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盘点:十大投资陷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 13:08 《中国投资》 | |||||||||
日出日末无穷尽,花开花落又一年,去年这个时候,我们为读者挑选并解读了2004年十大投资陷阱。今天当我们回首匆匆而过的2005年、在为大家罗列投资者的精彩瞬间、展示投资舞台亮丽风采的同时,仍然不能忘记那些在GDP高速前行时跌倒的勇士,不能忽略投资之路上的一个个迷局和陷阱。 由于我们不能左右自然和未来,所以我们明天的路往往依靠昨天的经验和教训来判断
在编辑十大投资陷阱的过程中,为了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它们,我们把每一个投资陷阱分为“捕获目标”、“陷阱深度”、“诱惑指数”来给大家解读。其中“陷阱深度”、“诱惑指数”分别代表投资损失和容易陷进去的程度,用★级来表示不同的等级。希望这些令投资者不堪回首的往事能帮助更多的朋友走上投资的坦途。 在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日益恶化的2005年,原本就缺乏规范、口碑不佳的房地产经纪行业更是雪上加霜。投资者的贸然进入只会如履薄冰、险象环生。 寒风中的秋叶 房地产经纪捕获目标:民间资本 陷阱深度:★★★★ 诱惑指数:★★★ 赵登禹路,是北京市西城区一条普普通通的街道,曾几何时,这条在旧城中蜿蜒的狭长街道以房地产经纪一条街而闻名京城,鼎盛时在500米长的街道两旁拥挤着将近50家房地产经纪公司。而在2005年11月的最后一天,这条街道上最后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也黯然隐去。 据来自中国经纪人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1月,北京有1000家房地产公司消失,而上海这一数字更是高达3000家。 随着地产新政一个个出台,2005年房地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而居于房地产业下游的房地产经纪行业则首当其冲。 新政寒流 受征收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先税后契”等新办法的影响,北京市场上的房源数量急剧减少,买卖双方的交易意愿几乎降至了历史最低点。 2005年5月11日,建设部发出《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被戏称为“最狠”的“税收”调控手段终于出击。 来自房地产经纪市场的统计资料显示,这一期间的交易量同比锐减;虽然各公司都不愿明确告知其真正成交量,但他们都表示除了原来已经谈成的合同外,新交易增量“少得可怜”,有的经纪公司甚至陷入了半个月没有一笔新单成交的悲惨境地。 据业内人士透露,开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门店的租金、装修以及办公用品等费用累计起来需花费约五六万元,好地段可能要花到七八万。而每月维持一家店的费用最少也要二三万,如此一来,在公正守法、不吃差价前提下,这家店面每月应当拥有4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才能保住。 但现在,很多中小型经纪公司都面临着房源的断顿儿,其日子可想而知。 交易少,没钱赚,资金无法流动,把不少经纪公司推到了悬崖边缘。 门槛过低 房地产经纪行业,听起来很专业的一个行业,但据业内人士透露,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之低令人吃惊,只要10万元的注册资金和4个房地产经纪人证件即可,10万元对现在的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而房地产经纪人证件1000元就可以办一个,进入门槛太低已经严重制约了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发展。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经过政府资质审查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就超过了2000家,而有关部门披露的一个数字称,目前北京存在的合法和不合法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就超过了1万家。其中,主要代理一手楼盘的公司有100多家,但真正具备全案策划能力的公司不超过20家。仅仅满足于代理一两个项目的销售,满足于做销售员的经纪公司太多,而真正具备全案策划能力、深知市场需求、具有准确判断力的经纪公司简直是凤毛麟角。 诚信危机 除此之外,房地产经纪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以坚石事件为代表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屡禁不止。尽管行业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有关规范政策和管理条例,但由于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增加了交易风险。而房地产经纪行业的社会形象也普遍受到负面评价和质疑。 房地产经纪业是房地产衍生行业,“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来自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寒流使它更加弱不禁风。 网络游戏是强者恒强的资本博弈,同时网民的喜好也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在地盘已被瓜分殆尽的2005年闯进网游市场,如果没有矫健的身手,难免落个人财两空。 虚拟的深渊 网络游戏捕获目标:民间资本,专业投资者 陷阱深度:★★★ 诱惑指数:★★★ 前一段有学者发表高论,认为性和庸俗化挽救了中国互联网。尽管论点值得商榷,但我们周围沉迷于《奇域》和《天堂》的人却与日俱增。 尽管这两款网络游戏只是众多网游中的一小部分,但从它们的普及可以看到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信息的沟通,还有无限的宝藏。日益普及的网络游戏就是一个让投资者垂涎的金矿。 然而正像互联网总是让人们在虚拟和现实之间辨不清方向一样,从网络游戏中淘得真金的廖廖无几,更多的人则深深地陷入泥沼,无法自拔。 盲目投资 从盛大的一举成名可以看出“网络游戏的蛋糕”的确诱人,发展潜力也确实巨大,但是许多投资者进入网游市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盲目投资。 很多投资者和研发团队对网络游戏普遍认为,在网游刚起步阶段,只要网络游戏及早开发出来,大致方向没错,这款游戏就会有市场。然而在网络游戏从无到有的发展中,除少部分仍能成功运营外,大部分都已退出市场或惨淡经营。因此在没有搞清楚自己投资的网络游戏市场定位、开发周期、技术瓶颈、风险控制和资金需求之前,一旦投入,最后很可能血本无归。 人才瓶颈 即使你资金再雄厚,再有背景,但是如果找不到顶尖的网游技术人才,那么你注定要失败。许多网游开发商在市场运作上经验丰富,渠道健全,资金雄厚,但是由于缺乏研发技术和人才,最终会卡在产品上。一些雄心勃勃,手持巨资的投资者进入网游市场一段时间后,才开始着急起来。因为,这些手握巨资的老板第一次发现拿着钱也找不到顶尖的网游技术人才。 据了解,目前我国游戏开发人员主要有以下几类:策划类,包括制作人、策划人员、剧本策划;程式类,主要是程序设计人员;美术类,包括美工、动化人员、音乐人员等;还有测试类,主要是游戏测试人员。这些人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游戏开发人才链。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网络游戏开发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其中,策划人员可以说是整个网络游戏的灵魂,他们往往扮演多个角色,不仅要对程序编写有一定的理解,还要有美术基础,同时沟通和组织能力也同样重要。因此,可以说,游戏策划是人才链上最薄弱的一环。其次,在网游人才链上最难找的角色就是网游程序员。与其他行业程序员扎堆、工资越来越低的情况相反,网游程序员不仅工资极高,有时甚至还有价无市。因为网游程序员不仅要会计算机语言而且还要有游戏制作经验,而目前由于中国的网游才刚刚起步,这样的人才就更奇缺了。 赢者通吃 另外,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网络游戏玩家粘度高,大众效应强,只要一款网络游戏成功后,它占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最终份额的大部分会被其占有。排前几名的游戏商家会大赚特赚,而剩下的人将掉进泥沼”。 以此得到印证的是,盛大网络在前两年的市场份额一度占到网游市场的60%,除前几名外,其他游戏商家都在赔本。作为后来者要在网络游戏市场站稳脚跟,不但需要明确的市场定位、优秀的人才、充裕的资金,还需要赢得网民的欢心。 作为全球的朝阳产业,保健品行业在中国也曾辉煌过,但保健品行业的迅速扩张显然超出了市场的容量,于是对利益的追逐使企业把诚信置于脑后,而其与直销的联姻,无疑又给自己铺了一条险路。 暗淡的朝阳 保健品捕获目标:民间资本 陷阱深度:★ 诱惑指数:★★★★ 政府严管了,门槛提高了,消费者疲惫了,市场厌倦了,“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两三年”的保健品行业正在遭遇新一轮考验。 诚信的未知数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由于保健品的高额利润和相对较低的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至今已涌现出了大大小小4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但是,仅仅建立在广告宣传和庞大的营销攻势基础上的保健品行业难以支持自身长久的发展。 一些企业的产品粗制滥造、假冒伪劣、虚假及夸大宣传和违规经营,使保健品在广大消费者当中的信誉度不断降低,使消费者不仅对保健品的功效宣传产生怀疑,而且对其食用的安全性也存有疑虑。 新管理的冲击 长期以来我国在保健食品管理方面并没有建立退出机制,也没有定期的监管检查,除非严重违法遭撤销,保健食品实际上是长期处于“只进不出”的状态。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家已批准了6000多个保健食品,但在市场上销售的仅有1000个左右,大量的产品实际上处于“休眠”状态,一些质量不高的产品长期持证大行市场,假冒产品层出不穷。但这种现象随着2005年7月1日《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的出台而终止。 新办法规定,过去由国家卫生部批准的现有批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将重新予以登记审核。 有关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将对企业提交的样品从质量、成分、含量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复核,拿不到批准证书的将丧失上市销售资格。新办法实际上是以药品管理模式来规范保健食品市场的,对原本定位不准确的保健食品行业必将产生一定的冲击。 被直销所累 目前,中国保健品行业已初步完成启蒙化教育,消费者已经越来越重视保健品的作用,单纯以药店为销售终端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同时,在人们的意识里,保健食品总归是食品而不是具有治疗作用的药品,因而保健品销售越来越从药店向大卖场、超市集中。在这种形势下,保健品行业门槛提高,厂商利润空间减少,这就促使保健品销售渠道日趋专业化。 而此时,直销企业的高歌猛进,无疑让诸多传统保健品企业看到希望。这一方面在于营销费用增长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安利等直销企业在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的诱惑。以会议营销为代表的“准直销模式”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 然而,2005年12月1日实施的《直销管理条例》却对保健品企业热衷的这种销售方式当头棒喝。新规定要求从事直销的企业必须拿到直销执照,而执照的含金量却是让众多保健品企业遥不可及的保证金2000万,注册金8000万。国内众多保健品企业都将面临规模小、资金不够、无法申领到直销执照甚至退市的困局。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能够拿牌,这种处于灰色地带的“准直销模式”就难以摆脱政策风险,如何在未来的政策条件下生存和发展,是摆在众多保健品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合作造林与2004年的度假酒店十分相似,低风险、高回报是它反复宣传的卖点,有关企业也总是拿出一些表面上看来似乎合理的投入产出公式,而那些漂亮的赢利曲线是需要诸多因素支撑的。 绿色陷阱 合作造林捕获目标:民间资本 陷阱深度:★★★ 诱惑指数:★★★★★ 说起陷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一些惟利是图的行业,其实在众多投资误区中,有很多披着高尚的外衣。2005年,市场上兴起了一股“绿色投资”热,许多投资者在造林公司的宣传鼓动下,纷纷解囊而出,争相购买杨树幼林,参加合作造林。 由于国家对营造速生丰产林十分重视,在投资、税收、采伐上都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在政策的引导和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公司租地造林,然后出售。从经营形式上看,这种方法无疑为中小投资者节省了租地、造林、管护等经营环节,但仔细分析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过高预期 在当前的杨树幼林市场上,有些造林公司出售的幼林价格过高,有些地块达到4000元/亩;有些造林公司对林木的生长、产量、木材价格及预期收益估计过高;有些造林公司在造林时,大面积栽培一些未经栽培试验的新品种,致使林木成活率、保存率降低;有些造林公司对经营速生林的风险识别能力较差,风险控制措施较少。 成本不低 根据近几年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的投资情况看,经营每亩杨树平均成本在1300元/亩左右。其中,造林的直接投资在100元左右,包括整地、栽植、苗木、灌水等环节;地租500~1000元(按10年计算);在经营期内的抚育、管护、施肥、除草、机械松土、病虫害防治等费用在300元左右;不可预见费200元左右。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杨树速生丰产林的经营成本近2000元/亩。 风险难测 当前,杨树速生林的经营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病虫害、人畜危害、价格或产量下降等。自然灾害包括冻害、风害、水灾、旱灾,如果在林木生长周期内发生上述自然灾害,对林木的生长、木材的产量、质量都会有明显的影响。病虫害的风险很大,有些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当或不及时,对林木的生长、木材的产量、质量也有显著的影响,严重时会对林木造成毁灭性损失。人、畜的危害也不可忽视。虽然现在杨树木材有供不应求的趋势,但杨树作为一种容易栽培、可再生性资源,在短时间内,其价格上涨幅度不会太大,如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木材产量急剧下降,而市场木材价格的上涨幅度也不算太大。若经营措施不当,林木的生长达不到速生林标准,很难得到预期收益。 诚信不足 有的合作造林公司隐讳林业投资风险,片面夸大投资造林的收益水平;有些公司对投资者宣传合同一到期,林木即可采伐上市获利,对限额采伐制度的规定和各种经营成本避而不谈;还有些公司承诺林地和林木可以抵押贷款,却回避了抵押贷款操作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并在不适宜造速生丰产林的地域进行造林,却宣称自己营造的林木能完全达到速生丰产的要求;更有甚者在城市集资、异地造林,这种“两头不见面”的方式造林,使投资者无法对造林成效实施监管。可见,合作造林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低风险、高回报。 若干年前,做冰箱起家的吉利凭一款豪情勇闯车市并小有斩获。而2005年的汽车市场已不再那么容易扬名立万,成本上升与消费者的理智让汽车企业的利润变得更薄,庞大的库存也预示着供大于求时代的到来。 轮子上的梦想 汽车制造捕获目标:民间资本、专业投资者 陷阱深度:★★★★★ 诱惑指数:★★★★★ 2005年12月一汽大众突然换帅,秦焕明和李武的离任,总是让人们联想到一汽大众5亿元的亏损。这家曾在中国车市呼风唤雨、以共和国长子自居的龙头企业如今却背负着巨大的亏损惨淡经营。 进入利润拐点 与一汽大众处境相似的汽车企业还有很多,商务部日前发布的行业利润指标显示,2005年一季度,我国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滑约100亿元,下降幅度近六成。 另一项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表明,15家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中,有1/3陷入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不乏曾经在轿车行业排名靠前的骨干企业。 应该说,汽车作为“久负盛名”的高利润行业,利润率下降在情理之中。但是,汽车行业的利润如此快地出现“拐点”,尤其是一些曾经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骨干企业,一下子陷入亏损的泥潭,却多少有点出乎意料。 上挤下压成本增加 2005年2月22日,日本最大钢铁商新日铁突然宣布,该公司与巴西CVRD公司达成协议,双方将2005年的铁矿石价格涨幅最终确定为71.5%。随后,新日铁与另一家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也达成类似协议。钢材是汽车制造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大,约占汽车重量的70%,这就决定了钢材的涨价势必带动汽车单车成本的上升及整个行业利润的下跌。 此前,由于汽车厂家在整个汽车制造供应链中的强势地位,他们往往会通过压低零部件采购价格的方式,将成本上升的压力转嫁给零部件商。但经过数年的持续降价,零部件厂商的利润已无法再压缩,汽车厂家只能通过降低本身利润等方式自我消化这些成本。 同时,对于一些欧系合资企业,欧元汇率的持续坚挺也增加了企业降低成本的难度。 另一方面,油价上涨、贷款门槛提高等用车环境因素对汽车销售的制约以及我国对2005年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的承诺都使很多消费者持币待购。 民营企业汽车梦醒 与国有汽车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更是不堪重负。2002年汽车产业最热时,德隆、美的、奥克斯、波导、力帆等众多民企被吸引到这个当时利润丰厚的行业中。但从2004年开始,几乎所有宣布进入汽车行业的民企都被淹没在众多的合资新车上市和降价促销的浪潮中。 2005年3月奥克斯退出汽车业,其发言人表示“奥克斯就当做了一场汽车梦”,这个梦的代价是4000万元。车市的冷却速度已远远快过市场增长速度,对于汽车这个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民企想分一杯羹的难度正在加大。 新的民营企业现在进入汽车业,为时已晚。目前国内汽车业的大市场使全世界的汽车巨头都涌进来,国内企业缺乏成长时间,根本无法与对手较量。虽然众多造车民企是否会重蹈奥克斯的覆辙尚未可知,但能肯定的是,在整个车市的持续低迷下,大浪淘沙才刚刚开始。 传媒业的高度专业化与市场不确定性给投资带来很大风险,而经济大潮的起伏也不是投资者个人可以左右的,在投资门槛水涨船高的传媒业中,靠短、平、快和四两拨千斤显然已经无法撬动高利润杠杆。 投机者的滑铁卢 传媒业捕获目标:专业投资者 陷阱深度:★★★★ 诱惑指数:★★ 商业时代造就了许多衍生行业,传媒业就是随着商业广告的盛行而逐渐蓬勃壮大的新兴行业。它在吸引商业广告的同时也吸引着更多投资者垂涎的目光,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传媒业似乎成了淘金的热土。然而,2005年的传媒业似乎沉入低谷,让很多投资者刹羽而归。 隔行如隔山 媒体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生产的特殊要求,这就要求办媒体的人一定要内行,要对媒体产业本身有着深刻的了解,要熟悉媒体的特殊运作规律及相应的游戏规则。而很多投资商急匆匆组织的采编队伍中大部分人以前没有办过一天报纸,而且招聘人员频繁更换,许多人都是以短期打工的心态在参与办报,没有责任心与创造性可言,自然也不能保证报纸的质量,更谈不上报纸的品牌塑造。这种严重的错位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浅尝即止 媒体投资是长线巨额投资,任何目光短浅、小打小闹的投资行为都注定要失败。而且,目前媒体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规模化竞争的时代,在客观上已经对资本的市场准入以及获取有效回报设置了一个门槛,当资金达不到“门槛”限度时,就不能够确保产生回报。投资方的短线投资思路,想仅仅投入几百万资金就获得回报,这是非常盲目的。而当需要追加更多的资金打造品牌的时候,投资方又开始犹豫,害怕被深度“套牢”,决定撤出投资。这是报纸失败的直接原因。 朝秦暮楚 创刊之初,报纸都提出一个颇为理想化的策划方案,但是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些设想几乎都是空洞的,没有具体实施措施,难以落到实处。后来报纸几易定位,看起来是在追随最热门的报刊细分市场,在迎合读者的口味,但实际上反映出决策者对怎样办报纸、报纸发展方向如何心里没底,找不到市场上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定位的摇摆实际意味着没有定位,这是办报的大忌。 触政策雷区 很多投资者都采用乙地的刊号在甲地办报,这种异地办报在政策上是违规的。国家新闻出版署1993年6月29日发布的《关于出版单位的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职责的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主办单位所办的出版单位的办公场所应与主办单位在同一城市或同一行政区域。此外,《出版管理条例》中对“使用刊号异地办报”也有相应的处罚规定。因为资方冒着政策风险,就难免在处事上处处小心谨慎,战战兢兢,束缚了手脚。 目前,传媒业仍被很多商人看作投资的“热土”,但是不熟悉媒介市场规则,抱着“捞一把”的思想,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教育作为一项高尚的事业是很难让人把它与金钱联系在一起的,当私立学校在质量与生存之间徘徊时,更多的人会选择后者,而之后的结果往往与投资者的急功近利之心背道而驰。 大教育的传说 私立学校捕获目标:民间资本 陷阱深度:★★ 诱惑指数:★★ 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海瑞的“兴办私学”,可以说民办教育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随着1992年光亚学校在中国四川的出现也标志着民办学校作为一种办学形式再次被社会所接纳。 闸门一开,大批私立学校应运而生,但他们与生俱来的缺陷也为今天的困境埋下了伏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私立学校规模普遍偏小、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机制不健全、生源难以保证等劣势开始突显出来。时至今日,全国已有近百所民办学校倒闭,多数民办学校都发生了生存危机。 2005年仅北京地区就至少有15到20家私立学校将走上重组合并道路,而此前已有几所私立学校关门大吉。事实上,我国大多数私立学校目前都面临着一个转折点。 经费与质量的矛盾 由于私立学校的全部费用都要自己负担,规模和质量成为致命的要素。拿某小学来说,如果在校生为100人,按每人每年1万元学费加1万元赞助费算,收入为200万元,其中房屋的租金占去大约一半,教学和生活教师大约需要20~30人,按每月工资2000元的平均水平算,大概需要60万元左右,剩下的钱里还要承担办公费、学生的食宿费、书本费等多项支出,最多打个平手,如果招生人数降到这个水平之下,就肯定会亏损。 由此看来,办教育根本就不是一个可以赚大钱的行业,如果把它当作近乎公益的事业来做,也许可以得到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和社会的尊重,同时过上比较殷实的生活,如果想做成产业发大财,等待你的就只有泡沫的幻灭和社会的排斥。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每年成本要15000元左右,学生交7000元左右,国家还要从财政补助7000多元。对于私立学校来说,没有国家财政补助,却仍需保证教学质量。民办教育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学费收高了,学生就不来;若降低学费,怎么能保证应付所有的支出? 急功近利 筹建一所民办学校,买地、建房、招生、税务、师资、管理等众多环节都是不能忽视的问题,投资者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现在很多私立学校投资者不仅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且急功近利,期望投入以后,当年就能有回报。这显然是违背教育发展规律的,也是不现实的。回报需要周期,对于办小学的投资者来说,需要有6年的时间,对于中学来说,初中需要3年,如果再加上高中,还需要3年。投资教育更不宜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决心。 如果投资者不熟悉教育,又一心只想从中获取暴利的话,那么教育产业决不是适合投资的领域。 在“林纸一体化”耀眼的光环背后,不菲的资金投入和庞大的原料林建设都是让投资者始料未及的,而硬着头皮上马不如三思而后行。 骑虎难下的选择 林纸一体化捕获目标:专业投资者 陷阱深度:★★★★ 诱惑指数:★★ 随着鼎鼎大名的世界纸业巨头APP在海南、河南纷纷登陆,“林纸一体化”成为投资者的热门话题。在很多人看来,“林纸一体化”项目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调整工业产品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同时,木浆造纸工艺先进、对环境影响较小,是一项具有很强竞争力的“绿色项目”。 正因为如此,国内不少投资者都充分注意到了发展“林纸一体化”的广阔市场前景,申请“林纸一体化”项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然而,在投资者的热情余温尚存时,却有不少林纸项目投产即赔、骑虎难下而停滞不前。 耗资不菲 以河南历史上第一家投产的全木浆纸生产企业濮阳龙丰纸业为例。该项目总体规模为每年30万吨杨木化机浆、每年50万吨高档印刷纸。其中,一期工程为建设规模年产10.8万吨杨木化机浆和20.4万吨低轻量涂布纸。 濮阳市先期启动了林纸项目中10.8万吨杨木化机浆的制浆工程,然而,制浆工程对资金投入有着极高要求。按照目前国内造纸行业1万吨产能需要投资1亿元的平均水平,10.8万吨杨木化机浆的制浆工程所需投资不菲。资金问题成为项目进展的一道难题。 即使解决了资金问题,开工后的龙丰纸业面临的情形也并不乐观。按照当初的设计,濮阳龙丰需要原料木材保持在每方价格380元以内方可赢利。但是,随着纸浆的涨价,目前市场上每方木材价格已突破了420元。按照10万吨的产能,每天原料木至少需要吃进1000立方米。扣除纸张上涨因素,濮阳龙丰目前的生产依然略有亏损。 无米下炊 对投资者来说,“林纸一体化”除了占用资金巨大外,原料林建设也是当务之急。焦作、新乡等地的“林纸一体化”项目,在厂房、设备到位的情形下由于原料问题而使木浆纸生产线迟迟不能开工。 事实上,在不少知名的“林纸一体化”企业中,原料林是其第一车间。比如APP,其到每个地方并不急于安营扎寨建设厂房,增添设备,而是率先营造原料林。而国内不少企业的做法则刚好相反,厂房和制浆工程先行,原料林基地则步伐滞后。 由于没有自有林资源保证,设备厂房齐全、待试车或者已经投产的企业在原料收购中面临重重困难。比如,按照濮阳、焦作两家企业的生产规模,每天分别需要杨树木材1000立方米到1500立方米。两家企业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收购原料起,到2005年5月底,只收购了不到2万方木材,仅够用十几天的,甚至连试车都不够用。 虽然河南省拥有一定的原料林,但是企业自有林却寥寥无几。在当前市场化的背景下,无论河南还是其他地方的原料木材价格均是统一的。整个板材市场需求旺盛,谁也不会照顾面子而低价卖给“林纸一体化”项目。可见,很多投资者在 “林纸一体化”项目申报或开建之初,并未预见到无米下炊的危机。 想当年,一批投资者曾在手机市场淘得真金,然而随着国内手机市场发展趋缓,技术更新日益加快,行业利润已被摊薄,行业风险不断加大,昔日大碗喝酒,大称分银的场面将一去不复返。 高利润的神话 手机制造捕获目标:上市公司 陷阱深度:★★ 诱惑指数:★★★ 毫无疑问,逐利是资本的本性,但行业的技术门槛和市场风险都是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目标时需要慎重考虑的。 近两年,伴随着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的高速增长,众多投资者纷纷跻身手机制造。想当年,波导、TCL仅靠一两款手机就赚了个盆满钵盈的神话就更让后来者垂涎。即使在手机制造门槛日益提高的2005年,仍然有大批投资者蜂拥而至。但当他们真正进入手机制造领域时就会发现,赚钱远不象他们预想得那样简单。 技术壁垒 前几年,国产手机靠成熟技术、贴牌生产以及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确实收获颇丰。但随着消费者对通信产品需求的多元化与个性化,手机产品技术更新的脚步日益加快,对技术研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05年,全球手机市场的主要趋势是彩屏、拍照、智能手机,而2.5G、3G等新技术标准也正未雨绸缪,而在技术研发上准备不足的国内投资者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往往被飞速的技术更新所拖垮。 与手机相关的技术可分为底层的芯片、中间的软件和表层的外形共三层,国产手机制造厂商的技术能力大都处于表层或中间的软件层,从而造成产品的附加值很低。而在核心技术方面底气十足的国外厂商则在2005年频频出击。摩托罗拉在高中低端都有杀手级产品推出的同时又以40款新品冲击2.5G市场;诺基亚也通过26款拍照手机和14 款MP3手机继续保持18%的利润率;LG的手机研发队伍更在2005年扩充到5000人。 在手机产品日益推陈出新、技术壁垒日益明显的情况下,研发技术的落后制约了国产手机的新品推出速度。而手机行业技术高度密集型的特征,也使更多的人陷入盲目投资的困境。 市场风险 显而易见,手机制造的技术壁垒是很多投资者始料不及的,而手机市场需求增长的减缓,更是每个投资者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很多投资者在进入手机制造行业后才猛然发现这是个僧多粥少的行业,就象个果园,先来者摘到了果子,后来者有可能颗粒无收。 不可否认中国手机销量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同比增长了51.9%和31.8%,但2004年就回落至18.1%,2005年则只增长15%,这意味着中国手机市场进入了一个平稳增长期。在市场需求总额日渐减少的同时,手机市场的进入者、产品供应量却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目前已持有牌照的国内手机厂商多达38家。按照信息产业部的数字,即使在调低生产目标之后、国内手机厂商2005年计划产量累计仍高达1.7亿部,大大超出全年手机市场的国内需求量6900万部。市场风险是立竿见影的,据统计,全部手机类上市公司2005上半年的存货合计增加了34.4%,存货最高的波导股份至6月底的存货价值20.27亿元、比去年底增加了56.7%。目前中国手机市场至少有3000万到4000万部库存,销售下滑,市场份额萎缩,几乎成了国产手机投资者的心病。而手机制造牌照的放开,将使原本就拥挤的手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投资者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2005年手机制造披着大市场和高利润的伪装招摇过市,即使辉煌已成历史,仍不乏投资者趋之若骛而被套牢。 中国的乳制品人均消费量远不及发达国家,按道理乳制品制造行业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乳制品企业的一哄而上,无序竞争,造成投资者被低门槛绊倒。 低门槛的诱惑 乳制品生产捕获目标:民间资本、专业投资者 陷阱深度:★★★ 诱惑指数:★★★★ 由于经济落后和缺乏消费传统,中国乳业的发展一度非常落后,人均消费量长期在发达国家的1%以下徘徊。然而,从1998年开始,中国的乳制品消费开始升温,当行业默默地高速增长了六年以后,人们突然发现,乳业是一个点石成金的宝贝行业。政府、农民、企业家、基金经理们纷纷开始把目光投向这个原本土气的行业。而伊利旋风般的收购、蒙牛火箭一般的增长神话,一次又一次地揪动着投资者敏感的神经。 然而,当很多投资者满怀希望荡漾在乳业的波涛中时,却突然发现宝贝变成了鸡肋。 低门槛带来上挤下压 由于乳制品行业的进入门槛不高(生产工艺非常成熟,研发投入有限)而前景广阔,所以自然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近年来,乳制品企业的增长远快于其他消费品行业。目前全国乳制品企业数量多达1800家。企业产能增长迅速超过需求增长,很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已经低于50%。 从2002年开始,乳制品销售价格不断走低。2005年从买十赠一一直发展到买三赠一。 同时,饲料价格开始大幅上升,在现有的收购价格下,饲养奶牛的利润降低,特别是低产奶牛,已经接近无利可图,奶农的饲养积极性遭到严重打击。为保证奶源供应,企业不得不提高收奶价格,2005年内蒙古原奶指导价格每公斤上调0.03元。此外,蔗糖、添加剂等原辅料乃至水电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2005年乳业企业的利润受到价格下降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挤压。 行业风险和决策风险并存 在过去两三年里,乳业经历了多次诚信危机,一线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今年光明、夏进和三鹿等向来以品控严格自称的企业也频频被媒体曝出早产奶、回罐奶等问题。除了企业自身管理问题引起的诚信危机外,各种自然疫病的爆发也会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 显然,在乳业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企业没有任何规避市场风险的屏障。对一个成熟企业的要求不仅仅是市场的拼杀,也体现在对市场风险的处理能力上。 与此同时,企业决策风险也伴随着乳制品企业的发展。从伊利来看,以往的决策就不乏失误。2004年,冷饮事业部放弃以往“小批量、多批次”而采取“少品种,大批量”产品开发策略,这种方式与原有模式相比规模效应更加明显,但风险也更集中,最后由于市场拓展失利,伊利不得不于3季度销毁了1.2亿元的库存,从1995年起销量一直居全国第一的伊利冷饮产品遭遇有史以来少有的亏损。 为了对抗来自于蒙牛等竞争对手的挑战,伊利始终极力坚持重点发展液态奶,并计划在2005~2006年加大液态奶的投资力度。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产能和市场能否同步发展,投资扩大与保持公司财务稳健之间的矛盾对管理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乳业投资的低门槛固然有利于资本的流动,但拥挤的人流难免造成闪失,而对行业风险估计不足也是投资者的大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