄,楼房比北京矮,工资比北京低,连物价都不如北京涨得高、涨得快!”这实际上是对天津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一种形象化描述。

  滨海新区也存在类似问题。尽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过去13年中滨海新区累计投资达1600亿元,但涉及到水电热路等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仍然较弱。“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投资预计需要3000亿,目前至少缺口在50%〜60%。”皮黔生坦率地告知《小康》。

  另外,从行政管理上,滨海新区也要面临不小的挑战。“我们的资源优势整合的力度还不够,”皮黔生不无诙谐,“别人都是婆婆多,我们是媳妇多,别人九龙治水,我们一龙九水,由于滨海新区下辖多个行政区、功能区,各地的积极性都很高,难免因为争项目、争资金、争地位等等可能出现混乱,如何更有效地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加强管委会的执政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还有,“就是使外界对我们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也是一个问题,过去我们只是天津的一个区域,但现在滨海不是单纯的天津的滨海,还是环渤海的、中国的,甚至是世界的,这个需要我们对外界一个明确的形象定位,我们已开始让宣传部和新闻办着手这方面的策划工作。”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但皮黔生并没有感到有多么棘手,相反充满了自信。

  让梦想长出新翼

  他的自信并非仅仅来自于他对自己能力的把握。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刚认为,滨海新区实际已经成为环渤海、全国,甚至是全球的关注热点,滨海新区作为增长极的效应已开始显示了出来。

  2005年6月26日,第六届亚欧财长会在天津开发区举行,滨海新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10月27日〜11月28日一个月内,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交通部部长姚照东前后脚到滨海新区考察。此后大大小小的国内外会议纷纷开到了天津,开到了滨海新区。

  到了2005年的最后的一个月份里,滨海新区更是喜讯频传:6日,河北省省长季允石对戴相龙表示,“天津滨海新区战略地位重要,综合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河北省将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为加强两省市经济技术合作,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第二天,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做出了几乎相同地表述:“北京要抓住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机遇,与天津进一步密切联系,不断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建立定期的信息沟通机制,共同推进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发展。”28日,作为国内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亲自到滨海,与戴相龙签下了500亿元的开发贷款合同。31日,首家总部设立在天津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渤海银行挂牌。而首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距离此时已经开业两个月了。另外,国家已原则同意成立东疆保税港,这是国内除上海洋山港之外的第二个自由贸易港和自由贸易区。

  2006年1月13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在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透露, 为加大天津滨海新区对环渤海地区的辐射能力而设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将成为进入实业的保险资金试水池。天津将为此组建渤海产业基金管理公司。据悉,这是国内目前惟一的产业基金。所有这些动作隐约闪现天津有望回归当年中国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的身影。

  “其实,不仅仅这些,还包括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的综合改革,而所有这些,都得益于中央给予的先行先试的政策。凭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中央政策的有力支持,滨海新区带动下的环渤海经济带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极,应该不成问题。”皮黔生的语气,稳健中透出魄力。在他身后办公室的墙上,一幅书画写着的“刚健”两个字似乎在预示着他口气的未来。

  特别提示:经历了始自2002年以来的新一轮高速增长,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呈现出局部大调整的趋势,特别是2005年上半年,长期处于中国经济高增长区的东南沿海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指标全面下滑。长三角经济圈沪苏浙的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信贷等五大核心指标增速纷纷回落,有的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近10年来长三角经济圈首次出现整体增速滑落。同时,珠三角经济圈的企业利润增速也出现大幅下降,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上升。与此相对照,天津滨海新区2005年,上半年GDP接近600亿,已经超过浦东;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一些制造业企业开始向环渤海地区转移。迹象表明,中国北方省份的经济正呈现出新的机遇和活力,京津冀应积极把握这种调整的良机。

  (据《小康》资料库)

  滨海新区的正式功能定位为: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39,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