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努力做好2006年金融工作系列评论之三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 10:10 金融时报

  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题中应有之义。

  在过去一年间,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总量控制、优化信贷结构、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金融关键领域改革实现突破,金融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金融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实践证明,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与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相适应
的,是符合当前经济运行规律并能有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好政策,因此我们在2006年必须坚定地执行。

  只有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才能改善金融调控水平,保证各项金融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继续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2006年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6%和14%,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实现上述目标,需要继续灵活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切实加强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要适时适度调控基础货币,协调本外币利率政策,积极探索完善公开市场操作框架,加强公开市场操作与财政库款经营的协调配合,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从而实现货币信贷的适度增长。

  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服务,拓展消费信贷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对农业、中小企业、就业、助学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从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在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我国金融间接调控的关键,也是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提高

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除企业债外,全部的货币市场利率和绝大部分金融产品如国债、政策性金融债、银行次级债、一般金融债、
证券
公司债的利率都已市场化。但与
汇率
改革相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还需加快。今后,要继续贯彻落实已出台的利率市场化政策,适当简化贷款的基准利率期限档次,推进长期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研究推出利率衍生产品;要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建立适时动态调整再贴现率等中央银行利率的机制,完善市场利率监测体系,提高利率政策的调控效果;要进一步完善票据市场利率以及市场化产品的定价机制,合理反映期限和信用风险;要研究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提高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能力。

  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继续推动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金融市场可以迅速有效地引导资金合理流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同时为金融管理部门进行金融间接调控提供条件。

  而金融创新不仅是增进微观经济主体利益的需要,也是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对外开放的要求。今年,我们要继续鼓励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创新,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拓宽资金入市渠道,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努力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改善金融资产结构,丰富金融市场层次;要继续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技术环境。

  当然,在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特别要加强预调和微调。要加强定量分析,建立先行指标体系,改进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动态监测和分析预测工作,加强对影响经济金融全局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要根据经济普查后的调整数据,及时调整分析经济形势、评价调控政策的重要经济参数。这样,我们才能增强对经济金融运行前瞻性的分析和把握能力,从而适时适度进行微调和预调,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水平。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最后一年。2006年,我们必须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金融调控深度,提高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和结构调整的影响能力,从而保持金融的稳定运行,促进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