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现代化须走新路 两次现代化可同时进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 07:46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2月8日电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完成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7日发布。 据新京报报道,《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对于21世纪中国社会做出蓝图规划。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报告摘要:中国社会现代化路径图基本思路是采用综合社会现代化原理,协调推进两次社会现代化,加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转型。 何传启解读说,中国到底应该走何种现代化的模式,我们先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说起。这条道路的第一个阶段是城市化,第二个阶段是郊区化、信息化、绿色化、理性化等。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老路,但过去的经验证明,欠发达国家走发达国家的老路,追赶发达国家的实现概率只有0.2%到1%,可以说是小概率事件。联系到中国拥有13亿人口这个因素,如果还是沿着发达国家的老路去建设现代化,成功的几率基本等于零。 因此,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必须走一条新路。1997年,前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在香山会议上提出中国应该走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路,通过8年的研究,我们证明了这个判断是成立的。 何传启称,我们在发布的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运河路径(目标已明确,路径可选择,模式和方法可随时间变化)图,按照这个路径图,我们要在21世纪末成为社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如果我们还是走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的老路,那么这个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只有6%,在过去的40年中,全球从欠发达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也只有三到四个国家。 因此,我们提出的现代化运河路径图是借鉴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也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在我们的理论中,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路不同,在中国,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可以同时进行,这样可以大大节省现代化建设的时间,同时可以开辟新的现代化路径。(郭晓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