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盘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十大事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 13:30 《中国投资》 | |||||||||
可以感到一种强烈冲动,好像中国企业如果不并购就没有成长机会了,如果不到国际上并购就没有胆色。目前由于产业转移的驱使,企业通过并购实现海外扩张已蔚然成风。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企业开始成为国际市场一系列重大并购的买家。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FDI)方式中,跨国并购和股权置换呈现增长势头,战略性投资正在成为企业海外发展新途径。根据摩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既不断创造着成功的案例,也有因为自身经验和实力上的不足而败走麦城的记录。放眼全球的并购案,有60%的并购最终是失败的,这意味着没能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因为跨国并购会受到法律环境、文化差别等多重因素影响,风险较大。 但“胜负乃兵家常事”。经济学家刘吉说过,目前是上世纪以来全球并购的“第五次高潮”,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超过许多国家和地区GDP规模发展,而中国将成为此次并购浪潮的中心。 本刊特撷取了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中的10个典型事件,以飨读者。 成功PK 中石油改写海外并购新纪录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功收购PK公司,积累了宝贵的大型跨国兼并、收购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能源战略西移的重大突破, 在实现中国能源来源和供应通道多样化上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2005年 10月26日,中石油获得加拿大当地法院正式批准,以41.8亿美元的收购总价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改写了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的最新纪录。 中石油今天正式宣布,通过其旗下全资子公司中油国际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获得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法院不带任何“条件”的最终裁决,批准中石油100%收购PK公司,卢克公司没有提出上诉。这标志着中石油最终完成了收购PK公司的全部法律程序,双方并已完成了交割。 这场针对国外油气资产的收购战,历时两个多月,过程一波三折。先有印度和俄罗斯石油公司的激烈竞争,后遇哈议会通过禁止外资转让国家石油资产交易的法案阻碍,但中石油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0月18日,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股东大会以99.04%赞成的比例高票通过了该项收购。为了吸取中海油收购失败的教训,中石油便采取了由母公司出面收购的战略,这样既能获得国家和政府资源的支持,还不必像上市公司那样及时进行信息披露,中石油因而成功地以41.8亿美元收购了PK石油公司。此前中石油还在9月中旬以14.2亿美元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位于厄瓜多尔的全部油气及管线资产。 10月26日,正在莫斯科出席上海合作组织会议的中哈两国总理在会见中均表示支持中石油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在前者收购PK公司方面开展互利合作。哈总理强调,中石油收购PK公司进程结束后,哈方将与中石油共同处理好PK公司在哈遗留的各种问题。 成功收购PK公司后,中石油将获得5.5亿桶原油储量,并将在哈拥有其最为现代化的炼油厂。哈萨克斯坦无疑将成为继苏丹之后中石油第二个上下游一体化布局的海外基地,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在中亚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石油项目合作的影响。同时,通过此次成功收购,中石油也积累了宝贵的大型跨国兼并、收购成功经验,使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迈出了更新的步伐,也标志着中哈油气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石油表示,成功收购PK公司之后,通过发挥集团公司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及在哈油气合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加强勘探力量,提升作业水平,PK公司所属油田的生产规模将会得到进一步扩大,并将为2005年年底竣工的中哈原油管道提供稳定可靠的油源。同时,通过增加在哈油气领域的投资,加快PK项目发展,将为保障哈当地油品安全供应、扩大哈油气生产规模、促进哈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此次成功收购,首先意味着中石油将拥有PK公司在哈的12个油田的权益,得到了已证实的和可能的5.5亿桶石油储量,另外,PK公司还拥有6个区块的勘探许可证,这意味着收购后还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天算不敌人算 中海油185亿美元天价憾失优尼科 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加深了对石油的依赖,自2004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后,中国石油公司日益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扮演着能源供给者的角色。石油业三巨头纷纷走出国门,将目标瞄准了海外,发起了一系列令全球关注的海外石油资产收购战。 2005年8月2日,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撤回其对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要约。此时中海油报价仍然超出雪佛龙公司目前竞价约10亿美元。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事件,走过了半年多的历程,可谓一波三折。 从有关资料看,有着115年历史的优尼科在全球石油市场版图上,规模并不算大,但其在东南亚、墨西哥湾、里海等地区拥有大量优质油气储备。该公司还持有阿塞拜疆一个大型油田10%的股份,它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油气储量为5.57亿桶油当量。 虽然中海油所要收购的是一个美国公司。但中海油的兴趣,似乎并不是美国土地上的石油资源。目前,国际业务已占到优尼科天然气和石油开采量的一半以上,而国际业务的大部分又集中在东南亚。目前在东南亚地区的泰国、缅甸和印尼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中缅甸沿海的油气田拥有超过14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并且已经建设了油气运输的管道基础设施。 然而对中海油来说,收购优尼科,则更看中其很大一部分资源是天然气。优尼科有约一半的油气储备位于东南亚的天然气田。中海油在LNG(液化天然气)项目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很好地消化优尼科的资源。 因此,3月份,中海油开始与优尼科高层接触。并向优尼科提交了“无约束力报价”。优尼科当时的市值还不到百亿美元,但很快,国际原油价格飙升,优尼科股价迅速上涨,中海油内部对这一收购看法出现分歧。在中海油意见还没有统一之时,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4月宣布以160亿美元加股票的形式收购优尼科,收购计划包括25%的现金(44亿美元)、75%的股票交换以及接收优尼科的16亿美元债务。 6月10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批准雪佛龙的收购计划,此时,中海油失去了第一次竞购机会。 但是,根据美国法律规定,该交易还需要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只有在批准之后优尼科董事会才能向股东正式发函,在此后30天由全体股东表决。实际上,中海油还有最后一次机会,即在发函之前提出新的收购方案,若被优尼科董事会认可,就有收购成功的可能。 7月20日,优尼科董事会决定接受雪佛龙公司加价之后的报价,并推荐给股东大会。据悉,由于雪佛龙提高了报价,优尼科决定维持原来推荐不变。 对此,中海油认为185亿美元的全现金报价仍然具有竞争力,优于雪佛龙现金加股票的出价。中海油遗憾地表示:为了维护股东利益,公司无意提高原报价,只有撤回其对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要约。 在上市后的2002至2004年度,中海油进行了总计15.53亿美元的6次跨国收购。除在哈萨克斯坦北里海油田收购未成,其余5次成功的收购都在亚太地区的印尼和澳大利亚。中海油在2005年夏季以185亿美元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最终却因遭受来自美国政治因素的重重阻力而不得不放弃,但是表明了中国石油公司走向世界寻求国际资源的巨大决心。 化敌为友 中印联手进军叙利亚石油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对石油需求日益强劲,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国门寻求收购达到高潮,而中印两国石油公司首次联手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位于叙利亚的油田部分股权,从而双方由竞争走向了协作双赢。而此次中石油与印度国家石油公司联手收购叙利亚油田,表明中石油海外收购手法日益成熟。 2005年12月22日,中石油与印度国有石油巨头——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在同另外8家对手的竞争中胜出,联手从加拿大石油公司竞得叙利亚艾尔—福瑞特石油公司38%的股份,总值5.78亿美元。 据悉,艾尔—福瑞特石油公司即幼发拉底石油公司,是目前叙利亚最大的石油公司,成立于1985年5月,最初由叙利亚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及其美国分公司派克顿公司、德国迪米奈克斯公司组成。目前日产量约为30万桶左右,约占叙利亚全国石油日产量的一半。该公司每年还生产天然气420万立方米和液化石油气(LPG)3000吨。目前艾尔—福瑞特在叙利亚的36个油气田拥有220口井。中石油与印度国家石油公司将共同成立各占50%股权的公司来收购上述股份,双方将共同拥有大约每年300多万吨石油的权益产量。 叙利亚是中东重要产油国,2002年石油产量51万桶。该国目前已探明储量为25亿桶,占阿拉伯国家石油总储量的3.47%和世界总储量的0.2%。中石油在叙利亚已经拥有石油资产。2003年3月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曾与叙利亚石油部和叙利亚石油公司签订了GHEIBE油田二次开采合同。 目前中印两国都需要从海外大量进口石油,但印度石油公司力量还比较薄弱,在激烈的海外竞争中还难以单独取得胜利。中石油拥有充足的资金单独进行这次收购,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必要联合印度公司进行。联合印度石油公司进行收购惟一的好处就是能避免与印度石油公司激烈的竞争。 由于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均增长强劲,因而对石油需求日益强烈,两国以前在石油领域屡次进行竞争,从而推高了全球油气资产的价格。此前,中国石油公司和印度石油公司为了获得收购权,在安哥拉和哈萨克斯坦打起竞购战,尽管中国在安哥拉和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中胜出,但中国石油公司所付出的代价不菲,而收购价却因双方的竞争而带来不少溢价。 因此,与中国进行合作,对印度是有利的选择。印度ONGC总裁表示,这是印度公司第一次协同中国公司竞得石油股权,两国石油公司将以此次成功合作为起点,继续展开在海外的合作。 黑马出柙 南汽重金“拯救”罗孚 罗孚已经有100年历史,可以称为英国汽车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放在几年前,谁也不会想到罗孚会被世界车坛小字辈的中国厂商揽入怀中。国人能够控股这样一家百年汽车老厂,让人颇有点兴奋。 7月22日,负责英国罗孚汽车公司破产托管事务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突然发表公告说,南汽集团成功竞购了英国“百年老厂”罗孚汽车公司和其发动机生产分部。这个消息结束了几经曲折的罗孚竞购战,南汽成功扮演了一回黑马角色。 英国罗孚汽车宣告破产之后成为了中国汽车业争夺的焦点。上半年一度传出上汽有望收购罗孚,甚至有消息称两方的谈判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但是,已经取得了罗孚技术的上汽提出了3条保护性条款:1.普华永道必须就罗孚还牵涉哪些第三方产权列出清单并给予承诺;2.上汽分期付款,搬回中国的设备必须清点装船后才能支付款项;3.给出环保承诺,保证上汽不会因此遭受潜在损失。正因为这些附加条件的制约性,最终,已被上汽咬上半口的罗孚还是被出价较低的南汽抢食了。 但是,在罗孚破产前,上汽曾斥资6700万英镑获得了罗孚75、25两款轿车和全系列发动机的知识产权。这样,上汽就拥有了罗孚的设计图纸,而南汽则拥有罗孚的生产线。 然而,得到罗孚的技术设备只是第一步,要很好地消化吸收,资金和人才是关键因素,但南汽在这两点上都捉襟见肘。“现在整个项目投资30亿,项目全部消化到建成需要100至120亿元。”南汽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浩良这样表示。相对于100多亿的资金需求,南汽的家底显得比较薄弱。南汽到2004年已经沦落到国内汽车业第11名,亏损3亿多人民币。 目前,罗孚的收购案还有很多事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南汽如何勉力支撑?新公司所需的国际化人才,能否尽快到位?所有这些问题都在困扰南汽。但是不管将来发展如何,南汽收购罗孚,注定是2005年中国汽车在海外最大的热点。据悉,南汽将通过土地置换、银行贷款、省市政府资金的投入以及国内外大公司的合作等融资渠道,来保证整合罗孚所需资金。有人说:南汽花巨资收购罗孚的同时,也购买了一张自主开发的门票。南汽将在罗孚核心技术上加快发展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步伐。 然而当本田烧毁了罗孚45的图纸后,人们又开始疑惑:花了5000万英镑,业绩平平的南汽到底能从罗孚的“技术废墟”上得到什么?是重生还是泥潭?我们都在拭目以待。 吞噬IBM PC 联想站上蓝色巨人肩头 柳传志一直抱有“办一个长期的、有规模的、高技术企业,领衔中国PC市场”的信念。成为世界性品牌的冲动刺激着柳传志与杨元庆,联想渴望自己成为新的“IBM”。现在,联想斥巨资并购了IBM的PC业务,联想的国际化战略似乎已经开始实现。 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的消息,犹如一颗炸弹令全球PC产业为之一震。 2005年1月27日,联想股东特别大会以99.47%的股东赞成通过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正式启动了联想国际化的步伐;2005年3月,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审查提前通过,为交易的继续进行铺平了道路,就在同一个月,全球三大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General Atlantic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宣布向联想集团提供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占有约12.4%的股权。 2005年5月1日,中国IT史上一个必须记住的日子,这一天联想集团与IBM共同宣布,联想完成了对IBM全球PC业务的收购,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企业从此诞生,国际化新联想正式扬帆起航。根据收购交易条款,联想已支付IBM的交易代价为12.5亿美元,其中包括约6.5亿美元现金及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股份,并承担来自IBM约5亿美元的净负债。IBM总共将得到大约10亿美元的税前收入。联想表示,联想个人电脑的合并年收入将达约130亿美元,年销售个人电脑约1400万台,从而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企业。 9月30日,联想集团公布了全新的全球组织架构,将原有业务和原IBM全球PC业务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组织架构。11月1日 ,联想集团公布新财年第二季度的业绩,财报显示联想整体营业额及溢利持续增长,集团在新兴市场的增长亦渐理想。营业额达港币285亿元,增长404%。由于营业额增长主要来自新兴市场业务增长及原IBM全球PC业务的贡献,可以说联想在收购IBM全球PC业务的第一年里,成功达到预定目标,为争霸全球PC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新联想将进一步落实赢利性增长,在保证盈利的前提下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具体手段是开拓新兴市场和在中国以外市场加强交易型客户的拓展。现在新联想中国以外的市场关系型业务模式与交易型业务模式的比例是75%对25%,而全球市场的平均比例是33%对67%,新联想在中国以外市场的交易型客户拓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而在接手IBM PC业务后,联想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电脑商,柳传志的心愿得偿,他似乎真地可以如上次交班时说的那样,放手让年轻人打造一个“高科技的、服务的、国际化的联想”。 掘金俄罗斯 上实系圣彼得堡造新城 尽管俄罗斯房地产业比中国起步晚,是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但俄罗斯经营环境并不稳定,近年来时有恐怖事件爆发。而且俄罗斯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改革,财富过度集中,居民生活水平悬殊,对地产开发有一定负面影响。 2005年6月10日,俄罗斯名城圣彼得堡举行了“波罗的海明珠新城”奠基典礼。这个总投资13亿美元的房地产项目,既是上海最大的对外投资项目,也是俄罗斯20世纪以来投资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并且根据规划,“波罗的海新城”将成为圣彼得堡市未来的城市副中心。 “波罗的海明珠新城”开发项目位于圣彼得堡市西南部的红村区,规划占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北靠波罗的海芬兰湾,西邻俄罗斯的著名景点夏宫和康斯坦丁宫,东邻列宁格勒公园,东、南两侧为成熟的大型居住区,地理位置可谓优越。上实、工投、锦江、百联、绿地5大企业集团花费了一年多的工夫才拿下了这一地块。 “波罗的海明珠新城”项目建设开发周期6~8年,总投资超过13亿美元,其涉及资金规模巨大,创造了几个第一:是前苏联到现在为止,投资规模第一大的单独项目;对于俄罗斯的房地产行业来说,这么大规模的房产开发,也是20世纪到现在100年来的第一次;对于上海企业界来说也是对外投资的最大项目。 该项目赢利模式以土地一级开发为主。根据初步规划,与俄罗斯著名的夏宫相距2公里的“波罗的海明珠新城”将被打造为一个以国际商务居住为主,集展览展示、办公、居住、购物中心、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国际滨水商业居住区。开发步骤基本上已经排定:首先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土地的成片开发,并分阶段实施商业、商务、酒店、休闲娱乐、餐饮以及配套等综合开发与经营。 事实上,早在2004年6月份,上实集团就已与圣彼得堡对外关系和旅游委在圣彼得堡市签署了“波罗的海新城”项目的合作备忘录。随后,由一些大企业集团组成的联合考察团开始频频光顾圣彼得堡,展开缜密的调研。 在俄罗斯地产上进行淘金,决非易事。更何况,这也是一个需要注入巨额资金的项目,单个企业很难挑起这个富有诱惑力的重担。因此,2004年9月28日,这些大企业集团决议签署《投资意向书》,共同投资成立海外联合公司(上海海外联合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专业开发“波罗的海新城”。 从新公司注册资本金出资额度上看,“上实系”无疑是该项目的发起人,其集资数额也占主导。新组建的海外联合公司注册资本7.5亿元,由于原定投资方上实投资(上海)有限公司退出,其0.5亿元的投资额由上海上实出资,因此上海上实的出资额度已提高为1.5亿元,再加上上实发展出资的1.5亿元,实际上“上实系”联合出资3亿元,占注册资本的40%。“波罗的海新城”也是上实发展的第一个海外地产项目。值得注意的是,7.5亿元还只是海外联合公司的注册资本,而投资项目“波罗的海明珠新城”的投资额远不止这个数字。 遇强而退 海尔弃购美泰 作为国内最大的家电巨头,海尔目前占领国内21%的市场份额,但其在国际市场打造中国自主品牌的理想却一直未能实现。所以, 目前海尔国际化之路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点。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这家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的企业一直不懈地在为此奋斗。 6月21日,海尔与私有证券巨头黑石集团、著名投资机构布兰帝投资伙伴基金联合出价12.8亿美元欲收购美国家电巨头美泰,希望藉此获取美国家电市场的主流地位。在海尔投标后,惠而浦也宣布以每股17美元的价格竞标美泰,超出了海尔的每股16美元和烈普尔伍德基金的每股14美元的报价,惠而浦的报价是意料之外的,它在本质上是个防御性的做法,并且更多的是对海尔投标的一种反应而非出于自身的财务利益考虑。在惠而浦提出报价后海尔宣布退出。 海尔收购美泰的目的,短期内是希望借壳到美国上市,长期目标是增加全球性的市场品牌认知。美泰公司成立于1893年,是全美第四大家电巨头,旗下囊括了美泰、JennAir、Aman5a、MagicChef、Admiral和Dynasty等白电和小家电品牌。2000年销售收入达43亿美元,2001年更是超过了50亿美元。然而2004年美泰的销售额仅为47.2亿美元,较2003年下降1.5%,其股票价格也从2004年的近30美元跌到2005年5月的11美元,这种情况迫使美泰走上了出售之路。 但是与汤姆逊1.7亿欧元的亏损及IBMPC部门近6亿美元亏损相比,美泰的扭亏压力并不大。美泰2004年第四季度才开始出现亏损,全年亏损只有900万美元,惟一的麻烦是其近2万名员工的安置以及近10亿美元的债务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海尔的这笔生意并不算太坏。而张瑞敏曾提出“希望三年内在美国上市”,美泰的“壳”资源正可作为海尔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捷径。 海尔宣布退出是出于财务方面的考虑,它认为再提高报价是不划算的。美泰克是一个拥有出色技术和美国渠道的品牌,它将给海尔带来加速进入美国市场的途径,同时推动海尔在小型冰箱和空调市场上的份额增长。海尔还可以回过头来给中国和亚洲市场带来一个高端的外国品牌,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的需要,同时继续在国内的大众市场使用海尔的品牌。 尽管海尔最终退出了并购,但人们相信海尔对美泰克的投标是一项非常明智的决策。海尔是与强大的投资伙伴一起展开收购,而非独自承担所有的风险。海尔一直在合作伙伴的基础上进行国际化尝试。合作伙伴是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很好途径,一旦进入并站稳脚跟,海尔就可以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并且实现控制地位。 据了解,海尔从1998年宣告开始走向国际化,张瑞敏给海尔国际化定下的目标是海外业务要占到海尔集团整体业务的2/3。但直到2004年,海尔的主要家电产品在美国还处于贴牌销售阶段,远非美国的主流家电品牌。据悉,2003年,海外业务占集团整体业务的比例约为14%,与理想相距甚远。与TCL迫于业绩压力而暂停并购计划所不同的是,海尔迄今为止在海外并购方面还鲜有斩获。 固网取经 网通79亿入股电盈 以电讯盈科为提升固网APRU值在香港市场推出的Now宽频电视为例。Now从计划开始到实施仅用了一年时间,并在开通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吸引了40万用户。而电讯盈科刚刚在英国开通的无线宽带接入也发展迅速。如果能将同样的模式引入网通在内地的市场,利润空间将大得惊人。 2005年1月19日,网通集团与香港电讯盈科耗时一年的谈判终于开花结果。根据双方达成的最终协议,电讯盈科将以每股5.9港币的价格向网通集团定向增发新股,整项交易作价约79亿元港币。交易完成后,网通集团将持有电讯盈科扩大股本后20%的股权。 网通入股电盈的计划,从2004年1月由投资银行牵头接洽开始,历经一年波折,途中数次传出谈判终止的消息。2004年5月18日,电讯盈科曾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正与网络集团就策略和业务合作机会进行机密磋商。此次合作将包括(但不限于)就本公司某些资产成立合资公司,其中可能包括中国网通取得本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港电话有限公司的股本权益。”这是电讯盈科对与网通所进行的谈判做出的首次回应。 网通2004年11月海外上市结束后,双方此前暂停的谈判旋即恢复,而重点也锁定为网通集团收购电讯盈科股票的定价谈判。从谈判开始到结束,双方共拿出10个以上的方案进行讨论,既包括网通入股香港电话公司,也有通过电讯盈科层面进行合作的方案,还有新设一家合资公司的计划。 更令业界关心的是网通是否会进一步增持电讯盈科。通过这次交易,网通集团已经获得电盈董事会的三个名额和一个联席CEO席位。继续增持股份,实现对电讯盈科的全面控制,从原本固守北方10省的网通蜕变成一个横跨泛亚太地区的大网通,恐怕才是网通现在考虑的重点。 中银国际发布的分析报告则认为,“网通集团与电讯盈科设立合资公司还需要更长时间进行谈判。”报告指出,影响合资公司前途的将有几大关键因素:内地固网市场竞争难度大;缺乏鼓励新企业进入市场的支持,特别是固网市场的相关法律政策;电讯盈科可能在管理网络上有优势,但在与行业龙头竞争方面经验不足。 事实上,电讯盈科在固网上的运营经验对于网通来说意义重大。香港电信监管政策从1990年代逐渐放开,作为主导运营商的电讯盈科虽然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但在面对竞争对手不断利用价格战抢占市场时,电讯盈科管理层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内地电信市场的开放只是迟早的事,号码携带等刺激竞争的政策也是大势所趋,网通如何保证自己在北方10省的固网主导地位,是急需引入电讯盈科先进管理经验的最重要原因。 海外突围 中移动要约收购华润万众 中移动应对香港市场有力的武器在于背靠大陆庞大市场和稳健的现金流支持。运营华润万众将是中移动对未来3G时代竞争的一次预演,这样的经验有助于中移动提升其运营水平,向真正的国际运营商靠拢。 2005年10月,中移动也敲定了自己的第一个海外收购对象——香港第四大移动运营商华润万众。中移动采取自愿有条件现金收购要约方式,以近34亿港元价格收购华润万众电话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并计划在要约取得90%的接受后强制收购尚未收购的股份。 万众是香港主要的移动电信服务提供商之一,截至2005年6月30日,万众拥有大约121万用户,零售网点众多,遍及香港,用户市场份额约为15.3%。在截至2004年12月31日的2004财务年度,万众实现总收入16.82亿港元。2005年万众的资本性开支大减40%,目前财务状况十分健康。最新财报显示,其现时总负债与股东资金比率由47%减到39%,股东赢利率保持在21%左右。以除税、利息、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率计算,华润万众是香港6家电信运营商中最高的,达到32%。 而万众的大股东华润集团与中移动同为国资委直属的大型中央企业,也是香港最大的中资企业之一,控股和管理的资产超过1000亿人民币,这样的背景被认为是和中移动达成协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次以控股为目的的交易顺利完成,中移动将在香港实现它图谋已久的海外突围。此前中国移动曾经试图在巴基斯坦、印度、乌兹别克斯坦、也门等发展中市场进行投资。2005年6月,中国移动母公司中国移动集团首次展开海外收购,参与竞购巴基斯坦国有企业巴基斯坦电讯的26%股份,但总价107.8亿港元的报价最终不敌阿联酋电讯198.9亿港元的高价,首次大规模海外收购无疾而终。 收购华润万众有利于中移动增加漫游收入,改变此前“增量不增收”的局面。中移动公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在6月底的现金及银行存款由2004年底的654.13亿元增至951.98亿元,净现金则由2004年底的188.56亿元增至517.19亿元。数额如此庞大的现金引发了分析师们的猜测,包括高盛、嘉诚证券、荷兰银行、里昂证券等在内的投资银行的分析报告均指出,中移动近期内可能再度出手收购拥有3G牌照的香港运营商。 但是,香港的电信渗透率已经超过100%,是全球电信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在这样潜力有限的地区,中移动连续收购两家运营商的可能性并不大。中国移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建宙先生表示,本次收购是中国移动经过周详考虑的战略举措,藉此进入一个与中国内地文化、经济、地理环境都息息相关的市场。看来对中国移动来说,短期内不再急于出手,而是慢慢消化本次收购带来的“国际化经验”才是当务之急。 在进入香港电信市场后,中移动的对手将是和黄与CSL。前者是李嘉诚务求全胜的旗舰企业,后者是实力强大的澳洲电信在香港的子公司。这两家掌握了先手的公司、香港过度竞争的市场以及3G时代的陌生挑战都将成为中移动在香港将要面对的主要课题。 试水海外 北京华联并购新加坡西友 近年,国内百货业的空间也随着各家企业的扩张,出现了日趋饱和的状况。避开国内有限空间,将目光瞄准海外也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能够迈出这一次跨国并购,对于国内零售企业无疑是一个突破。但任何资本交易,最终都要看市场效果。 12月3日,嘉德置地以400万新加坡元(合1912万元人民币),把西友新加坡转卖给中国第六大连锁零售商——北京华联集团。这次将西友新加坡卖给北京华联集团的嘉德置地,不仅是新加坡最大的商业地产投资商,在近两年也极力将触角伸向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 1993年前后,曾有上海华联、上海百货公司等多家企业到澳洲、新加坡、俄罗斯开店,后又都撤了回来。而2003年6月,位于莫斯科新阿尔巴特大街的天客隆莫斯科店也在开业1000天后倒闭,曾引起了多方争议。这反映了目前中国零售企业对海外市场的风险把握不够,实际上还不具备海外开店的实力。 如果仅仅是与商业地产商的合作,北京华联也许还不具备十足走出去的信心。牵手台湾最大连锁百货公司新光三越,也许是保证其在海外与国际高端品牌保持紧密联系的砝码。新光三越的经营业态、规划都定位于高端市场。北京华联自从成为新光三越在内地的首选伙伴之后,双方已经合资设立“重庆华联新光百货”,并共同进驻了北京华贸中心的主力店。 这一次的并购风险不大,只是一次经营资产的并购。而且相对国内的一些并购,投资很小。从目前来看,这三家百货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北京华联高层也表示过西友管理层和员工不做调整,北京华联对其只行使监督和辅助的角色,不会影响到西友原有的经营秩序。另一方面西友新加坡成熟的管理模式反而能够给予北京华联以提升。 新加坡安定的政治环境、齐全的法律政策是很多投资者看好的主要原因。而商铺的空置率也很低。而新加坡的百货公司虽然也有高中低档的商品,但是高端品牌比国内更上层级。虽然百货业比较成熟,但是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之后,新加坡的经济虽然整体看好,但是产业价值比较低,一些领域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北京华联在国内的百货业务主要走“流行百货”路线,而商品多为国内名牌,国际高端品牌的引入缺乏。而如果进入百货业成熟的新加坡,与顶尖级的品牌厂商保持密切合作将变得尤为重要。 虽然国内的很多零售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曾经尝试走出国门,但是真正成功的却鲜有,而想到和北京华联这样利用跨国并购的更是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