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2005年度盘点:十大热门投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 12:00 《中国投资》

  2004年,国家对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四大行业进行了宏观调控;2005年是两个五年计划的承接之年,各个行业的“十一五”规划陆续出台。两个因素使得2005年投资活动相对理性。

  能源的匮乏推动煤炭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新矿开发,也推动了水电、风电等绿色能源的开发步伐;而铁路面临庞大的市场和严重的运力不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
,以弥补建设资金缺口。

  投资多元化,成为2005年我国能源、交通等行业的发展趋势。

  当然,也有一些行业出现严重的过渡投资,比如铜冶炼。铜的需求缺口固然很大,行情也一路看涨,但是铜矿石却掐住了铜冶炼行业的咽喉,现在风风火火投资上马,建成之后要么因铜矿石涨价而失去利润空间,要么干脆让设备“睡大觉”。好在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发觉,在年底出台了相关调控措施。

  黄金在2005年成为普通人投资

理财的最佳选择,当然少不了温州人的参与;而风险资本则看好了我国的生物技术,以占领这一新兴产业的制高点。

  一些行业的投资热潮渐渐散去,另一些行业的投资热潮渐渐兴起。回顾2005年的热门投资行业,过热与预热并存。投资过热导致血本无归,投资不足导致坐失良机。在市场中,机会与陷阱并存,作为投资者,如何使自己的舞步合乎经济运行规律的节奏,值得学习和深思。

  煤炭投资:国企高唱独角戏

  因安全问题而被关闭的数千家中小煤矿成为龙头企业的争夺对象,而动辄数十亿元的投资又令民间资本望洋兴叹。于是,在2005年煤炭产业的投资舞台上,国有企业唱起了独角戏。而它们的投资行为,无不紧紧围绕国家对这一产业的调控展开。

  截至2005年10月,我国煤炭产业实现投资768亿元。

  煤炭基地建设

  2005年,国家对中小煤矿进行了整顿,并鼓励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

  2005年8月4日,神华集团、新疆国资委、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四家股东共同发起设立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2.6亿元;

  鲁能集团计划在新疆建设三个大型综合煤炭产业基地,总投资超过2300亿元。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也在加快实施新疆伊犁犁能煤炭公司皮里青露天煤矿扩建工程,建设坑口发电厂。

  煤化工

  目前,神华集团正在大规模推动煤制油技术,神华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玉卓表示,神华集团煤制油示范工程第一期工程现已完成27亿元的投资,这个示范工程规模是年产108万吨成品油。

  2005年4月,神华集团又与新疆地矿局签署协议,将在新疆建一个年产油品千万吨以上的煤液化基地,并表示要使准东煤田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煤液化生产基地。

  预计到2010年,我国用煤炭生产的油品至少将达到每年1000万吨以上。

  煤制油工程只是煤化工的一部分。除了神华集团,其他的煤炭企业及地方政府纷纷把目光投向煤化工——

  2005年4月17日,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投资300亿元,在新疆伊犁建设特大型煤化工基地的协议正式签订;云南省有史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煤化工建设项目——云南煤化工(曲靖)基地200万吨焦化、30万吨煤焦油加工项目于2005年7月举行了奠基仪式。

  甘肃省华亭煤电公司投资21亿元的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于2005年5月15日获省发改委批复。

  在山东,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兖矿集团已经投资100亿元,在贵州省开发建设百万吨级煤炭液化基地;同时该集团还与陕西省签订协议,投资95.26亿元在陕西综合开发煤炭液化制油。来自山东省煤炭办的消息称,包括肥城矿业集团在内的山东七大煤炭集团,都已经或正计划在西部建设煤制油基地。

  煤层气产业化

  我国煤层气探明储量31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量的1/8,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山西省利用国外贷款投资20亿元开发煤层气的项目已经全面启动;贵州明显加快了对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力度,于2005年9月和中联公司合作,与加拿大亚加能源有限公司在京签署了合作开发贵州保田青山区块煤层气资源的产品分成合同;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香港中杰国际有限公司和加拿大国泰油气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推动煤层气生产与开发利用合作意向书;在云南省的积极配合下,中联公司将在该省建立一个煤层气地面抽采示范点,探索商业化开发之路。

  2005年10月,龙煤集团、香港中杰公司和加拿大国泰公司可望组建合资公司,第一个项目投资50亿元人民币,用煤层气生产柴油,成本为每吨2000元,而目前柴油市场售价是每吨4000元,效益很可观。

  水电投资:开发步伐大大加快

  根据国家有关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将达到1.25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8%,水电装机位居世界第一;到2015年水电装机达到1.5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仍维持在28%,届时水能资源开发程度将达到40%,我国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水电大国。

  2004年以来,我国绝大多数省份普遍遭遇电荒。在许多地区,不但缺煤,而且煤炭运输也很困难。

  由于水电具有绿色环保、维护费用低、调峰作用好等经济特点,并同时具有防洪、灌溉、提高水运能力等社会效益。因此,在许多“缺电不缺水”的地方,水电成为唯一可供大力开发的能源。

  大水电

  2005年9月8日,锦屏一级电站成为实施核准制后第一个获准建设的特大型水电建设项目,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西电东送”、“川电外送”的重要电源基地,具有规模大、投资省、移民少、调节性能好等特点。

  2005年11月12日,四川省政府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共同在锦屏一级水电站工地举办电站开工典礼,总装机360万千瓦、总投资246亿元的锦屏一级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雅砻江流域水电资源开发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国水电开发的步伐大大加快。

  据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裁王会生介绍,四川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设计装机6台,年均发电量166.2亿千瓦时,电站以发电为主,兼具蓄能、蓄洪和拦沙作用。拦河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305米,是世界上第一高坝,计划2006年底截流,2012年首台机组发电,2014年竣工。

  在四川,水电项目建设正进入前所未有的丰产期,随着大批水电站的开工投产,四川将成为南方地区真正的“卖电大王”——溪洛渡、锦屏一级、瀑布沟三个巨型水电站等已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期,官地、两河口、大岗山、长河坝等一批大、中型水电项目也进入施工筹建准备期,金沙江上游干流水电规划、雅鲁藏布江拉孜——曲水段水电规划工作也正在开展。预计到2020年,四川水电装机将达到6000万千瓦。

  小水电

  2005年11月,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与广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就农村小水电代燃料及农村水电项目举行借款合同签字仪式。后者取得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5.42亿元的贷款,用于推进广西农村小水电代燃料工程。

  在湖南,总投资达7.19亿元的株溪口水电站于2005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安化县在水电开发上的又一力作。短短两年时间内,便有东坪电站、株溪口电站和柘溪电站扩建项目相继动工建设,三大工程总投资28亿元,总装机容量64.2万千瓦。

  对于其他小流域的开发,该县采取“以存量换增量”的办法,推动水资源有偿出让。至2005年10月份,全县已成功实行竞价拍卖小水电项目6个,总装机容量达1万多千瓦,引进投资达6000多万元。目前,总投资达1.3亿元的12处小水电开发项目也将通过竞拍招商开发。

  2005年12月,湖南省“十五”期间建设的4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至此,湖南省已建成7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总投资超过270亿元,总装机规模突破400万千瓦。

  山西省水利厅也从国家开发行融资5亿元,用于该省“十一五”水利建设规划的7大重点项目。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开发行为以上7个项目提供5亿元人民币的贷款额度。

  投资风电 救济电荒

  在缺电以及提倡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下,大力发展风力发电非常有必要。风力发电前期投资大,成本高,投资风电将会面临一些阻碍,政府对此必须扶持,比如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专项扶持资金。而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将上海的经验进行普及推广,建立完善的绿色电力价格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及其配套实施细则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风电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煤炭诚可贵,石油价更高”的2005年,许多地区开始向自己的天空要能源。如果充分开发,我国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风电将超过核电成为中国第三大主力发电电源。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我国风电年发电量将达到800亿千瓦时。

  内蒙古

  据有关部门测算,锡林郭勒盟的风能可开发利用量超过5000万千瓦,是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目前,已规划建设风力发电场的主要风能资源富集区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具备建设800万千瓦以上风力发电场的能力。目前,锡盟批复项目总投资约29亿元,相当于2座30万千瓦燃煤发电站项目的投资总额。

  锡盟巨大的风能市场吸引了国际能源企业的兴趣。兴建于二连浩特市的“中国二连北美风电园区”,由加拿大埃伏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预计总投资12亿美元,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以上,计划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建成投入使用。

  2005年9月,包头市达茂旗政府一次签下3个外商投资的风力发电项目,引资总额达到12亿元人民币。

  湖南

  湖南南山牧场于2005年7月初启动风电建设,预计装机容量可达30万千瓦,成为我国南方最早启动的风电项目。 据专家估计,湖南南山牧场可建成30万千瓦的风电厂,该电厂临近经济发达的广东省,而湖南本省也严重缺电,该风力发电厂的建设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甘肃

  甘肃省的风能资源储量居全国第5位,玉门市2005年引进大唐电力集团公司和韩国电力公社的风电项目,于10月底在玉门镇地窝铺动工建设大唐玉门风电场,投资4.8亿元,建设总装机容量达4.93万千瓦,建成后年上网电量为1.6亿千瓦时。同时,玉门市招商引资的百万千瓦昌马风电场目前已签约待建。

  甘肃省从2005年起又启动了全省风电场工程规划和安西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的前期工作。初步规划到2010年和2020年,风电装机分别达到50万千瓦和100万千瓦以上。随着国产化进程加快以及哈密—兰州750千伏送电工程的实施,甘肃省风电建设的步伐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快。

  长三角

  2005年3月9日,总投资16亿元,年上网电量为4.24亿千瓦时的盐城东台风力发电场项目得到正式批复,获准项目招标。

  2005年初,浙江绿能投资有限公司与舟山市岱山县签订了海上风电场建设项目投资协议书,计划投资20亿元,建设总装机容量达2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与此同时,上海正在拟订《上海10万千瓦近海风力发电场计划》等可再生能源计划,希望到2010年,可再生资源发电达到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何祚庥院士说,风力发电能救济电荒,风电上马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建成。我国完全有可能以迅速发展风电模式来解决电力短缺的燃眉之急。

  多元化投资 为铁路建设铺轨

  每逢“黄金周”以及春运,大家都切实感受铁路运输瓶颈的痛苦。中国的铁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因为铁路市场没有开放,虽然具有良好的投资效益,非公资本也只好望路兴叹。2005年,虽然国有资本依旧是铁路建设投资的绝对主力,但是毕竟有了转变。看来,只要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并且使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铁路投资多元化并非难事。

  2005年,我国交通投资继续稳步增长,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最快。国家预算内资金是铁路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增速超过80%。

  2004年1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超过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和约1.6万公里的其它新线,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据铁道部估计,如要实现这个宏伟蓝图,到2020年,我国铁路的投资总量将超过2万亿元,平均每年的投资额在1000亿元以上。但是目前,我国铁路建设投资规模基本保持在500亿元至600亿元之间,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动员社会资本。

  根据2004年国家修订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铁路初步开放了四大领域,鼓励非公资本进入,即:铁路建设领域、铁路运输领域、铁路运输装备制造领域和铁路多元经营领域。

  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为中国铁路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扫除了政策上的障碍。

  2005年7月,铁道部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客货运输、运输装备制造与多元经营四大领域,并制定了七项措施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

  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表示,中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改进对铁路投资的调控方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在铁路建设中发挥投资主导作用,承担起项目审批、资金筹措、工程实施推进以及为投资铁路创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等责任。二是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铁路,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把政府投资与境内外社会投资结合起来,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多种建设模式。 三是积极探索多种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社会资本投资铁路提供更多选择。四是完善铁路监管体系,规范市场化运作。按照“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完善铁路行业准入制度,规范和维护铁路投资、建设、经营的市场秩序,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 五是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保护各类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铁路对社会资本的频频召唤,在2005年得到各方的积极响应,铁路多元化投资格局已初露端倪:铁道部、河北省、山西省与华能集团、太原钢铁集团筹资65亿元,参与了石太铁路客运专线运输项目;由7家公司共同组建的唐港铁路有限公司斥资48.3亿元,负责新建迁曹铁路的运营和管理;由民资参建的浙江“衢常铁路”项目也已开工建设。

  2005年9月,美国新能源投资公司看中重庆铁路建设招商项目,拟投资4000万美元独资建设南涪铁路和涪利铁路的涪陵段。该公司已经与重庆涪陵区外经贸委招商局签订意向性合同,若一切顺利,年底前这条外资铁路将动工建设。

  与此同时,一批新建铁路投资项目正在开展招商引资。据统计,目前全国铁路已签订合作合同和达成投资意向的社会资金超过200亿元。

  城市轨道交通驶入投资高峰期

  为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结构,“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其中,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重点是:加快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强化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轨道交通新技术的应用,在大城市逐步实现以地面常规公交为主体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交通体系的过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轨道交通面临巨大的运输需求。在许多大型和特大型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各界的关注焦点。解决地面交通拥堵的最佳方案就是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莫斯科、东京、伦敦、纽约等诸多世界名城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而在我国,当许多城市已经面临或即将面临交通问题的时候,投资城市轨道交通便成为不二的选择。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完成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国内40多座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已经有30多座城市开展了城市快速轨道的建设或建设前期工作,约有14个大城市上报城市轨道交通网规划方案,拟规划建设55条线路,长约1500公里,总投资5000亿元。

  2005年初,北京地铁5号线北新桥车站通过结构验收,这也是北京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个缩影。2005年,北京在建的地铁有4号线、5号线和10号线,总里程超过88公里,总投资超过400亿元。到2008年,北京将基本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轨道交通骨架,基本覆盖市内商业、旅游、居住等重点地区。

  2005年8月23日,四川省与山东省共同签署《四川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经济社会领域合作的协议》。在当天举行的四川—山东经贸合作座谈会上,四川省副省长杨志文重点向山东企业推荐成都地铁项目。他介绍说,刚获国务院正式批准的成都地铁项目是西部城市获得的首张地铁“入场券”,成都地铁1、2号线总投资将接近200亿元,投资3.7亿元的一期工程即将启动。该项目将在房地产开发、设备材料供应等方面给众多山东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鲁能集团等山东重点企业表示,将积极参与成都地铁等重点项目的深度开发,在合作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据悉,国家开发银行已经先后向国内1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提供了融资支持,截至2005 年11月底,该行累计承诺贷款超过600亿元,贷款余额达400多亿元。

  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属于公益设施,经济效益不高,但投融资需求十分巨大,单靠政府投资难以为继。

  对于轨道交通的融资形式,专家建议借鉴香港模式:将铁路沿线的土地和房地产开发捆绑起来,让这些经营收入弥补票价的亏损。香港地铁的成功在于坚持新线建设与沿线房地产开发同步,极大限度地把沿线房地产的利润回归到政府的钱袋子中。从目前情况看,香港地铁新线不断延伸,但早期开发的优质房地产发挥重要作用,光是物业租金就高达几十亿。

  与香港类似,日本在城市建设中也经过了“土地重整”过程,即统一进行土地利用与铁路建设规划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然后出售部分土地以补偿配套费用,其余用于自行开发。通过铁路与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的方式,以铁路带动土地开发,以土地开发培育铁路客源。针对轨道交通建设的融资问题,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认为,实现投资多元化是解决轨道交通融资瓶颈的有效方案,应健全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资评价体系,完善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经济政策及优惠条件,制订出外资参与轨道交通的专项引资政策,并建立与政策配套的投融资体制等。

  石化投资:不应盲目求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副总裁曹湘洪在2005年12月初结束的中国石油和化工学术年会上对目前我国涌现出的大型炼油、石化项目热潮表示了担忧。他表示,简单盲目地从经济规模出发决策项目后果严重,具体、综合地分析规划项目竞争力才是决策项目的根本。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公布的分析报告显示,2005年1~10月,我国石化行业实际完成投资3005.11亿元,同比增长30.51%;施工项目6021个,增长14.21%;新开工项目4127个,增长18.07%;竣工项目1149个,增长14.56%。

  新疆作为我国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在2005年迎来了石化投资高潮。

  2005年2月8日,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的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10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工程获得批准。该工程总投资277亿元,计划2008年建成,是我国石化发展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投资,是继“西气东输”工程之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也是哈萨克斯坦原油输到独山子后的配套工程。工程建成后,独山子石化公司总资产将达到340亿元,年销售收入262亿元,实现年利税100亿元,届时独山子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石化企业。

  隶属于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的泽普石化公司、塔里木石化公司及中石化库车石化公司也在扩大产能。泽普石化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实现4个“50”:原油产量50万吨、化肥产量50万吨、炼油50万吨、天然气产量50亿方。在南疆库尔勒市和库车县,当地政府正在建设两个石化工业园区,新疆上市公司美克公司将投资97亿元在库尔勒生产石化产品。据了解,库车县的石化工业园区计划年加工原油250万吨。

  不止中石油、中石化这些龙头企业来到了新疆,石油产业已成为温州商人的投资 “新宠”,目前温州人在新疆已控制约120口油井,投资总额在18亿元以上,如加上后续加工的炼油设备等投资,温州商人在新疆石油领域的投资额超过50亿元。

  与新疆以采油、炼油等项目不同,在东部沿海地区建立大型储备基地成为2005年石化投资的一大内容。

  2005年6月,中国石化集团子公司近日派考察组来到浙江省洞头县,准备在这里设立一个占地面积约150亩的大型石油储备基地。除中石化外,中海油、香港侨福集团等石油巨头日前都到洞头县进行了实地考察。

  其中,中海油天然气及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就合作开展温州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与温州市签订了原则协议,拟投资40亿元到50亿元人民币规划建设LNG接收站及配套的主干管道,以及相关的燃气电厂等,其中的天然气接收站拟设在洞头县。

  2005年5月,中国石油等6家企业与上海方面密切配合,寻求建设中国最大规模商业石油仓储基地——上海洋山港巨型石油仓储基地。

  规划中的仓储基地位于上海南端的长江口,是上海庞大的洋山港港口及码头发展计划的一部分,预计建成后的总储存量将超过100万立方米。该工程于2005年年中展开,工期两年,预计2007年投入使用,总投资额为4837万美元。

  曹湘洪提出,新建项目首先要具体、综合地分析规划项目的竞争力,防止盲目追求项目规模的单系列大型化。如大型聚烯烃装置在产品品种牌号变化较小时有竞争力,但中小型聚烯烃装置在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品种牌号方面更有优势。其次,规划大型炼油石化项目必须落实原油供应。可尝试与原油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签订长期供应合同,吸收原油供应商投资炼化项目等。此外,还应优化炼化企业布局,坚持炼油与化工一体发展。

  铜业投资过热已成调控对象

  获得长期稳定、价格合理的海外原料供应是我国铜冶炼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铜冶炼工业的发展,要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变到以控制资源为主的发展轨道上来。除了在海外资源丰富的地区勘探和采矿外,目前比较可行的方式是从海外中小型铜矿山项目开发起步,通过直接收购、融资、参股等方式取得铜精矿包销,或者通过参与风险探矿在项目开发前期优先获得项目权益,并通过投融资方式取得铜精矿产品的包销权。

  2005年11月,为有效控制铜冶炼行业投资规模,国家将铜冶炼项目资本金比例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环保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国家将严格掌握进口铜冶炼设备适用的有关免税政策,对不符合规定、未经有效备案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违规建设项目,不出具《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确认书》。

  根据《意见》的要求,凡违反产业政策和投资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管理等规定的铜冶炼项目,一律不准建设。对已经备案的铜冶炼项目,如单系统在10万吨/年以下,或者未落实铜精矿供应、交通运输等外部生产条件,自有矿山原料比例未达到1/4以上的,均停止建设。未按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擅自开工建设的,在建的一律停建,投产的一律停产,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项目建设用地未经依法批准的,一律停止建设。

  《意见》还将严格掌握进口铜冶炼设备适用的有关免税政策,并要求金融机构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未按规定程序备案的铜冶炼项目,一律不予授信;已实施的项目授信,要采取妥善措施予以收回。

  2005年,我国新一轮铜冶炼产能扩张浪潮已发展到近乎疯狂的地步。不仅是现有的铜冶炼企业在成倍扩大产能,就连一些从来没有做过铜冶炼的企业也纷纷涉足。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据国家发改委2005年11月18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铜产量约为250万吨,同比增长15.7%;国内铜消费量将达到350万吨,同比增长6.1%。而国际上,铜的供求严重失衡导致铜价一路上扬。2003年国际市场铜平均价格为1779美元/吨,2004年暴涨了61%。2005年12月1日,铜价创下4400美元/吨的历史新高。

  暴涨的铜价提高了铜冶炼企业的经济效益,刺激了企业快速扩大产能的积极性。目前全国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18个,总能力达205万吨,是2004年底的1.3倍。其中在建项目11个,建设总规模约115万吨,投资总额约100亿元左右。预计2007年底将形成370万吨铜冶炼能力,远远超过全国铜精矿预计保障能力和国际市场可能提供的铜精矿量。

  一些业内人士担心过不了多久,我国铜冶炼也将重蹈电解铝行业整体亏损的覆辙。

  我国是铜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受自然资源条件和资金投入限制,矿山建设速度缓慢,铜精矿产量增长远远滞后于冶炼产量的增速,2004年全国粗铜冶炼能力达163万吨,进口铜精矿288万吨。国内矿产铜产量不足61万吨,原料自给率仅有20%。巨大的原料缺口只有通过国际市场弥补。

  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总经理韦江宏说,资源自给率下降,将导致国内大型企业丧失在产业链上游的话语权和支配权,慢慢沦为国际铜矿和冶炼商在境内的代理加工基地,危及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对国家战略和经济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长期来看,调控政策将使铜价保持相对稳定,防止其大起大落。也将对国际铜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因为随着中国对铜精矿需求的减少,铜精矿价格下调,将导致国际铜价下降。

  生物技术投资者可以笑了

  中国的GDP要想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就必须改变目前的发展模式,因为如果按照现有的经济模式,中国将消耗世界资源的60%~80%,所以这条路走不通。在高科技领域,我国的生物技术跟国外差距最小。况且,生物技术作为21世纪高新技术的核心,对人类解决面临的食物、资源、健康、环境等重大问题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长期被指责的生物技术投资者现在可以面带微笑了——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指出,2004年新上市的9种生物技术药物当年就创造了3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这9种药物的市场2007年将达80亿美元。更有人认为,生物技术产业将于2008年实现整体盈利。同时,传统制药产业与生物技术产业的整合,更将加快新药创制的步伐。

  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口蹄疫、SARS、疯牛病、猪链球菌、禽流感等疫情不断。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2003年以来,禽流感给亚洲国家造成的损失在80亿到120亿美元,而SARS则夺走了800人的生命。

  上述疫情给各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挑战,也给从事禽畜疫苗研制、生产的企业带来了巨大市场机遇。

  2005年6月29日,海王生物发布公告说,公司控股90%的深圳市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二类新生物制品——流行性感冒亚单位流感疫苗已经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并获得新药证书。公司准备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GMP认证以期尽快获得生产许可,100万人份流感疫苗计划年内投产。

  公告显示,海王生物流感疫苗生产基地的总建设规模为年产1000万人份,一期工程为整体厂房的建设,目前设计规模为500万人份流感疫苗,计划投资额为1.677亿元;二期工程计划建成规模为500万人份流感疫苗及150万人份狂犬疫苗的工程。二期工程完成后,总产量规模将可达到1600~1800万人份。整个疫苗项目的投资不菲。

  疫情防控只是生物技术的用途之一。作为21世纪主导技术之一的生物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早在1997年3月,美国《财富》杂志就重点介绍了生物芯片技术:微处理器使我们的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当时,该文预测在2005年仅仅在美国用于基因组研究的芯片销售额将达40亿美元,2010年有可能上升为40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用于疾病预防及诊治以及其他领域中的芯片,预计这部分比基因组研究用量还要大上百倍。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博士认为,我国的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正在进入新的阶段:第一,领导高度重视,总书记、总理半年来做了6次批示,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第二,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从1980年到2004年,中国科学家没有发表一篇文章,2005年1~9月已经发表了6篇;第三,投入大幅度增加。

  王宏广主任表示,如果国家给予足够的重视,生物技术可以成为国家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这同时也是一个世界趋势。据统计,在2001年到2005年间,国家投入了120亿元用于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现在这一部分的总投资和固定资产已增长到6000亿元。这个数字比起10年前增长了大约10倍,并且这个数字在未来五年内还会成倍增长。

  中国拥有一个巨大的生物技术产品消费市场,科学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生物资源包括草药、人口资源丰富,有着独特的疾病谱。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正吸引着国外风险投资公司的目光。国外生物技术风险投资普遍看好中国的中药开发、化学合成、原料药、非处方药、临床试验等技术和产业,他们的资金将重点投向这些领域。

  投资拉动电子信息产业成长

  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来说,2005年的确是“春光明媚”的一年,但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人才的短缺将继续制约产业发展;核心技术的缺乏导致企业进入市场的技术和投资门槛大大降低,市场竞争极为激烈;目前,电子信息产业的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紧张矛盾进一步突出,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电力紧缺矛盾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这些因素都将制约产业的发展。

  信息产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前三个季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2.3亿元,同比增长22.2%。

  一至三季度,通信设备、测量仪器和电子工业专用设备行业投资增速均超过50%,对拉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受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行业投资增长较快的影响,通信设备行业1~9月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0.4%;传输设备及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分别达到了93.3%和108.4%。

  在移动通信领域中,由于2005年以来手机市场竞争形势渐趋严峻,跨国手机企业加紧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扩大在中国的产能,如摩托罗拉、三星、浪潮、乐金等前三季度均有较大投资。原有国产手机厂商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也不得不继续扩产改造;随着新手机牌照的发放,新进入企业如江苏高通、上海英华达等也开始了投资建设;另外,通信企业对3G技术的研发投资有所加强。

  2005年1~9月份,全行业到位资金1255.6亿元,资金到位率达到70.9%。

  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副司长王秉科表示,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六大增长点:

  

数字电视将成为未来
中国电子
信息产业的第一大增长点。信息产业部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推动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出台,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将带动机顶盒等相关产品的发展。据信息产业部预测,数字电视可以给整个电子信息行业带来上万亿元的收入。

  手机行业将成为第二大增长点。2005年手机用户市场的发展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手机用户仍保持平稳增长,居民手机2次购机的比例不断增加(2003年为20%,2004年为30%~40%,2005年为50%左右);二是居民电信消费开支日益增加;三是3G将正式启动,进入导入期;四是手机个性化、时尚化将成为更新用户的首选品牌。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教育、网上服务的快速发展也将进一步拉动计算机产业和软件产业快速发展。赛迪顾问发布报告说,2005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约为478.6亿元,比2004年增长16.3%。未来几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将保持较平稳的增长速度,随着“十一五”规划的执行,增速还将略有提高。

  国际外包服务为软件企业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目前全球软件外包服务平均每年以29.2%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突破1000亿美元,这为我国软件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05年9月26日,中软国际在北京宣布,其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中软国际分别获得微软的2000万美元和国际金融公司(IFC)1500万美元,三家公司正式结成战略同盟关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2005年11月19日指出,尽管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产业规模位列世界第三,但“重硬轻软”的弊病正在阻碍其向高层次发展。

  数据表明,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信息制造业平均值,这说明我国信息产业“重硬轻软”,主要停留在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软件产业占信息产业的比重不到10%,而国外已经占到30%~40%。我国信息产业在国际产业内部分工和产业链中,主要处于增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国际竞争力不强。

  黄金价格一路高歌

  黄金市场堪称2005年民间投资的热门品种,多数人没有想到,黄金市场在沉寂了20多年后,在2005年竟然一路高歌,冲向25年来的新高。但是,在经历了近一年的爬坡之后,又在最后的10天里急速下滑,再次上演了一幕“过山车”游戏。至于未来的黄金价格会呈现何种走势,多位分析师均认为金价仍将高位运行,但目前肯定不是入市时机。

  股市低迷、储蓄低利率导致国内黄金价格走高;而美元走弱、石油高涨以及恐怖活动的破坏导致了黄金需求增大。在以上因素的合力作用下,黄金成为国内外各路投资者的最爱,投机资本也蜂拥而入。“因热而涨,因涨而热”,是2005年黄金市场的最佳写照。

  2005年12月19日,受国际金价飙升影响,中国银行中山分行“纸黄金”交易量又创新高,已从开办时的10多万元升至约9000万元。

  据介绍,2005年2月以来绝大多数“纸黄金”投资者收益都超过了15%。在2月到11月间,黄金价格走势至少产生了5个比较大的行情波段,如果投资者均抓住了这5波行情做短线投资的话,其收益率还高得多。与持续低迷的股市和低利率的储蓄相比,这样的回报足以让人心动。

  而招行代销的高赛尔金条也呈现购销两旺的火热景象,近期的销售成交量同比增加143.6%,回购增加8%,占销售总量的9.8%。

  当然,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的黄金业务还只是“金山之一角”,2005年,所有的黄金投资品种都可以用一个“涨”字来概括——金饰、金条、纸黄金、黄金股……而且是国内、国际市场一起涨——先是于2005年10月12日达到了18年以来的最高价位479美元/盎司(1盎司=31.103495克),继而一路高歌,在两个月后的12月12日突破25年新高,达到541美元/盎司的最高点。

  据银河证券研究员田书华介绍,近年来,世界黄金产量渐趋稳定,每年约2400~2600吨左右,2004年我国黄金工业全年共生产黄金212.4吨,创历史最好水平。

  据田书华的分析,黄金价格之所以在2005年有这样的走势,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需求增强。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全球黄金需求量已连续6个季度增长,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需求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今年第二季度现货黄金需求总量为949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4%。

  第二,供应减少。从黄金供应方面看,由于供应下降,供求缺口较大。2004年黄金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约有459吨的缺口,比例高达14%。2004年黄金产量只有2464吨,创出了8年新低。

  第三,美元走弱为黄金创造上升空间。

  第四,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

  第五,投资基金也是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重要动力源。投机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利用黄金市场上的金价波动,加上黄金期货市场的交易体制,大量“沽空”或“补进”黄金,人为制造黄金需求假象。

  在国内,任何一个民间资本可以参与的市场,其火爆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有温州人参与。黄金市场也不例外。在房产投资被普遍套牢情况下,曾经横扫中国的“温州炒房团”开始投资转向,部分温州投资者进入黄金投资领域,据悉,目前温州已形成一支约2000人、总投资约数亿元的黄金投资队伍。

  但是,就在2005年即将结束的12月20日,行情出现了变化——国际黄金市场连续5天暴跌,降至502美元以下,跌幅达到8.8%。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际炒家获利后迅速抽逃,是造成当前金价大跌的主要原因。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8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